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龙泉的洛带在哪里啊

成都龙泉的洛带在哪里啊,第1张

位于四川成都东山的洛带镇是一个客家古镇,于三国时期建镇,原名甄子场,传说是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小镇旁的一口八角井而得“落带”之名,后演变为“洛带”。唐宋时,隶属成都府灵泉县,排名东山“三大场镇”之首。洛带镇位于成都平原与龙泉山脉的交接处,南距成都市龙泉区区府所在地8km ,西距成都18km。现在是成都市向东发展的主体区域。外环路绕洛带而过,新建的成洛路为成都市的城市干道高速,洛带与成都连为一体。

四百多年前,一群客家人随着“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从沿海地区迁到了成都东郊的洛带镇。在此之后,洛带镇逐渐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小镇,而被称为“西部客家第一镇”。

洛带镇人口2.3万,90%以上为客家人,讲客家话,沿袭客家习俗。洛带镇内传说众多、古迹遍地,场镇老街以清代建筑风格为主。湖广、川北四大客家会馆、客家博物馆和客家公园坐落其中,又被人们称为“客家名镇、会馆之乡”。目前,该镇隶属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是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重点镇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镇中发展迅速,现镇上有许多特色小吃与土特产,如:伤心凉粉、古镇老腊肉、天鹅蛋等,深受广大游客喜爱。

客家,在客家语与汉语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哈嘎”,原有“客户”之意,系与当地土著居民的对称,后相沿成为自称。以洛带镇为中心,周围十几个乡镇还聚居着约50万客家人,约占当地人口总数的八成以上,他们以是否会说客家话、祖先神位写法和家族来源作为文化认同的标志。

客家人的先民原居住我国中原一带,因社会变动及战争等原因,曾有五次大规模的南迁,逐渐形成客家民系,成为汉民族八大民系中重要的一支。第四次迁徙在清康乾之际,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自赣南、粤东、粤北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被称之为客家移民史上的“西进运动”,四川客家即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

四川是全国五大客家人聚居省之一,客家人的数量在200万人以上,其中多数是清初广东、福建、江西一带移民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川西的成都东山区域,学术界统称“东山客家”。至今仍有150余万人能讲客家语言,并保持客家的风俗习惯。

洛带每年会举行水龙节,火龙节,由2008年开始起举行客家祭祖活动。

洛带古镇不要门票,免费。

洛带古镇地处成都市龙泉驿区境内,是成都“东山五场”之一,被誉为“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 。

洛带古镇是四川省打造“两湖一山”旅游区的重点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重点小城镇、成都市重点保护镇、成都文化旅游发展优先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

作为世界客属第二十届恳亲大会的核心分会场之一,洛带被世人称之为“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天下客家”的定位也得以确立。

扩展资料:

主要景点

客家土楼博物馆、岭南街区、客家美食街区的博客小镇一期共有2万多平米,将有30余商家入驻,其中由年画、泥塑、竹编、香包等非物质遗产组成的洛带民间艺术保护发展中心将扎根土楼博物馆。

可以走进土楼,近距离接触非物质遗产、观看非遗传人的精彩工艺表演外,还可在客家美食街区品尝种类繁多的客家美食和来自天南海北的特色小吃,做一回“好吃嘴”,并可走进古典生活家具生活馆、画廊等文化艺术区,感受艺术文化魅力。

房屋特色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的基本形制,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卷棚、攒尖以及盔顶、顶、 洛带镇单坡、囤顶、平顶、圆顶、栱顶、穹隆顶、风火山墙式顶与扇面顶等多种。

其风格隋唐时代的大屋顶厚重而舒展。大气磅礴;宋代大屋顶在优美中透露峻肃之气;元、明、清时代,大屋顶造型向峻严、耸起方向发展。大屋顶形制在中国建筑文化史上沿袭了数千年,走过了一条由简入繁、由繁化简的道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洛带古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5683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1
下一篇 2023-03-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