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吸水”把水吸到哪里去了?如果在海洋上,它是淡水还是咸水?
似乎每次“龙吸水”都会成为一个争相报道的大新闻,就像这次江西九江龙潭湖湖面出现龙吸水,在互联网上疯传一样。
但是,这种自然现象并不罕见,它的学名叫水龙卷,其实就是在开放水域上形成的龙卷风,海洋、湖泊,甚至是河流上都有可能出现。
这种略带神话色彩的现象,通常比大多数龙卷风要弱得多,而且十分短暂,但也具有一定破坏性。
水龙卷如何形成
水龙卷通常发生在热带地区,不过其他任何有开放水域的地方也时常会出现。
它的形成和龙卷风很像,在水面上,当四周与中间存在气压差时(四周高于中间),只要这个差值达到一定程度,水蒸气就会被挤压到中间形成水龙卷。
一般情况下,水龙卷是沿着一个积云平坦的底部慢慢形成的,同时水面上的水雾也开始循环并向上发展。
当积云的底部和上升的水雾相接时,就形成水天相接,一种擎天柱的感觉,给人一种“吸水”错觉。
这种情况下的水龙卷,往往只会发生在微风的情况下,所以它不会移动太多,持续时间也很短。
不过还有一种情况,有时候真正的龙卷风“路过”水面时,也会形成这种现象,这种情况下和在水面上直接形成的不太一样。
虽然两种水龙卷外观上差不多,但第二种的破坏力更强,持续时间也更长,通常伴有风暴。
水龙卷的水柱是水蒸气,而不是真正“吸水”
知道了水龙卷是如何形成的,就很容易明白了,它其实根本不是在吸水,只是水蒸气像尘土一样聚集在一起。
在水龙卷形成之前,我们先看到一个“漏斗云”悬挂在云的底部。这种漏斗云是纯净的水构成的,因为它和所有云一样,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形成的。
在海洋上空不是很高的地方,漩涡中的水滴水会有不少是海水,这是水龙卷强大的漩涡气流导致的。
但是,与云层中已有的水滴数量相比,它还是非常少的,而且只会在水面,几乎不会进入云层。
所以,如果你在近距离欣赏龙吸水时,不小心被它那些水雾打湿,那么你绝对尝不出咸味。
在大水域上经常有雷暴的地方,水龙卷是很常见的。据说在美国佛罗里达每年可以看到400到500次水龙卷。
虽然水龙卷常见,并且持续时间很短,但是还是有一定破坏力的,如果不是特殊情况,还是远距离的欣赏为妙。
9月19日,据青海湖官微,青海湖二郎剑景区码头附近出现“龙吸水”奇观。在天空带状云团之下,一条巨大风柱连接湖面,湖面形成一处巨大的水柱,场景十分壮观。
在古代关于龙吸水的传闻很多,主要就是和龙相关的传闻,因为在我国神话中,龙是一种可以兴云吐雾、能够御水的神兽。近些年最有名的一次龙吸水是几年前的高邮龙吸水,据围观群众所说,当时可以看到一个东西从水龙卷旁边飞过,好像真的是一条龙。不过在媒体的视频资料中,并没有看到什么不妥,只是恰好有几只鸟飞过去。
"龙吸水”是青海湖四大奇景之一,原因在于青海湖湖面宽广,在这样的大湖周围会形成和海边一样的风,白天陆地受热辐射热量更多大气膨胀,所以白天的风是湖面吹向陆地;夜晚陆地先冷却下来,因此陆地上空的大气又比较稠密,向着湖面吹去。在一天之内周期性的变化,不过偶尔也会出现局部的气旋。
还是由于海陆风的形成原因,水体和周边陆地在太阳照射下吸收的热量不同,这导致局部形成大气环流,如果积攒的能量过多就会像台风一样形成气旋,只不过湖面较小,上空的气团难以像台风一样不断地积攒能量,它很容易就跨过湖面而登陆消散,所以水龙卷的规模比台风小得多。
物理学原理就能告诉我们龙吸水的原因,在气旋的中央地带,气压比较低,这样周围大气不断地往中心压去,而瞬间的风立很大可以带起一些水汽,中央的低气压也会导致水受周围的压力而涌上天空。说是龙吸水,其实和龙没有啥关系。 龙吸水一般上端与雷雨云相接,下端直接延伸到水面,空气绕着龙卷的轴快速旋转,水被卷起来之后降低了大气的透光度,所以水龙卷看起来都是灰蒙蒙的。
因为积攒的能量较少,这种水龙卷一般持续的时间不会很长,比较缺乏移动的能力,因为无论是陆地还是水体,其阻力都要比形成水龙卷的气体大,所以当它移动的时候会很快因为摩擦力而最终消散。可问题是水龙卷中,会有大量的水杯吸入、吹向高空,这些水最终都去哪里了呢?
大概其实很简单,也还是像台风一样,台风登陆一般都伴随着强烈的降水天气,水龙卷因为气体流速较快,水被卷上去之后会被打散成雾状。而上升气流的作用会使雾气保持在大气中,这也是水龙卷发生时主要是雷电天气的原因。水汽在上升气流的作用下不会落下,只有当水汽以凝结核为核心不断聚集,最终超过上升气流的作用时才会形成雨滴落向地面。
相对于水龙卷,在美国南部、澳大利亚荒漠地带还会出现一种火龙卷,形成的原因也是大气的受热不均匀,形成了气旋,再恰好遇到了草原火灾,火焰就被气旋卷起,形成十分壮观的景象,就像一把巨大的火剑捅向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