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县旅游景点有哪些?

从江县旅游景点有哪些?,第1张

贵州从江最著名的五大旅游景点如下:

1、增冲鼓楼侗族重要文化地标。

增冲鼓楼位于黔东南州从江县城西北82公里的往洞镇增冲鼓楼,是侗族特有的民俗建筑,是侗家聚众议事、排解纠纷、迎送宾客、对唱大歌和吹笙踩堂等重大活动的场所。

增冲鼓楼既保存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又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规模宏大,造型美观,工艺精湛,是贵州省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侗家鼓楼。

增冲鼓楼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全楼占地面积115平方米,通高约26米,13层重檐,双层宝顶。鼓楼为杉木结构,枋穿斗连,不用一钉一铆。

2、占里侗寨,神奇的换花草。

占里村位于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距县城约25千米,全村现有180户8个村民小组722人,寨子虽不大,但这里的人们却创造了一项令世人惊讶的纪录:解放以来人口自然增长为零,被誉为“中国人口文化第一村”。

3、加榜梯田,中国最美梯田之一。

加榜梯田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西部月亮山腹地的加榜乡东北面,距县城80公里,是中国最好梯田之一,梯田中散落着苗乡特有的吊脚楼,加榜梯田总面积近1万亩,是中国最美梯田之一。

4、小黄侗寨,蜚声海内的侗族大歌。

小黄侗寨有“歌的故乡,歌的海洋”之称,一条小溪穿寨缓缓而过,四周青山环抱,几百栋吊脚木楼依山傍水,构成一个山、水、歌为一体的侗寨。

小黄侗寨距从江县城27千米,海拔630米,全村共717户,3471人。这里人人都爱唱歌,现村里有歌队61支、歌堂61个。小黄侗寨是远近闻名的“侗歌窝”,“小黄侗族大歌”早已享誉国内外。

5、沙苗寨,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

岜沙苗族部落505户2548人,是中国最后的一个枪手部落,分住在贵州省从江县城南6公里处月亮山麓茫然林海中的5个寨子里。走进岜沙,随处可见茂密的森林。他们以稻作为主,狩猎为伴。这里箐黑林密,鸟道蚕丛,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千百年来极少有外人进入。

从江拥有美丽神奇的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从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主要民族以苗族、侗族、壮族、瑶族、水族等少数民族为主。

中国有着非常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因为有着特殊的民族文化与民俗风情,吸引了很多游客的好奇心,都想要看一下那些少数民族同胞们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国内少数民族村寨作为景点比较多的地方,就属我国西南地区了。在贵州就有很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中有一个非常神秘的侗族古村落,名叫占里村。

贵州的占里村神秘到在普通的中国地图上根本就找不到,因为它实在太小太偏僻了,面积不足16平方公里。占里村坐落在群山怀抱中,属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管辖,这里不但环境优美,更保留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占里村名字的来源,源于他们的祖先“吴占”和“吴里”祖先为躲避战乱,1368年定居此地的,占里侗寨,全部为吴姓侗族,占里人性格温和,对外来人友善。

这个弹丸之地因一项令世人惊叹的“零纪录”而名扬海外: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几近为零。根据从江县计生局的数据,从1952年到2000年的48年里,占里村的人口只增长了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非常低,几近于零。这一现象在人口普遍大幅度增长的年代里,堪称一大奇迹,因此占里村被誉为是“中国人口文化第一村”。人口零增长的背后,自然少不了故事与秘密。

最初,他们劈山开田、创建家业,过着祥和的生活,人口由最初的5户,很快发展到百余户。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能开垦的山土几乎都被开垦尽了,原本和睦的大家庭开始出现争田斗殴等现象,子孙们尝尽了人多粮少、忍冻挨饿的苦头。在这样的情况下,占里的先人不得不思考村民未来的生存问题。

清朝初期,一个叫吴公力的占里先人提出控制人口增长的方法,便有了传承至今的村里古训:就是一对夫妇只能生两个孩子,并且是一男一女,谁多生就依寨规进行处罚,严重超生的,永远逐出寨门,不得再回到这里居住。村里几乎98%的家庭都生育一儿一女,成了占里村独有的奇特现象。

为实现控制生育的目标,占里先人还摸索出了非常有效的避孕和终止妊娠的中草药,分别称为“堵药”即避孕药、“祛药”即终止妊娠和“换花草”。更神秘的是“换花草”,这种据说能调整胎儿性别的草药,一直是占里村的秘密,具体如何调配仅由一名女药师掌握配方。不过站在现代科学角度,对于这种土办法研制的药的安全、有效性暂不作评论;但随着村内旅游的开发,确实有很多游客前来,就是为了解开这个秘密,但都无功而返。

占里村一直保持女性不外嫁,男性不外娶的婚姻习俗。从某种方面,也一直守护着村里的这个秘密。订婚和结婚的日子每年都只有两天,订婚为正月初五和正月初六,结婚则是农历2月16和12月16,因此订婚和结婚往往是集体举行。并举行“对石盟誓”、“喝血酒”、唱古老盟誓歌等习俗;结为夫妻的男女,会继续遵守占里村传承几百年的婚嫁、生育规矩。

占里村也和贵州其他的少数民族村寨一样,被连绵的群山环抱。是一个植被茂密、民族风情浓郁的美丽侗寨,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村外苍山叠翠,门前流水淙淙,一幢幢吊脚楼错落有致;鼓楼、风雨桥历历在目。占里侗寨绝大多数人依然身穿侗族服装,过着男耕女织的农耕生活。每年秋收时节,村民们采摘的糯禾,晾晒在房前屋后的晾杆上,形成独特的农耕时代丰收景观,犹如时光在倒流,停留在古代的某段时光深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5308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1
下一篇 2023-03-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