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南桥景点在哪里

berlin2023-03-11  35

位于都江堰宝瓶口下侧的岷江内江上,是南街与复兴街之间的一座雄伟壮丽的廊式古桥。

原名为“普济桥”,桥长约133米,4排5孔,曾多次损毁,南桥的最后一次改修,仍为5孔,桥长45米,宽10米,各种彩绘、雕梁画栋、民间彩塑、书画楹联溶为一体,被誉为“水上画楼”、“雄居江源第一桥”、“览胜台”。

相关内容:

2006年冬,南桥进行了古建筑维修改造。桥跨部分设为木地板、桥头用青石板浅浮雕铺成。桥身增设了木雕及金柱上对联。天棚改造为彩画天花及卷棚仿古天棚。所有的木雕进行描金填彩,更新了额坊彩绘,壁画,诗词,对联更换一新,使南桥更光彩夺目。

都江堰南桥位于城南宝瓶口下跌内江咽喉,属于廊式古桥。宋以前无考,始建无考。原名“凌云桥”,后改名“凌虚桥”。清代易名“普济桥”经历了由绳桥、土桥到水泥与木结构结合的演变。南桥共5孔,长54米,宽12米,为桥楼似的民族建筑形式。

雕梁画栋、民间彩塑、书画楹联溶为一体,被誉为“水上画楼”、“雄居江源第一桥”、“览胜台”。 现存南桥是2009年改建完毕的,已断断续续改建过多次。桥头楼阁,飞檐刺空。现在看到的南桥是最近的一次改修,各种彩绘,雕梁画栋十分耀眼。屋顶还有《海瑞罢官》、《水漫金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民间的彩塑,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南桥是一个不需要门票的免费景点。

地点:都江堰南桥。

地址:成都市都江堰市花园路都江堰景区大门外侧。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

公交:【瑞莲街】站+步行870米。

南桥位于都江堰宝瓶口下侧的岷江内江上,是南街与复兴街之间的一座雄伟壮丽的廊式古桥。桥身为木梁钢筋水泥柱,混凝土桥面,桥头增建了桥亭、石阶、花圃,桥身雕梁画栋,桥廊增饰诗画匾联。

离堆古园都江堰离堆公园内亭榭错落有致,古木桩头,奇花异卉,水池喷泉,布局精巧,别具情趣,园中有紫薇花瓶,紫薇屏风,经二三百年培育而成,独具匠心。

都江堰南桥

白天可以在南桥爬山、逛古镇,南桥河边的飞檐翘角,白墙黑瓦与中式木质非常匹配;晚上可以吹吹南桥的晚风,欣赏南桥的夜景。

晚上南桥可能是都江堰人最多的地方,当夜幕降临,白天平淡无奇的南桥立刻就变得金碧辉煌,河流被悬挂的灯光染成了一片蓝色,整个景象如梦如幻,非常震撼!建议傍晚就前往拍照,趁着天空还是深蓝色的时候会更有意境;南桥正大门的灯光是最璀璨的,适合拍摄动态live意境图。

南桥原名为“普济桥”,曾多次损毁,1958年经洪水冲毁后,1959年重建,更名为“南桥”,现存南桥是1979年由灌县政府城建委主持修建,桥头阔面三间,牌楼式三重檐桥门厅型,屋面为筒瓦屋面,泥塑各类脊、瓜角、走兽、人物等,桥头有木雕、吊爪、龙头、过江花板、木雕挂落等。

传说故事:

南桥的前身叫“嗡咝桥”。传说铜龙河上原来的桥是用棍棒搭起来的,十分简单,车马在桥上发出“嗡咝嗡咝”的响声,故而得名。

原来镇上有个叫郑大的挑水夫,常年到桥下挑水,见桥经洪水侵袭,歪歪斜斜,人们走在上面颤颤巍巍,非常危险,便起了修桥的念头。于是,他起早贪黑,省吃俭用,拼命积蓄了几千吊钱。在他病危时,托人邀来当地绅士,要求将他一生挑水积蓄下来的钱用来重建嗡咝桥。

扩展资料:

清光绪四年(1878),县令陆葆德用丁宝桢大修都江堰的结余银两设计施工,建成木桥,名“普济桥”。1925年重建,桥面加宽。1933年,毗河战争爆发,木桥中孔被拆毁,战后修复时,增建了寨门。桥长约133米,4排5孔,白天开放,晚上关闭。

1958年,桥毁于洪水,重建时改木桥桩为混凝土桥墩,增建了牌坊形桥门,仍为5孔,长45米,宽10米,正式定名为"南桥"。1979年改建,加高了桥身和通道,仍5孔。桥身为木梁钢筋水泥柱,混凝土桥面,桥头增建了桥亭、石阶、花圃,桥身雕梁画栋,桥廊增饰诗画匾联。

不仅保持了古桥风貌,而且建筑艺术十分考究,是都江堰市一处旅游胜景。1982年,国务院将南桥划入都江堰文物保护区范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都江堰南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0596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