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美的一道伤痕”在哪里?为什么?

“地球上最美的一道伤痕”在哪里?为什么?,第1张

冰岛:地球上最美的一道伤痕

www.51yala.com 2005-4-14 南方周末 445

通常,马的自然步法有三种,轮换着将一蹄起空三蹄落地的叫徐行(walk),两条腿交错行进则称慢跑(trot),再有三节拍的一蹄落地又双蹄腾空便是奔跑了(galopp)。而冰岛马,除此之外还会两种特殊步法。它们会轮换着两腿腾空再三腿腾空,或快或慢,都能平稳地保持重心,蹄落蹄起,更清晰响亮地奏出一曲明快的特殊乐章,令所有的骑手陶醉。这种步法称为碎步跑(toelt)。另外的一个绝招,是同侧的一对脚同时起落的飞跑(flying pace),在几百米的短距离里,飞跑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45公里。

古纳耐心地边讲边做示范,他的大黑马,英俊剽悍。

我们驰骋在大片的原野上,脚下的大地万紫千红。冰岛的植物生长期相对短暂,能生存的植物仅有生命力顽强的北方和极地山原植物。然而到了夏季,万物不甘寂寞,欣欣向荣,争奇斗艳。洁白的是蓍草(Achillea millefolium),大红的是红景天(Rhodiola rosea),浅黄色是高山羽衣(Alche millaalpine),深紫色是浜豌豆(Lathyrus japonicus)。更有粉白的白玉草(Silene uniflora)开在金黄的矮柳丛(Salix herbacea)里,满地的驴蹄草(Caltha palustris)衬着尚未结出浆果的岩高兰(Empetrum nigrum)的大片浓绿。

多少人间喜怒哀乐,一任劲风吹去,马蹄疾。�

4

Of old was the age when Ymir lived;

很久前,传说在伊米尔的年代,

Sea nor cool waves nor sand there were;

没有海,有冷峻的波浪和沙滩;

Earth had not been,nor heaven above,

地尚未成形,天也无踪影;

But a yawning gap,and grass nowhere.

除了一道鸿沟,寸草也不见。

……

古纳双手枕在头下,眼睛望着天上的白云,轻声地背诵冰岛的史诗《埃达》(TheEddas)。

很久很久以前,世界分成一冷一热两大块。一条又宽又深,被人们称作“金侬加”的大裂缝横亘在两个地带之间。有一天,火焰和冰块碰到一起,冷热相遇,冉冉升腾的烟雾和水蒸气中间站起来邪恶巨人伊米尔,还有一头巨大的母牛安德胡妈拉。它们是宇宙间仅有的生物。安德胡妈拉不停地舔着冰块,用它的乳汁养育了伊米尔。忽然冰下光芒四射,出现了英俊不凡的众神祖先布里。于是宇宙间长久激烈的正义与邪恶的战争开始了。伊米尔杀死了布里,布里的孙子奥丁又杀死了伊米尔。诸神用巨人的身体造成一个世界:头做天,肉做地,骨化为山,血成为海,牙齿变为岩石,毛发变为草木。他们又用两株树干做成第一对男女,即阿斯克和埃妈布拉。这样,就有了天,有了地,也有了人。一个被称为“米迦特”(Midyard)的新世界出现了。Midyard的意思是“中庭”,因为它独立于海洋之中,四面是浩淼的大水。

这就是北欧神话中对地球和人类的最初描写。

这里,一个冰岛便活生生地被勾画出来。孤傲而冷静地立在大西洋中间,充满了人类古老的传奇。

是无形的诗,是有形的画,是一道驰过记忆的北极光,是冰岛。令人梦幻迷离,令人返璞归真,是冰岛。

  这两日看完了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内心颇不平静。

    小说从一个90多岁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的视角,叙述了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深处游牧民族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文风沉静,写活了一群有血有肉、纯朴善良、敬畏自然的鄂温克人。小说分为四个部分:清晨、正午、黄昏和尾声半个月亮,开头就有一种岁月的沧桑扑面而来:“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作为开篇,这句话深深吸引了我。

    小说刻画了许多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伴着生离死别,让人揪心。书中的爱情从父辈到孙辈,一代代的爱恨情仇交织在民族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中,带给我们震撼与感动。

      这里有伟大的爱,包容的爱,也有自私的爱,狭隘的爱,林克与尼都萨满为争夺达玛拉的夺爱之举,林克死后达玛拉与尼都萨满之间可望不可即的爱,伊万的对娜杰什卡无私的爱,坤德与依芙琳之间互相折磨的爱,这些爱有的惊天动地,有的默默无闻,有的自私自利,却给我们展现出最真实的人类生活状态,在读着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中不由思索,什么才是真正的爱,爱一个人应该怎样去做?

    读着《额尔古纳河右岸》,看到这里面的萨满跳绳治病救人,还有一些人们在无意识中说出的相当于咒语的话,让我想起很多年前看过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里面对于家族中存在的一些不可摆脱的宿命让我感觉到和古纳河右岸有些相似,书中很多地方都具有一些魔幻色彩,这种魔幻色彩体现在虔诚、悲悯的民族情怀和部落信仰上。

    鄂温克族虔诚地相信万物皆是神,对生灵尤其是树木和驯鹿怀着敬畏之情。萨满跳神可以驱赶病魔,而这种治病的代价却是一命换一命,小说中的妮浩为了救别人而不断失去自己的骨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让人唏嘘不已。这种魔幻的手法,展现的不仅是人性美好而善良的一面,更体现了部族人与人之间的包容友爱。

      书的人,鄂温克的这些猎人们,大都有着美好善良的品德。而书中的另一部分,与人平等相守的驯鹿,在作者笔下同样也是美好善良的存在。虽是动物,驯鹿却是美丽聪慧,很有灵性的人类的朋友,列娜因为病重,尼都萨满用灰色驯鹿的孩子交换了列娜的“乌麦”,这只灰色驯鹿在失去孩子的同时也失去了哺乳的能力,还有玛鲁王,驮着火种的驯鹿,在本书的结尾又跑回山间的脖间挂着金色铃铛的白色驯鹿木库莲,在书中,它们都是一个个自由自在的独立个体,被神性的光辉笼罩着,拥有着生命的尊严。

    一个氏族的生存史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民风民俗,还有他们的精神面貌,那一个个时代的变迁留给我们的思考。

    “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面对社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他们无法阻挡,只有无奈接受。

      在这部书中,我们若细细品读,可能会追寻到丢失已久的某种情怀。

沙巴是马来西亚十三个州之一,首府亚庇(旧称哥打京那峇鲁),位于加里曼丹岛东北部。

沙巴简介:沙巴州(Negeri Sabah)简称沙州,旧称北婆罗洲,有“风下之地”之美誉,是马来西亚十三个州之一,首府亚庇(旧称哥打京那峇鲁),位于加里曼丹岛东北部,面积74500平方公里,人口共380.28万(2016年),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

沙巴州下设5省,即西海岸省、内陆省、古达省、山打根省、及斗湖省。2016年沙巴州生产总值达到738亿令吉,人均收入21081令吉,低于马来西亚人均收入38887令吉。

扩展资料

沙巴的风景名胜:

京那巴鲁公园(Kinabalu National Park):又译神山公园,这个国家公园坐落在神山山脚下,海拔1585米,是通往神山顶峰山径的主要起点。公园占地面积754平方公里,由神山、Tambayukon山和多个山麓小丘组成。 2000年时,京那巴鲁公园由于其丰富的植物多样性,再加上独特的地质、地形和气候条件,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东姑阿都拉曼海洋公园(Tunku Abdul Rahman Marine Park):由Pulau Sapi、Pulau Gaya、Pulau Manukan、Pulau Mamutik和Pulau Sulug五个岛屿组成,距离亚庇市区大约30分钟。它是个潜水爱好者的好去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沙巴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4462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0
下一篇 2023-03-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