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相册——晚清园林 愚园

旧相册——晚清园林 愚园,第1张

愚园,又称胡家花园,位于南京市秦淮区老门西胡家花园1号,是晚清著名的江南园林,有“金陵狮子园”之称,南北长约240米,东西宽约100米,占地面积约3.36万平方米,由宅院和园林两部分组成。整个园林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水石取胜,有“城中佳胜眼为疲,聊觉愚园水石奇”之说。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建筑家童寯教授游愚园时,曾评价说:“清同治后,南京新起园林,今犹存数家,以愚园为最著。”

愚园,最早为宋代的凤台园,明时为中山王徐达五世孙徐傅的别业“魏公西园”,徐氏家族没落后,该园先后易主为“汪园”、“吴园”。乾隆以后,该园逐渐败落。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年),苏州候任知府胡恩燮购下荒无人迹的西园故址,并于第二年重金构筑愚园。胡恩燮在仕途得意之时辞官归里,奉养老母,“自以为愚,更其名为愚园”,可谓“大智若愚”,但民间则习惯称之为“胡家花园”。胡恩燮:曾作为清军将领与太平军作战,又入幕江宁织造、苏州织造府衙,后筹办徐州煤铁矿务,政绩炳然,并因“忠孝大德”被写入《清史稿》。

愚园历史上曾屡遭战火,先是毁于复辟清廷的张勋辫子兵,后经胡家倾全力修复并扩建,但又毁于占领南京的日本侵略军,抗战胜利后,胡氏家族因家道中落,再无财力修复,其后人只能以在园中开设茶社、出售书画为生。解放以后愚园则沦为居民的杂居之地。近年来,经过5年的修缮,再次还原了愚园的历史风貌,于2016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

进入愚园,最先见到的建筑就是“秋水蒹葭之馆”,馆名取自《诗经 秦风蒹葭》,为园主人胡恩燮赏荷读书之处,于馆前可眺望愚湖之景“在水一方”。楹联:临水游山咏觞为乐,观天察地怀抱与同。

位于秋水蒹葭之馆东墙下的太湖石,以水石取胜是愚园的一大特色。

愚湖中的方亭“在水一方”。

课耕草堂,位于愚园入口南侧为胡氏家族子孙当年学练躬耕灌园场所。胡恩燮在世时,重视农耕与园艺,经常聚集本家妇孺于此,亲作示范,或浇灌种植花木,或下田耕种五谷,以此教育并让他们明白:“犂雨锄云皆事业”,“披风抹月总闲情”。

愚园,分内外两园,外园可欣赏愚湖全景风光,内园可领略假山绮丽景致,清远堂为内园外厅的正厅,坐落在假山南、愚湖北,硬山顶,五开间,落地门窗,宽敞明亮,曾因门前屋后秀色宜人而饮誉金陵。堂前深入湖中的月台,正是当年李鸿章、曾国荃、张之洞等晚清名流,慕名前来、踏访雅聚、赏景赏月、吟诗题联的地方。门外楹联:入座有情千古月;当窗无恙六朝山。

青山伴读之楼,面开三间,上下二层,小瓦覆顶,落地门窗,为胡氏家族藏书楼。楼上藏书,楼下为子孙读书处。胡恩燮曾有诗曰:“少小不知学,老大愧空腹。闭户偶涉猎,惟日苦不足。建楼收群书,所冀后人读。藉曰不能读,差胜藏金玉。”据记载,藏书楼最多时藏书超万卷。

水石居,位于青山伴读之楼东边,与“清远堂”一墙之隔,风光毫不逊色。胡恩燮曾吟诗赞之:“南窗临清流,北窗对峭石。菡萏满陡塘,幽香生几席。有琴不必弹,有棋不必弈。客来戒送迎,坐卧适所适”。后为胡恩燮嗣子胡光国修身养性之密室,同好来游,胡光国常与他们相聚此屋,冬日取暖,春夏赏花。

入月洞门,则到仿苏州园林而建的内园假山。   

内园假山,称之“金陵狮子林”。狮子林中不仅有“小沧浪”亭,东西两边假山上还分别有一个名为“憩亭”和“小山佳处”的六角亭。

园内不仅有假山,种植的各种果树也不少,现已结果的就有石榴、柚子、枸杞和山楂。

硕果累累压低树,亦是枫叶正红时。

一段粉墙,直接镂空,在粉墙上形成树叶、花卉图案,造型别致,花窗独具一格,更是增添了园林之美。

容安小舍,位于狮子林北,是胡家人的生活区,有伙房,用膳厅,佣人房、粮仓等。 坐北朝南,门上匾额“容安小舍”,门联:入座有情千古月,当窗无恙六朝山。

楹联:万有不齐放怀自得,一无所取知足尤能。

长廊中,形状各异、花式多样的洞窗,将墙外的景色框进窗中。

分荫轩,意为借分余荫。愚园墙外有一株古银杏树,形成的树荫越墙遮盖了愚园的一隅,胡恩燮有诗曰:“分此一半荫,护我名花开。”

春晖堂,位于分荫轩和长廊环绕的庭院之中,是胡恩燮为奉养母亲、报答养育之恩特意建造的,也是园主人举行重要活动的场所。春晖之堂名取自孟郊《游子吟》中“谁知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句。楹联:寸草春晖寿如金石;名园绿水家住楼台。

清末民初,愚园成为名宿往来、风云际会之地。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晚清洋务派重臣都是这里的座上客。1912年3月29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与南京临时政府各部总次长、卫戍总督、各军师旅司令官在愚园举行饯别会,会后在春晖堂前合影。4月1日正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长廊的八角洞门   

无隐精舍,是胡恩燮母亲当年念经拜佛之佛堂,周边树木葱茏,花气袭人,环境幽静。

      月洞门,“镜里芙蓉”

东眺愚湖中的“在水一方”     

湖西的花卉盆景房

此处二层小楼不知叫什么字。   

“柳岸波光”亭,位于愚湖西岸,是观湖赏柳、游园小憩之处。

走过小石桥,开始走上一座并不算高的小山,这也是愚园中唯一的一座山。

  春睡轩,建在湖西的缓坡上,坐西朝东,形如“凹”字,小瓦覆顶,落地门窗,一块书有“春睡轩”的黑底金字匾额挂在檐下。轩联:解榻留宾容我酣睡容我懒,开轩依醉当他佳士当佳人。

  路旁,一株株的木芙蓉花开正欢,争奇斗艳,笑迎秋风。芙蓉花,又名木芙蓉、拒霜花,为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燕脂色未浓。正似美人初醉著,强抬青镜欲妆慵。《木芙蓉》—宋王安石

自山路上眺望“秋水蒹葭之馆”

来到小山顶,这里的一方院落被称之“城市山林”,里边有几家茶室,是一个品茶香、习茶艺的地方。楹联:品茗比贞金乐石,心神如秋月春云。

篱笆上的夕颜花与紫竹梅,争奇斗艳,互不相让。

居高俯视山下,湖光楼阁近在眼前。

延青阁,楼高二层,位于愚园东南的山坡上。因“登阁而眺,东北诸山,烟云出没,如接几席,因名阁曰‘延青’”。延青阁东侧有假山,登假山石阶可上至延青阁二楼。

一路下山回到课耕草堂,至此已接近来时的愚园东门。

远处的青山伴读之楼

愚湖中央的“在水一方”

进出内园的月洞门,门内的太湖石如虎似狮。

走出愚园,园外粉墙上又见镂空的花草图案,这种围墙在别处并不曾见,唯此愚园。

  南京,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同一部读不完的经典古书,让人爱不释手;又似一杯甘甜浓郁的陈年老酒,让人难舍放杯。

   

1、天门白龙寺:

白龙寺位于天门市城区北34千米的皂市镇五华山上,据文献记载,该寺为南北朝齐武帝萧赜的次子竟陵王萧子良所建,唐重建,明清增修扩建,现存为明代建筑。寺坐北朝南,沿轴线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宝殿。整体布局东西宽约22米,南北长约58米,总占地面积约1276平方米。

2、天门山:

在一马平川的江汉平原,天门山拔地而起。天门山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竟陵城区西北22公里处。山群由佛子山、金杯山、团山、朴船山、龙尾山五峰组成,面积931.9公顷,海拔192米。整个山体呈东西走向,坐北向南,五山首尾相倚,状如玉如意,山体俊秀,树林葱郁,气候宜人,交通便利。

3、胡家花园:

胡家花园(又称胡巡按官厅),位于天门市竟陵雁叫街孝子里,始建于1899年,为清代山西巡抚胡聘之故居。据有关专家认定,胡家花园是湖北省仅有的一座巡抚官厅,是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晚清官邸。

提及门西愚园,在南京可谓家喻户晓。愚园,又名胡家花园,是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苏州知府胡恩燮辞官后所筑,园中有整片的林子、假山池塘、亭台楼阁,被誉为“金陵狮子园”。

愚园作为清末民初南京最大的私家花园,拥有“金陵狮子林”的美誉,因园主姓胡,坊间又称“胡家花园”。游客来此除了游园观景,品味老城南的味道,在几个厅堂里还有一些展览可看。

愚园从2011年5月启动复建以来,一直秉承全面性保护、原真性保护的理念,园内花墙、假山等都严格按照历史照片重建,全力还原愚园历史风貌。

复建后的愚园,占地面积约3.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890平方米,其中文物修缮约1266平方米园林景观约2.4万平方米,愚湖面积约6000平方米。根据现状遗存情况及历史信息分析,共恢复了愚园三十二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3970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0
下一篇 2023-03-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