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所城始建于
大鹏所城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鹏城社区,是明清两代中国海防的军事要塞,有“沿海所城,大鹏为最”之称,是鸦片战争肇始地。
大鹏所城平面呈近梯形布局,占地约10万平方米,城墙高6米、长1200米,上设雉堞654个,并辟有马道。
大鹏所城全城分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北门于明万历年间被堵塞),每个城门上建有一座敌楼,两边各设两个警铺。
大鹏古城即大鹏所城 ,位于深圳市东部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为广州左卫千户张斌开所筑。是明代为了抗击倭寇而设立的“大鹏守御千户所城”,简称“大鹏所城”。当年大鹏所城占地约10万平方米,城墙高6米、长1200米,城墙由山麻石、青石砖砌成。深圳今天的简称“鹏城”即源于此。
大鹏古城即为此“深圳八景”之首。
大鹏守御千户所置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筑城,“内外砌以砖石。沿海所城大鹏为最,周围三百二十五丈六尺,高一丈八尺”,有门楼、敌楼、护城河等。清代屡有修葺。
城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城内有三条主要街道,分别为东门街、南门街和正街,主要建筑有左营署、参将府、守备署、军装局、火药局、关帝庙、赵公祠、天后庙等。原有格局基本保留,东、西、南三城门仍保存完好。
城内现存主要建筑物有振威将军第、刘起龙将军第等,建筑规模宏伟,保存完好。
大鹏所城原为防御海盗、倭寇侵扰而设,清初为大鹏所防守营,康熙年间(1662—1722)又改为大鹏水师营,成为一个管辖珠江外洋东部海路的海防军事机构。在海上要塞设有九汛,后又增建南头、大屿山等4座炮台。鸦片战争期间,在抗击英国侵略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鹏所城是广东保存较好的一处所城旧址。
大鹏所城始建于明朝。大鹏所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即海防卫所。大鹏所城,坐落于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鹏城村,全称为大鹏守御千户所城,是明清时期中国海防的军事要地,有"沿海所城,大鹏为最"之说,至今古城仍保留了原有的基本格局。大鹏所城的正门,至今保存完好。
城门楼具有典型的明清时期建筑风格,板砖条石砌筑,拱型城门,长条青石铺路。600多年的历史,依然完整如初,宏伟壮观,虽说历经多次修缮,能够保持留存,也是难能可贵了。城墙上的斑驳陆离,记录着古城的时过境迁,城门里的凹凸坑洼,镌刻着所城的沧海桑田。
大鹏所城价值
深圳大鹏所城不仅物质形态的城防系统、明清民居、街巷格局、周边环境保存完整,还保存了系统的大鹏文化,包括语言、神灵崇拜、节庆习俗等,其原住民几乎都为明清两朝军士的后代。其太平清醮——大鹏所城祭拜英烈习俗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鹏所城是中国18000公里海岸线上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海防遗存,堪称中国明清海防卫所的“标本”。2001年6月,大鹏所城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0月,鹏城村被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04年6月,大鹏所城被评选为“深圳八景”之首。2016年6月,大鹏所城被评为“深圳十大文化名片”之首。深圳别称“鹏城”,即源于大鹏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