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国家的过去的历史中,有一个可以出现很多名人的省份,那就是山东省,这个省份由于地处太行山东面,因此叫做山东,又叫“鲁”,济南是省会。这里主要发展的是儒家思想,其思想的主要领导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的墨子,军事家吴起都出生在山东,这里有2个副省级市(济南,青岛)15个地级市。以及不仅时间久远,其中一个县,叫做莒,这个名字,一般人很容易读错。看看你中招了吗?
就茌平县的“茌”字,读[chí]这个音,既表示茌平这个地名,也能够用做姓氏。茌平坐落山东省西部,为聊城市所辖县。茌平东邻德州齐河县,西靠东昌府区、临清市,南接东阿县,北连高唐县,总面积1003.37平方公里。到2014年,全县总人口54.2万人。茌平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早在夏朝和商朝期间,茌平县归于兖州区域。周武王树立西周,该区域归于姜子牙树立的齐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剪灭六国,树立秦朝。在郡县制下,秦始皇置茌平县,因县境在茌山之平陆故名,治茌平(今韩集乡高垣墙村)。
春秋战国时期,茌平县属于强大的齐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剪灭六国,建立秦朝。彼时,秦始皇置茌平县,属东郡。对于茌平县这个地名,因县境在茌山之平陆故名。关于茌山的位置说法不一,据考证,茌山即是县城南40里处教场铺村西北的`大沙丘。
最后,元朝这一历史阶段,茌平县属东昌路总管府。明清时期,茌平县属东昌府。“东昌”一词起于封号,现在,泛指山东鲁西的东昌府聊城市。到了1914年,茌平县属东临道。1925年,茌平县属东昌道。1928年,茌平县直属于山东省。1967年3月,茌平县属聊城地区。1997年8月,撤销聊城地区,设立地级聊城市,茌平县属之至今。
截至2019年,茌平县辖10个镇、1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分别如下:
10个镇:博平镇、韩屯镇、冯官屯镇、乐平铺镇、杜郎口镇、菜屯镇、胡屯镇、肖家庄镇、贾寨镇、洪官屯镇。
1个乡:杨官屯乡。
3个街道办事处:振兴街道办事处、信发街道办事处、温陈街道办事处。
茌平县位于鲁西平原,聊城市东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置县,因县境在茌山之平陆而得名。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4′~116°24′、北纬36°22′~36°45′。东临齐河县,南连东阿县,西靠东昌府区、临清市,北与高唐县接壤。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1945年9月,茌平县城解放,全县设7个区。
1947年6月划为12个区。
1949年10月将12个区合为6个区。
1956年3月6日,博平县并入茌平县,茌平县第六区划归高唐县,全县划为9个区。
1961年7月原东阿县5个公社回归,茌平县辖11个公社。
1962年12月恢复区制,将原来11个人民公社划为11个区。
1971年2月撤区并社,将11个区划为19个人民公社。
1981年11月26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城关公社改为城关镇。
1982年7月,三十里铺公社改为乐平铺公社。
1984年7月,将全县19个人民公社改划为22个乡镇。
1996年10月,撤销杜郎口乡,设立杜郎口镇,行政区域和政府机关驻地未变。
2001年2月,全县16个乡、6个镇调整为8个乡6个镇。
2002年1月,恢复杨官屯乡,乡政府驻杨前村。
2002年6月,撤销韩屯乡,设立韩屯镇,行政区域、政府驻地、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不变。
2011年8月5日,撤销肖庄乡设立肖庄镇。
2012年9月27日,茌平县撤贾寨乡设立贾寨镇,撤洪官屯乡设立洪官屯镇。
参考资料来源:茌平县人民政府网-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来源:茌平县人民政府网- 境域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