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里提到的这个地方是哪里?

《知否》里提到的这个地方是哪里?,第1张

电视剧《知否》第一集里面有句台词“当初我放官到灵州”,只是轻飘飘的一句话,其实背后大有深意。

灵州是什么地方?

灵州位于河西走廊一带,早在汉朝就有了灵州县,在唐朝还属于内地,安史之乱的时候,灵州名叫灵武,唐玄宗的儿子唐肃宗就是从长安逃到了灵武,从此让唐朝东山再起的,可见这个地方很重要。

可惜到了北宋就成为边疆了。早在宋真宗的时代,党项部落就对灵州虎视眈眈,特别是公元997年,宋真宗一当上皇帝,竟然答应了党项部落李继迁的要求,封他为所谓的夏州节度使,还把宋军苦战收复的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都“赏还”给了李继迁。这就进一步刺激了他的野心!

他先后派遣重兵进攻灵州要塞,都被宋军打败,可惜后来宋朝出了叛国贼,灵州的一个宋朝军官郑美投降了李继迁,于是李继迁对宋朝的灵州布防情况了如指掌,从此用兵顺利。

党项军队相继攻陷定州、怀远、保静、永州等河外五镇,又把灵州通往到原州、环州的道路全都堵死。

于是,灵州在事实上俨然成为了大宋的一块“飞地”。

1001年的夏天,李继迁又在一个名叫“瀚海”的荒原之上,把陕西转运使陈纬和灵州知州李守恩亲自押送的20万石军粮全都俘获了,还杀了两位宋朝主将,从此,本来就很贫瘠的灵州更是开始断粮了,当时的灵州城里面,还有六七万宋朝军队和老百姓。

怎么办?

对于灵州这块“飞地”,北宋朝廷内部争议不休。

宰相张齐贤认为:“灵武孤城,必难固守,徒使军民六七万陷于危亡之地。”希望派遣使者,悄悄到达灵州城,下令让这六七万军民撤走,这样子李继迁得到的也就是一座空城,没啥意义。

但也有官员反对,提出“灵州乃必争之地,苟失之,则缘边诸郡皆不可保”,也就是说,如果灵州丢了,那么周边的州,也都保不住。还有官员提出了一个无法让朝廷拒绝的理由,是什么呢?那就是,如果灵州丢了,宋朝跟河西吐蕃的来往就断了,也许有人会问,断就断了吧,有什么大不了?但在当时,还真是要命,因为宋朝的优良战马基本都是从河西吐蕃那里买的,如果灵州失守,那么宋朝再也买不到好马了。

宋真宗终于下定决心要守住灵州了。

可惜,为时已晚,还没等宋朝派去的援军赶到,灵州城就被李继迁的党项大军攻占了。

再后来,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建立了西夏,更是以灵州为跳板,不断进攻大宋。

宋朝疲于应付,耗费了大量国力,而且还真是买不到好的战马,骑兵的战斗力也因此一落千丈。等到后来女真起事的时候,已经无力对抗了。

所以说,《知否》第一集里提到的“灵州”这个地名,对于宋朝竟然是如此重要。

灵州,灵州,太可惜了。

辽国实行五京制,上京临潢府为正式首都,其余四京为陪都。

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上京临潢府(首都,今内蒙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中京大定府( 今内蒙赤峰市宁城县大明镇)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市)。

西夏都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金都城先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镇),后迁都燕京(今北京),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

元都城:蒙哥汗六年(公元1256年)忽必烈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营建宫室城郭,忽必烈汗中统元年(公元 1260年)在此即位,称开平府,中统四年升为上都。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在金中都城(今北京)东北另筑新城,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改称大都,成为元朝的首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3952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0
下一篇 2023-03-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