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里有一根木头的不是灵隐寺,是净慈寺。
杭州净慈寺有一座古井,后人在这口井上建了一座凉亭,来纪念济公的神奇事迹,井里的一根木头就是当年济公运木时留下的古迹。
相传,济公初到西湖时,在灵隐寺当一名烧火和尚,后来被元空长老点醒灵性,一时悟彻,又恐被人看破,所以假作癫狂,以混世人耳目。虽然外表疯癫,但济公却好济世救人、惩恶扬善,相传其具有高深神通。
济公留下众多神奇事迹,人们最熟知的应该是古井运木的故事了。在元空长老圆寂后,济公被从灵隐寺赶了出来,后转到净慈寺。
扩展资料:
净慈寺依山而建,背靠翠峦,面对碧波,梵宇层叠,宏伟庄严。古时寺后山坡有莲花洞、少林岩,右为石佛洞,东南有欢喜岩。莲花洞无顶,片片石芽从坡地升起,蔚成巨型石莲。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称:"洞石玲珑若生,巧逾雕镂……皆石骨土肤,中空四达"。
志书所载开山祖永明延寿每晚上山坐禅称念"阿弥陀净慈寺佛",即在莲花洞。相传因永明大师在此吟诵《莲花经》,上天仙女来此散花,故名莲花洞,又名雨花台。
明代司礼太监孙隆曾在崖上镌刻"花雨缤纷"题字,惜已漫漶难见。洞前旧有"居然亭",取意于明代绍兴太守洪玉方诗句:"一日茅栋成,居然我泉白"。此处历来是文人墨客观景吟诵的胜地。清时古亭废圮成为竹园。莲花洞上有奇岩隆起,摩崖上镌刻有"少林"两字,故称少林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净慈寺
灵隐寺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灵隐路。
灵隐寺又称“云林寺”,坐落于西湖西面的灵隐山麓。寺内环境清幽,是杭州最早的名刹,留存着各朝代众多精美文物。这里是济公的出家地,据说求愿很灵验,每天来礼佛祈福的香客络绎不绝。
灵隐寺的特点
一千七百年的风雨,使灵隐寺成为历史与文化的宝库:天王殿上悬“云林禅寺”匾额,为清康熙帝所题;大雄宝殿前的石塔、天王殿前的石经幢均是五代十国吴越时的遗物;寺内珍藏的佛教文物有古代贝叶写经、东魏镏金佛像、明董其昌写本《金刚经》、清雍正木刻龙藏等珍贵宝物。
灵隐寺还是“济公”道济和尚出家的寺庙,在道济禅师殿中供奉的一尊右手拿破扇、左手持念珠、右脚搁在酒缸上的佛像便是济公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