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的雁门关是在哪里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的雁门关是在哪里,第1张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的雁门关在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20公里处。雁门关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雁门山群峰挺拔、地势险要,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天堑。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历朝历代镇守边关的咽喉。

雁门关与宁武关、偏头关为内长城之“外三关”,这里峰峦叠蟑、山崖陡峭,关墙雉堞密集,烽堠遥相呼应,东西两面将老营口、坷申池口、阳方口、东隆口、西陉口、匕楼口、大石口、石口、马兰口、茹越口、胡峪口等十八隘口连为一体,地势十分险要,为历代兵家征战之地。

雁门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城楼与李牧祠,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傅山先生所书的“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对联也已被损。

雁门关指的是山西省代县北部恒山山脉的勾注山上。

雁门关得名于雁门山,雁门山的名字在《山海经》中经常出现,所谓“雁门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也就是现在山西省阳高县以北,这和现在的代县离的很远。

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雁门关介绍

雁门关由关城、瓮城和围城三部分组成。关城城墙高10米,周长约1公里。墙体以石座为底,内填夯土,外包砖身,墙垣上筑有垛口。

关城的东西北三面开辟了城门。门洞用砖石叠砌,青石板铺路,门额位置上均镶嵌了石匾。东门门匾镌刻着“天险”二字,门上建“雁门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四周设回廊。西门门匾上刻“地利”二字,其门楼为杨六郎祠。

北门其实是瓮城的城门,门额书刻“雁门关”三字,两侧镶嵌对联“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目前东西门楼都已被毁,北门也坍塌成了一处豁口。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雁门关的围城随山势而建,周长5公里多,城墙的南端分别与关城的东西两翼相连,向北则沿着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围,合围处建有城门,围城以外还筑有3道大石墙和25道小石墙,起到屏障的作用。

扩展资料:

雁门关城正北的山岗上有明清驻军的营房旧址,东南有练兵的校场,西门外有关帝庙,东门外有靖边祠,祭祀战国名将李牧,现仅存石台、石狮子、石旗杆和数通明清碑刻。

雁门关城以西的旧关城俗称为铁里门,两关之间用石砌长城相连,并建造了敌楼、烽火台等,形成一组完整的防御体系。

每隔120米左右,便建烽火台和敌楼各一座,在险要的地段,还设置了堡寨、壕沟和暗门等。它的东西两端向北延伸后,最终与外长城相连。

在旧关城附近有一段明代建造的白草口长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长城段之一,该段长城全长5033米,墙高6-8米,底宽5米,顶宽3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雁门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3081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9
下一篇 2023-03-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