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鳜鱼是安徽省汉族传统名菜。
臭鳜鱼又称臭桂鱼、桶鲜鱼、桶鱼,腌鲜鱼,是一道徽州传统名菜,徽州菜的代表之一,在安徽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一带)所谓腌鲜,在徽州本地土话中有臭的意思。这“风味鳜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肉质鲜嫩、醇滑爽口,保持了鳜鱼的本味原汁。
臭鳜鱼的来源
臭鳜鱼的出现,与徽商的关联度很大。古时的徽州多山地,险要的地理条件,再加之冷链运输能力的缺失,使得贩运过来的鱼经常会衰败。途中为防止鲜鱼变质,鱼贩们会一层鱼洒一层淡盐水,腌制,发酵,而且上下翻动,来保证鱼的卖相。
如此七八天后抵达屯溪等地,鱼鳃仍是红色,鳞不脱,质未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这股“臭味”来自于鱼肉中蛋白质的发酵,虽然闻着“臭”,但是在烹饪过程中,大部分的“臭味物质”会挥发掉。
臭鳜鱼是安徽的特色菜。
臭鳜鱼,是以鳜鱼、生姜、红辣椒为原料制作的一道菜品,属徽州菜。臭鳜鱼闻起来臭,吃起来觉其很香很嫩。臭鳜鱼菜品鳜鱼形态完整,呈鲜红色,散发出纯正、特殊的腌鲜香味,肉质细腻,口感滑嫩,醇香入味。相传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带的贵池、铜陵、大通等地鱼贩每年入冬时将长江鳜鱼用木桶装运至徽州山区出售,因要走七八天才到徽州。
为防止鲜鱼变质,鱼贩装桶时码一层鱼洒一层淡盐水,并经常上下翻动,鱼到徽州,鳃仍是红的,鳞不脱,质不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异味。
臭鳜鱼的做法
可以采用腌制法,腌鱼时要掌握好盐的用量,不可太咸,否则变成咸鱼;也不可太淡,否则鱼肉会腐败。腌制好的臭鳜鱼洗净晾干,热锅冷油,煎至两面略黄后,捞出沥油。油锅中放入干辣椒、生姜、大蒜,也可放些豆瓣酱和辣椒酱(传统做法不放这些酱料,而是放少许五花肉片和笋片),煸炒出香,将煎好的鳜鱼下锅。
点糖烹酱油,淋少许料酒,加清鸡汤,旺火烧开后,用中火烧半小时。随后大火收汁,勾薄芡,淋少许猪油,出锅前,撒上胡椒粉和葱花。烹酱也就是酱油顺锅边下去时,高温下的酱油可增加食物的酱香味道。
“臭鳜鱼”是安徽省徽州传统的民间菜肴,在皖江一带非常流行。
臭鳜鱼闻起来非常的臭,但是吃起来很像嫩,主要是臭鳜鱼先要用淡盐水腌制,肉质味道发出纯正、特殊的腌香气味,但是肉质还是很细腻,口感顺滑,醇香入味,经过淡盐水腌制和石板的挤压,鱼肉中的水分脱去,变得更硬,有嚼劲,同时新鲜度还在,形成特殊的“蒜瓣肉”肉感。
典故
相传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带的贵池、铜陵、大通等地鱼贩每年入冬时将长江鳜鱼用木桶装运至徽州山区出售,因要走七八天才到屯溪,为防止鲜鱼变质。
鱼贩装桶时码一层鱼洒一层淡盐水,并经常上下翻动:鱼到徽州,鳃仍是红的,鳞不脱,质不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异味。洗净后以热油稍煎,细火烹调,异味全消,鲜香无比,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