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大渡河的桥是泸定桥。
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的一个横跨大渡河的桥梁,这个桥梁整体呈现出来的是一种铁索的形式,而其中的泸定桥风景区则是这里的最主要的一个观景的文物。1935年5月中国工农军在四川省越西县(今属四川省石棉县)安顺场渡过大渡河的战斗,也是长征途中的一次著名战斗。
意义
坚信中国革命能够成功的坚定信念,使作战部队全军上下对这次作战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勇士们正是凭着对中国革命的无限忠诚,发扬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力精神,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向河对岸冲去,并成功地为后续部队打开了一条通道。
红军部队成功地强渡大渡河,十八勇士在作战中的英雄壮举,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题遇仙桥的读音介绍如下:
[tí yù xiān qiáo]。
拼音版原文:
遇yù仙xiān桥qiáo
遇yù仙xiān漫màn作zuò题tí桥qiáo客kè,桥qiáo作zuò仙xiān题tí似shì有yǒu神shén。
玄xuán鹤hè再zài来lái人rén不bù识shí,赤chì龙lóng深shēn锁suǒ十shí千qiān春chūn。
遇仙桥的相关拓展如下:
湖南省洞口县水东镇遇仙桥(水东老桥),又名水东红军桥、水东桥。
水东镇遇仙桥周边其他著名景点有: 蔡锷公馆、南岳秀云观、松坡街、周德桥、长难山、岐石寨、水东大坝上、黄泥江湿地、永乐寺、洞口宗祠群、水东忠烈祠、烈士墓、狮子山、黄泥江特大桥等等。
水东桥位于洞口县水东镇,横跨黄泥江,因水东向得名,又名遇仙桥。桥为南北走向,与上游一百米处新建的公路大桥对映成趣。1945年5月中日湘西会战期间,国民革命军第74军与日军第116师团在洞口水东桥一带激战10余天,最后该师团溃败,撤向邵阳,74军此役毙敌3000余人。
该桥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清同治四年(1865年)重修,改为石墩木梁风雨桥,光绪三年(1877年)补修,1981年洞口县人民政府拨款再次维修。水东桥全长86米,宽5米。8墩9孔,船形石砌墩台8个,上架木梁,梁上铺桥板。
桥亭系重檐,两端筑牌楼,盖小青瓦,桥廊设39排柱架,每排4柱3间,两侧设凉板和木栏杆,桥亭高约5米,构成规模宏大的悬山长廊。桥中建有重檐亭阁,两端建牌楼式桥门,饰有各种彩绘、泥塑,富民族建筑特色。此桥构造坚实,墩似船形,桥长如龙,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