全国唯一尚存的角楼在哪里?

苏州特产有哪些2023-03-11  36

北京城东南角楼矗立于崇文门东大街东端北侧。它是明、清北京城内东南转角处的箭楼,也是目前全国唯一尚存的最大最早的城垣角楼建筑。

角楼建于突出城墙外缘的方形台座上,台高12米,楼高17米,通高29米,平面呈曲尺形。四面砖垣,重檐歇山顶,砖木结构建筑。

两条大脊于转角处十字交叉,上出宝顶。

楼顶及重檐为灰色筒瓦,绿琉璃剪边。

楼体外侧四面开设箭窗4层共144个,内侧随主楼各出抱厦,抱厦辟两座楼门,门上各设3扇直棂窗。

楼内立有20根金柱,上下共分4层;沿箭窗铺设楼板,整座角楼建筑面积近800平方米。在城楼以西,至今尚存百余米的城墙,以及一座清代正蓝旗驻守军队用来插旗的夹杆石。

在古代,角楼是重要的城防建筑,崇文门东大街的这座角楼自建成后曾进行多次修葺,清乾隆年间还进行过大规模的修缮。民国以后,角楼已不再驻军设防。

1915年,北洋政府修筑北京环城铁路,附近部分墙体和敌台被拆除,开凿行车券洞。这是环城铁道唯一的遗存。

1935年,民国政府在修缮角楼时将楼内大木结构的彩绘改涂成了一色的满堂红。

1981年,北京市文物局主持落架大修,发现了不少有明"嘉靖""隆庆"等年号的城砖和清乾隆年款的琉璃瓦件。同时从东侧墙体内还发现了庚子之役时八国联军炮轰角楼的炮弹残体,并在二层挑檐檩上取出大量铁砂弹核。

在城楼北面墙体上,至今还残留着侵略军的刻名。它记录着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和中国人民百年来饱受屈辱的历史。

建国以来,市区迅速扩大,旧日城墙进行大量拆除。1958年新建北京站,保留了角楼和以西百余米一段城墙,并将铁路移至楼北通过。1982年国务院将角楼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有众多国外游客到这里观赏。

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称为京师,清代继续建都于此。紫禁城是永

乐年间北京城建设整体规划中的重点工程,位当京城中心,宫殿建筑丰富多彩,较之其他各

处尤为壮丽,可以称为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杰作,充分显示出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与工程技术

的卓越水平。

在紫禁城城墙上的四角,各建有一座造型奇特、风姿绰约的角楼。平面呈曲尺形,上顶

重檐多脊、四面显山,正中安铜鎏金宝顶。形象生动灵秀,巧夺天工。城墙建角楼之举古已

有之,主要用于防卫望,但像紫禁城角楼这样的神品,却是绝无仅有之作,它的优美造型为

紫禁城平添了无限神韵。关于故宫角楼在民间北京有个传说:明朝的燕王朱棣在南京做了永

乐皇帝以后,因为北京是他做王爷时候的老地方,就想迁都北京,于是就派了亲信大臣到北

京盖皇官。

朱棣告诉这个大臣:要在皇宫外墙——紫禁城的四个犄角上,盖四座样子特别美丽的角

楼,每座角楼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并且说:“你就做这个管工大臣吧,如果修盖

的不好是要杀头的!”管工大臣领了皇帝的谕旨后,心里非常发愁,不知如何盖这九梁十八柱、

七十二条脊的角楼。

管工大臣到了北京以后,就把八十一家大包工木厂的工头、木匠们都叫来,跟他们说了

皇帝的旨意,限期三个月,叫他们一定要按期盖成这四座怪样子的角楼,并且说:“如果盖

不成,皇帝自然要杀我的头,可是在没杀我的头之前,我就先把你们的头砍了,所以当心你

们的脑袋。”工头和木匠们对这样的工程都没把握,只好常常在一块琢磨法子。

三个月的期限是很短的,一转眼就是一个月了,工头和木匠们还没想出一点头绪、一点

办法来,他们做了许多样型,都不合适。这时候,正赶上六七月的三伏天气,热得人都喘不

上气来,加上心里烦闷,工头和木匠们真是坐也不合适,躺也不合适。有这么一位木匠师傅,

实在呆不住了,就上大街闲遛去了。

走着走着,听见老远传来一片蝈蝈的吵叫声,接着、又听见一声吆喝:“买蝈蝈,听叫

去,睡不着,解闷儿去!”走近一看,是一个老头儿挑着许多大大小小秫秸编的蝈蝈笼子,在

沿街叫卖。其中有一个细秫秸棍插的蝈蝈笼子,精巧得跟画里的一座楼阁一样,里头装着几

只蝈蝈,木匠师傅想:反正是烦心的事,该死的活不了,买个好看的笼子,看着也有趣儿,

于是就买下了。

这个木匠提着蝈蝈笼子,回到了工地。大伙儿一看就吵嚷起来了:“人们都心里怪烦的,

你怎么买一笼子蝈蝈来,成心吵人是怎么着?”木匠笑着说:“大家睡不着解个闷儿吧,你们

瞧……”他原想说你们瞧这个笼子多么好看呀!可是他还没说出嘴来,就觉得这笼子有点特别。

他急忙摆着手说:“你们先别吵吵嚷嚷的,让我数数再说。“他把蝈蝈笼子的梁啊、柱啊、脊

呀细细地数了一遍又一遍,大伙被他这一数,也吸引得留了神,静静地直着眼睛看着,一点

声音也没有。木匠数完了蝈蝈笼子,蹦起来一拍大腿说:“这不正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

么?”大伙一听都高兴了,这个接过笼子数数,那个也接过笼子数数,都说:“真是九梁十八

柱、七十二条脊的楼阁啊,”

大伙儿受这个笼子的启发,琢磨出了紫禁城角楼的样子,烫出纸浆做出样型,最后修成

了到现在还存在的角楼。而这个卖蝈蝈笼子老头据说就是传说中的木匠祖师爷鲁班。

故宫的四个城角,每一个角上有一座9梁18柱72条脊的角楼,建造的可好看了。关于这四座角楼的建造,北京还有个古老的传说呢!

明朝的燕王朱棣在南京做了永乐皇帝以后,还特别留恋当初他做王爷时候的老地方--北京,就想迁都北京,于是,就下旨在北京修建皇宫,他钦点一名大臣负责这件事,要求建成的皇宫外墙,也就是紫禁城的四个犄角上,要各建一座别致的角楼,每座角楼要有9梁18柱、72条脊。

管工大臣接受了皇帝的命令,愁眉不展,这9梁18栓、72条脊的角楼是多复杂的工程呀!万一完不成任务是要被降罪杀头的!

管工大臣来到北京以后,就把81家大包工木厂的工头、木匠们都召集来,传达了皇帝的旨意。他说:"我们大家都只有三个月的期限,要修建起9梁18柱、72条脊的角楼,若完不成任务,皇帝就会降罪于我们。所以大家要认真想法子,保留自己的项上人头。"

一晃一个月就过去了,可是工头和木匠们还没想出一点办法来,模型做了一大堆,可没一个能合乎要求。

这时候,正赶上六七月的三伏天气,天闷热的很,人们连气都喘不上来,再加上工头和木匠们心里有事,他们是坐也不合适,躺也不合适。

有这么一位木匠师傅,实在呆不住了,就上大街闲遛去了。他走着走着,听见老远传来一片蝈蝈的吵叫声,还有吆喝声:"买蝈蝈,听叫去,睡不着,解闷儿去!"走近一看,一个老头儿在叫卖,他挑着许多大大小小秫秸编的蝈蝈笼子,其中有一个细秫秸棍插的蝈蝈笼子,十分精致,跟画里的一样,里头装着几只蝈蝈在蹦蹦跳跳,木匠师傅拿在手里,简直爱不释手了,想道:正好大家都心烦,买回去让大家解解闷儿,他于是就买下了。

木匠提着蝈蝈笼子兴高采烈地回到了工地。大伙儿一看就反感了,纷纷责怪他:"人们都心里怪烦的,你怎么买一笼子蝈蝈来,是不是故意烦人呀?"

木匠也不生气,笑着说:"大家睡不着解个闷儿吧,你们瞧......"他原想说"你们瞧这个笼子多么好看呀!"可是他还没说出嘴来,总觉得这笼子有点特别。

他摆着手说:"你们先别吵吵嚷嚷的,让我数数再说。"他俯下身把蝈蝈笼子的梁啊、柱啊、脊呀细细地数了一遍又一遍,大伙见他这股认真劲儿,都不出声了,也认真端详起蝈蝈笼子来,人们个个都眼睛直直地看着,四周鸦雀无声。

木匠数完了蝈蝈笼子,一下子跳起来,拍着腿说:"这不正是9梁18柱72条脊么?"大伙一听甭提多高兴了!这个接过笼子数数,那个也接过笼子数数,都说:"真是9梁18柱、72条脊的楼阁啊!"

大伙儿开始认真研究蝈蝈笼子的结构,由于受这个笼子的启发,琢磨出了紫禁城角楼的样子,几天后便画出纸样做出模型,最后修成了至今仍完好的故宫角楼。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0638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