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青铜峡在哪里?

音米2023-03-09  32

塞上明珠——青铜峡

青铜峡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总面积2525平方公里,辖8个镇、1个办事处、2个农林场、82个行政村、18个居委会,总人口26.1万人,城市人口7.97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15.8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38.9%。青铜峡市是宁夏经济核心区之一,被誉为“塞上明珠”。

青铜峡市现有耕地面积50万亩,宜林地33万亩,天然草场166万亩,宜渔面积5.9万亩。水利资源充沛,九曲黄河穿境而过58公里,著名的青铜峡拦河大坝坐落于境内。自秦汉先后开掘的秦渠、汉渠、唐徕渠等九大干渠均从青铜峡境内引出,引黄灌溉条件得天独厚。

青铜峡市交通便捷畅达,包兰铁路、109国道、京藏公路纵贯全市,形成了连接国道、省道、乡道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

青铜峡市电力能源充足,工业实力雄厚,现有各类工业企业18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家。有装机容量30.2万千瓦的青铜峡水电厂,设计装机容量440万千瓦的宁夏大坝火电厂和18万千瓦的风力发电厂,是宁夏乃至西北地区重要的电力资源基地;有年产电解铝58万吨的青铜峡铝业集团公司,年产20万吨PVC树脂、16万吨烧碱的金昱元化工公司,年产水泥240万吨的西夏公司和青铜峡水泥公司,年产3万吨的御马葡萄酒公司,是全国重要的铝产业生产基地和化工建材基地。

青铜峡市现代农业发达,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盛产水稻、小麦、玉米、苹果、葡萄等农作物,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青铜峡市旅游资源奇特,有两千多年前秦汉时期建造的古渠水系;有线条清晰、写意逼真的广武口子门岩画;有号称“宁夏小八达岭”之称的北岔口明长城;有西北最大最多的佛教庙群牛首山寺庙和始建于西夏时期排列奇特的108塔;有气势雄伟、蔚为壮观,集发电、灌溉、防洪于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青铜峡拦河大坝;有风光旖旎的库区鸟岛、金沙湾、黄河风情园;有颇具民族特色的回乡民俗风情园等众多旅游观光胜景。

2006年,青铜峡市国内生产总值达57.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2.4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7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01元。在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位居全国西部百强县第43位;在全国参选的2002个县(市、旗)中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位为294位,成为宁夏首个进入西部50强的县(市)。入围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排名第76位。

力争到2010年,青铜峡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亿元;着力打造八个“十里工程”。一是依托金昱元化工集团公司、青铝集团、青铜峡水泥集团等大企业,大力引进和发展产业关联度较强的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产生聚集效应,建设“十里工业经济带”,

力促工业经济提速增效。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抓好设施农业建设,以小大路、爱民路、小李路为主线,采取公司化运作、种植大户引领、以点带面的办法,建设“十里十万亩现代设施农业园区”,力争设施农业户均突破2亩。三是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的原则,充分挖掘旅游资源,以库区为主,突出“大河湿地、百鸟乐园”这一主题,建设“十里鸟岛湿地旅游观光区”。四是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紧紧依托古渠首,积极支持自治区水利厅在拦河大坝至唐正闸区域内建设“十里秦汉古渠首水文化公园”(水上博物馆)。五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陈袁滩黄河大桥西岸至大沽铁路区域内,充分发挥当地的自然优势,紧紧依靠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办的支持,建设“十里现代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区”。六是依托慈祥母亲河,积极发展生态旅游。通过对陈袁滩黄河中心岛的三岛连接,突出生态园林,展示回乡风情,饱览黄河文化,建设“十里长岛生态旅游区”。七是加强葡萄产业的市场培育、科技推广、质量安全、政策保障等“四大体系”建设,在沿山公路(S201国道)两侧,依托广夏和衘马公司葡萄酒基地,建设“十里葡萄长廊”,做大做强葡萄优势特色产业。八是突出沿黄城市带建设,打造园林城市,注重把城市绿化与周边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在城区南环路至汉延渠区域内,对现有经果林和水系进行开发改造,建设“十里城市景观绿化经济带”。

宁朔县,清雍正三年在宁夏右屯卫的基础上设置。属宁夏府。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宁夏府改称朔方道,宁朔县隶属朔方道,归甘肃管辖。

民国十八年(1929年)废道改为宁夏省。宁朔县隶之。1954年9月撤销宁夏省,并入甘肃省,设立银川专区,宁朔县隶属银川专区。1958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宁朔县归自治区管辖。1960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宁朔、金积2县,划分宁朔县大部和金积县部分地区设置青铜峡市。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夏省于1954年建立河东回族自治区,市辖金积县部分属河东回族自治区。同年秋,宁夏省撤销,并入甘肃省,甘肃省银川专区建立,市辖宁朔县部分属银川专区。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银川专区撤销,市辖地均直属宁夏回族自治区。

1960年,宁朔、金积两县撤销,设置青铜峡市,驻青铜峡。

1963年青铜峡市改为青铜峡县,驻小坝。

197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南地区成立,青铜峡归属其管辖。

1984年,撤销青铜峡县,恢复青铜峡市。

1998年撤银南地区为地级吴忠市,青铜峡市归属其管辖。

青铜峡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地处东经105°21′至106°21′、北纬37°36′至38°15′之间。东隔黄河与灵武市、吴忠市利通区相望,南以牛首山为界与中卫市中宁县接壤,西依明长城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为邻,北与永宁县相连。市境东西宽30多千米,南北长60多千米,总面积2525平方千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宁朔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铜峡市

“塞上明珠”青铜峡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牛首、峡口两山对峙,黄河穿峡而过,山光水色相映,宛如开然铜镜,“青铜峡”由此而得名。青铜峡历史悠久,秦代起就有行政建置,属北地郡富平县地;清雍正二年设宁朔县。现全市辖6镇8乡3个农林场,共有104个行政村,24个居委会,有汉、回、满、蒙等16个民族,总人口24万人。海拔高度在1100-1700米,有山地、丘陵、平原三大地貌。

市人民政府住所地:小坝镇, 邮政编码:751600 代码:640381 电话 区号:0953

青铜峡市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具有丰富的土地、水利、电力、矿产、旅游等资源。自然景观、工程景观和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独具特色,远近闻名。主要景点有:元代一百零八喇嘛塔,是国务院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董府和广武口子门沟岩画,为宁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牛首山寺庙群、古渠首、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等诸多景点,吸引着万千游人争相观赏、流连忘返。

青铜峡市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排灌便利,气候适宜,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优势,农业历来是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粮食总产量连续12年排在全区第一位,产量约占全区的十分之一,提供的商品粮约占全区的六分之一,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市县之一和自治区科技兴农试点市,获“全国林业百强县”殊荣。盛产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以及肉奶、禽蛋、蔬菜、果品等各类农副产品。

全市四纵(109国道、小李公路、小邵公路、沿山公路)三横(吴青公路、小大公路、叶甘公路)7条主要公路已形成网络,包兰铁路穿境而过,并设有青铜峡、大坝、玉泉营三个火车站。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乡村道路硬化率达90%,村村通上了班车。位于青铜峡大坝之西陡峭山坡上的108塔,是始建于西夏时期的喇嘛式实心塔群。在此处的塔基里,曾发现过书有西夏文题记的千佛图帛画。佛塔依山势自上而下,按1、3、3、5、5、7、9、11、13、15、17、19的奇数排列成十二行,总计一百零八座,形成总体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因塔数而得名。

一百零八塔,建在一排排被人工铲削成阶梯式的山崖上。塔基除最高处的第一行一座为方形外,第二行以下均为单层八角形须弥座。塔身除第一行一座较大,高3.5米外.其余的高度均在2.5米左右。塔体形制大致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行一座为覆钵形,面东开有龛门;第二行至第四形,为八角鼓腹尖锥形;第五行至第六行,为葫芦形;第七行至第十二行,为宝瓶形。所有塔体的外表均涂有白灰。由于从始建至今已有八九百年,其间后代曾多次维修,故塔体外裹的白灰也多达数层。揭去后代维修所抹的草泥白灰,可以看出在最早的一层白灰上,总有与喇嘛教有关的彩绘图案。

“108”,是佛教中惯用的数字。佛教认为人生有烦恼与苦难108种,为消除这些烦恼与苦难,规定惯珠要108 颗,念佛要108遍,敲钟要108声……所以,108塔应该是那些捐资造塔的“功德主”为消除人生的烦恼与灾难而特意建造的。当然,也有人认为,是“功德主”为尊仰《金刚顶经毗卢遮那一百零八尊法身契印》而造。无论出于哪种想法,显然都与佛家惯用“108”这个数相关。

如此众多的塔体,按规律组合成群,不要说是在宁夏,就是在全国现存的古塔建筑中,也是罕见的。一百零八塔,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自治区旅游局评为AA级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0290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