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山旅游区在哪怎样?

伏羲山旅游区在哪怎样?,第1张

伏羲山(原名浮戏山),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境内,主峰五指岭海拔1084米。伏羲山旅游区由伏羲大峡谷、三泉湖景区和红石林景区景区组成,山上林木葱茏,鸟语花香,峡幽洞奇,峰峻崖险。伏羲山因伏羲而得名,伏羲女娲曾在此正姓氏、演八卦、置嫁娶、开创了中华文明。伏羲大峡谷属伏羲山核心区域,是一条以典型的红岩嶂谷群地质地貌景观为主的峡谷景区,也是国家4A级景区。

伏羲山属于河南郑州,地理上属于华北地区

中国郑州伏羲山飞龙峡在:伏羲山飞龙峡景区位于郑州市西南30公里的新密尖山钟沟伏羲山山区,北接荥阳,西邻巩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伏羲山飞龙峡景区总规划面积5.3平方公里,融山水与人文于一体,整条路线以“龙”为主线,以伏羲文化和峡谷体验为特色,景色秀美,文化深厚。

伏羲山大峡谷怎么样,值得去吗?

伏羲山大峡谷是国家AAAA级景区,值得前往游览。

伏羲山大峡谷属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域,是一条以典型的红岩嶂谷群地质地貌景观为主的峡谷景区,同时也是新密市首家AAAA级景区。

伏羲山大峡谷景区坐落于新密市西北20公里的伏羲山山区,北接荥阳市,西邻巩义市,是连接三地的重要通道。

伏羲湖镶嵌在大山深处的大峡谷,终年流水不断,谷底飞瀑、跌水、深潭、平湖,清幽凉爽,姿态万千,风景秀美,巨大的岩石像被打磨过似的,平坦如镜,洁净光滑,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世间少有的"岩石浴"峡谷两岸岩石兀立,岩壁上天然石梯悬于空中,形形 *** 的人物和动物形象惟妙惟肖。

红石林,伏羲山旅游区新开发的景点之一,在玻璃廊桥和悬崖秋千下边,孤立的奇岩怪石光照下色如渥丹,这在国内是为数不多的,盘旋的山间公路如天路,又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还有那悬崖之上神秘的人祖洞中,隐藏着华夏民族太多的文化和故事。

伏羲宫,就在距玻璃廊桥和悬崖秋千200米的地方,通过秘静的小树林,看到的是红墙蓝瓦,这时候听不到晨钟暮鼓声,摆动的令旗在不停地诉说着这里久远的文化;太极池、千年垂柳、三皇殿,散发着香味的袅烟,这样的环境在文人心中总有挥不去的情结。

景区总规划面积5.3平方公里,以伏羲文化和红石大峡谷为主要特色,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以卧龙台、文化隧道、望乡台、八卦台、万年栗、栗仙神祠、女娲补天处、神龟折足、五色石等景点为主,全面反映伏羲文化的形成、发展、传播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下部以黄龙潭、黄龙庙、簸萁潭、立龙锅潭、贯云瀑(龙影瀑)、八分潭、乌龟拜寿、九龙潭、图腾柱、马蹄沟、沐云梯、等景点为主,深切感受峡谷风光,体验自然鬼斧神工。

伏羲山大峡谷的景区介绍。

伏羲大峡谷位于河南省郑州新密市西北20公里的伏羲山旅游区内,是国家AAAA级景区,是一条以典型红岩嶂谷群地质地貌景观为主的峡谷景区,同时也是新密市首家AAAA级景区。

伏羲山属于嵩山山脉向东延伸部分,主峰五指岭1108.5米,横跨伏羲山全境。景区气候温润,四季分明,年均温11.6℃,比市区低2.7℃;

景区植被茂密,物种繁多,绿树掩映,花木扶疏,有千年以上的的古树名木数十棵,其中,具有“活植物化石”之称的古亢树,是伏羲山特有的树种。景区终年流水不断,谷底飞瀑、跌水、深潭、平湖,清幽凉爽,姿

态万千,风景秀美,巨大的岩石像被打磨过似的,平坦如镜,洁净光滑,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世间少有的“岩石浴”;峡谷两岸岩石兀立,岩壁上天然石梯悬于空中,形形 *** 的人物以及动物的形象惟妙惟肖。

景区总规划面积共5.3平方公里,以伏羲文化和红石大峡谷为主要特色,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以卧龙台、文化隧道、望乡台、八卦台、万年栗、栗仙神祠、女娲补天处、神龟折足、五色石等景点为主,全面反映伏羲文化的形成、发展、传播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下部以黄龙潭、黄龙庙、簸萁潭、立龙锅潭、贯云瀑(龙影瀑)、八分潭、乌龟拜寿、九龙潭、图腾柱、马蹄沟、沐云梯、等景点为主,深切感受峡谷风光,体验自然鬼斧神工。

扩展资料:

发展历程:

2003年7月,郑州伏羲山飞龙峡景区正式接待游客。

2008年,郑州伏羲山飞龙峡经过几年的经营,已经成为郑州地区游客的最佳旅游目的地。

2012年,河南伏羲山旅游开发公司挂牌。

2013年,正式更名为伏羲大峡谷景区。

2013年3月, 伏羲大峡谷景区晋升国家AAA级景区。

2013年清明小长假,伏羲大峡谷三天接待游客25000余人。

2013年十一黄金周七天,景区共接待游客7万余人次。

2013年11月,国家旅游局对伏羲大峡谷景区进行AAAA级景区验收。

2014年12月22日,经河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推荐、评定,郑州新密伏羲大峡谷达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的要求,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5502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1
下一篇 2023-03-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