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有两项较大的水利工程——邗沟和郑国渠,分别属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和战国末期的秦国,不过,它们的命运结局却是截然的不同。邗沟,随着修建它的吴国的覆亡,很快失去了它的作用并被后人遗忘,而郑国渠却为修建它的国家带来了巨大利益,它成就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王朝,自身也数千年流淌不竭,英名远播,真正是流芳千古。
邗沟是联通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大约在公元486年开通,为吴王夫差所建。他为了北上伐齐,从而实现争霸中原的目的,开凿了邗沟。吴国地处长江下游,与淮河之间没有直接的通道,解决军粮和辎重的运输,是北上争霸的最大问题。吴国拥有强大的水军,战船数量可观,境内及其周边小国,河网密布, 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是摆在吴王夫差面前的当务之急。在此情况下,如果有人建议修一条连接长江和淮河的水道,必然能够得到夫差肯定和支持。因此有人说,这条建议是范蠡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疲敝吴国,以便为越国将来打败吴国创造条件。
无独有偶,秦国也修筑了这样一个浩大的水利工程,叫郑国渠,却实实在在是韩国人想出的“疲秦之计”。
战国末期,我国历史朝着建立同一国家的方向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国,都想以自己为中心,统一全国。秦国欲有事于东方,首当其冲的就是韩国,而韩国却孱弱到不堪一击的地步。韩桓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个非常拙劣的所谓“疲秦”计策,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员郑国为间谍,西行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之间开凿一条大型灌溉渠。
当时,国家间的兼并战争十分剧烈,进行战争的是军队,支撑战争的却是经济实力。在战国时期,农业经济是处在主导地位的,要想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提高粮食产量,以供长期的战争所需。秦国本来就想发展水利,关中又是秦国的农业基地,所以很快地采纳了这一建议,并立即征集大量的人力物力,任命郑国主持,兴建这一工程。工程自秦王政元年开始(前246年),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完工,人称郑国渠。
然而,这两处“疲敌”的水利工程却收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郑国渠修成以后,秦国富强起来,最后并吞了诸侯各国。而吴国,虽然没有证据直接证明就是因为修建邗沟而致使国家疲敝,但从强盛到衰败只有短短四年时间确是不争的事实。
为什么会是这种结果?关键在于两者的目的虽然相同——都是为了战争,为了称霸,但两者的用途却不同。秦国的郑国渠是间接为了战争,直接用途是灌溉农田,增加粮食产量,而邗沟无论是设想还是实际用途都是直接为了战争。
让我们来看一下事实。
邗沟在前486年开通,夫差在前一年(前487年)讨伐鲁国,与鲁国订立盟约后于这年趁势伐齐,大概回来后就得意洋洋的乘上船了。或许是太过顺利,兵力物资的运输已经不再成为头疼的问题,第二年(前485年)夫差又一次伐齐。又过了两年,公元前483年,夫差又北上了,这次是召集鲁、卫二国国君在橐皋盟会。次年(前482年)再一次北上与诸侯会盟于黄池。
在古代,诸侯会盟都是带着军队的,以显示势力,震慑入会者,让盟国自觉服从盟主,夫差也不例外。一个江南水乡之国,五年间四次北上会、战鲁齐,甚至兵指中原,可见这条邗沟是多么地便利。只不过我们见到的只是战争,没有见到邗沟对于农业的贡献。事实上,江淮地区水网密布,雨量充沛,农业上根本用不着这样一条水渠。至于运输问题,春秋时期国与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并没有多大规模,原来的水网结合陆地运输完全可以应付。这和后来在此基础上修建大运河不同,那时中国已经是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对内对外的战事在北方,人员的流动也向着北方,南方的粮食需要向北方运输,客观上需要这样一条水路运输线。尽管这样,隋炀帝不顾民力,仍然落得了一个亡国的下场,何况生产力还不十分发达的春秋时期的吴国呢!
郑国渠不同,虽然他的真实目的是耗竭秦国国力,但他却和秦国想发展水利的想法是合拍的。就在施工过程中,韩国“疲秦”的阴谋败露,秦王虽然怒不可遏,要杀掉郑国,但还是继续进行下去了。郑国说得好,我虽然是作为间谍来到秦国的,但渠成却是对秦国有极大的好处。我为韩国做的,只不过是延续几年寿命,而为秦国建立的却是万世之功。事实的确如此,渠成,秦国引泾河水灌溉两岸盐碱地四万多顷,粮食产量成倍翻番增长。关中从此沃野千里,秦国因此更加富强,因此这条渠也被命名为郑国渠。
郑国渠的工程是艰巨而又浩大的,要凿穿泾水,从中山到瓠口出北山向东到洛水,全长三百多里。北方土质坚硬,又是在山岭间穿行,修建这样一条灌渠的确能够“疲秦”,韩国人的目的为什么没有达到呢?关键在于它的用途是民用,可以想象的是,这条渠不用等到全线贯通而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已经起到了灌溉作用,也就是说,它是一边干一边见到了效益,渠修到哪里就把利益带到那里。否则,秦国也不会花费十几年的时间一直把它修完。
吴国邗沟的工程量与郑国渠相比要差很多,它是把水网串联接通,就工程本身来说,它不会起到“疲吴”的作用。所以,邗沟的修建没有留下多少故事,有故事的是那个穷兵黩武的吴王夫差。有了这条便利的运输线,五年四次举国战事,民何以堪?!就在他北上之时,越王勾践带着五千人伐吴,结果是打败吴军并俘获了太子友。如果不是国内空虚,一个五千人的军队,又怎能打败他?何况他们守得是城池,五千人打的是攻坚战。在整个冷兵器时代,这样的战事密度是不可想象的。吴国焉能不亡!
吴沟淤,秦渠通,举国性的工程建设,如果只想着战争而又仅仅为了战争,无论是这项工程还是这个政权,都是不会长久的。
是的,长达300余里,从仲山西麓谷口(今陕西泾阳西北王桥乡船头村西北)到蒲城县晋城村。
公元前246年,韩桓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个非常拙劣的所谓“疲秦”的策略。
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员郑国为间谍,派其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实力。
郑国渠工程,西起仲山西麓谷口(今陕西泾阳西北王桥乡船头村西北),郑国在谷作石堰坝,抬高水位,拦截泾水入渠。
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的地形,渠的主干线沿北山南麓自西向东伸展,流经今泾阳、三原、富平、蒲城等县,最后在蒲城县晋城村南注入洛河。干渠总长近300华里。
扩展资料:
战国后期,秦国加紧了对外扩张和兼并的步伐。作为秦国东面的老邻居,韩国首当其冲地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威胁。为了减轻秦国对自己的压力,韩国人想尽了一切办法来削弱秦国的国力。
很快,就有韩国人发现了一个好主意。善于观察的韩国人发现,秦国非常的重视农业的收入,因为只有农业取得了大丰收,秦国才能在满足自己国内口粮的前提下,充分保证秦军对外扩张过程中的粮草供应。
自然而然,秦国人为此也就相当重视兴修水利工程,以保证国内粮食的大丰收。
但是,修建水利工程不是请客吃饭,花两个小钱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做后勤保障。历史上很多没钱的政权根本就玩不了这个,一句话——国力不支!而且,据说八百年后的大隋帝国,就亡在了大运河上。
故而,韩国人认为只有这样,自己就可以达到削弱秦国、保存自己的目的。
当然,像让秦国人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这种事情,韩国人自己自然做不了主,而且秦国人也不会听韩国人的安排。
所以,韩国君臣经过商议之后,决定派一位既精通水利,又善于言辞的人去潜入到秦国,找个合适的时机去说服秦国国君,在秦国某处修建一个大型的水利工程。
于是,这一危险而又艰巨的任务,便落在了一位名叫郑国的韩国水利工程师的肩上。
来到秦国几个月之后,郑国(人名)来到了秦国王宫前,以一名普通水利工程师的身份请求觐见秦王。
让郑国(人名)感到非常兴奋的是,自己居然很顺利地就见到秦王。见到秦王之后,郑国(人名)便把自己的主张告诉给了秦王。
郑国(人名)建议秦王从泾河开凿出一条宽阔的水渠,以解决关中平原长期以来干旱少雨、粮食歉收的局面。
郑国(人名)表示,只要秦国修建了此水渠,那么关中地区大片的良田,就会因为有了充足的灌溉的水源而年年获得大丰收,而秦国也将会从中获得巨大的收益,整个国家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的强大。
今后,秦国再也不会为国人饿肚子而发愁,兵强马壮将会成为定局,大量的粮草也会源源不断的供应给对外征战的广大将士们。
说完修建关中水渠的好处之后,郑国(人名)又把自己早就已经设计好的图纸呈献给了秦王。
出乎郑国(人名)的预料,秦王对于他的这一构想,居然非常的赞赏,也没有往其他方面(比如间谍、劳民伤财)进行考虑。
然而,等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之后,秦王才突然想明白过来,一个外国人为何如此的关心秦国人的粮草问题,他的目的肯定不会如此的简单和单纯。
秦王对于郑国(人名)的阴谋很是生气,你小子竟然敢玩我秦国,竟然敢玩我,看来是活腻歪了。于是,大怒之下,秦王便打算要让郑国(人名)为自己的行为付出血的代价,送他去阎王爷那里报到。
然而,郑国(人名)的一句话却又拯救了自己。郑国(人名)表示,自己最初确实是想消耗秦国的国力,这点儿没错。
但是,现在水渠马上就要建成了,而水渠建成之后,最终受益的不还是你们秦国自己嘛。再说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修建水渠并没有对秦国国力造成多大的影响。
其实秦王自己心中对此也非常明白,此工程如果真的建成的话,对秦国而言,其影响那将是空前的,今后秦国再也不会为了粮草不足热担忧,国力也将会因此而日益增强。
想到这些,秦王的怒气也消了一半。
于是,他又继续让郑国(人名)监修完,剩下的水渠工程。
水渠修好的当年,关中地区的粮食就取得了大丰收,自此再也不用担心干旱的发生。
看到巨大的实惠后的秦王,不仅没有杀掉郑国(人名),反而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条水渠,称它为——郑国渠,以纪念他的功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国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