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泼面是哪里的特产

油泼面是哪里的特产,第1张

油泼面是中国陕西地区的传统特色面食。油泼面是陕西传统的特色面食之一,起源明代,有鲜香味、酸辣味、香辣味。面条是在周代“礼面”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秦汉时代称之为“汤饼”,属于“煮饼”类中的一种;隋唐时代叫“长命面”,意为下入锅内久煮不断;宋元时代又改称为“水滑面”。

据元代韩奕所著《易牙遗意》记载:“水滑面:用十分白面揉搜成剂。一斤作十数块。放在水中,待其面性发得十分满足,逐块抽拽,下汤煮熟。抽拽得阔薄乃好。”清代朝廷大臣薛宝辰在其著作《素食说略》中记载更为详细:“其以水和面,入盐、碱、清油揉匀,复以湿布,俟其融和,扯为细条。煮之,名为桢面。”书中还指出:“作法以陕西朝邑、同州为最佳。”关于桢条面的形状,书中说道:“其薄等于韭菜,其细比于挂面,可以成三棱之形,可以成中空之形。”

油泼面是陕西的传统特色面食。

油泼面起源于明代,早期也叫拉面、香棍面等,最早是在案板街、炭市街一带经营,后来名气越来越大,在西安深受欢迎,在最爱吃面食的陕西人眼中,油泼面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的一道美味面食。

在制作油泼面时,面团在揉时一定要抹上油,扯面时动作不要太大,以免将面团扯断。然后将制作好的面条在开水中快速焯水后捞起倒入碗中,将葱花、花椒粉、等配料铺在上面,再用滚烫的菜油淋在调味料上,将调味料的香味榨出来,最后用筷子将调味料拌匀后就能食用,这是最传统的油泼面吃法。

油泼面是陕西的小吃。油泼面是陕西传统的特色面食之一,起源于明代,并以咸阳油泼面最为著名,有鲜香味、酸辣味、香辣味。 油泼面是用一种很普通的面食制作方法,将手工制作的面条在开水中煮熟后捞在碗里,将葱花碎、花椒粉、盐等配料和厚厚一层的辣椒面一起平铺在面上,用烧的滚烫的菜油浇在调料上,顿时热油沸腾,将花椒面、辣椒面烫熟而满碗红光。

油泼面:

油泼面含有丰富的香甜、滑润淀粉、糖、蛋白质、钙、铁、磷、钾、镁等矿物质,有养心益肾、健脾厚肠的功效,还有硫胺素、核黄素,纤维,维生素A,和三种氨基酸等。 油泼面易于消化吸收,有改善贫血、增强免疫力、平衡营养吸收等功效。 油泼面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够的能量,而且在煮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水,100克油泼面煮熟后会变成400克左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5007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0
下一篇 2023-03-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