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在什么地方啊

乌江在什么地方啊,第1张

乌江地处苏皖两省交界处,为八百里皖江第一镇,是安徽面向长三角的东大门。

拓展资料

乌江区位优势显著,坐拥长江黄金水道,两个码头通江达海,三条省道穿境而过。距马和汽渡6公里,安徽省北沿江高速10公里,南京长江三桥20公里,马鞍山长江大桥30公里,江宁锦文路过江隧道5公里(规划建设),南京地铁S3号线宁和城际一期高家冲站6公里,二期贯穿全境。

两千多年前,楚汉相争的悲壮历史就在这里宣告结束,西楚霸王项羽在此自刎身亡,乌江自此驰名天下。

乌江自古文人辈出,唐朝诗人张籍、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书法家张即之、近代书豪范培开、当代草圣林散之等都出生于乌江,并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他们奋斗的足迹。

古镇乌江正焕发着新的活力,先后引进明发集团、华夏幸福集团、南京金箔集团、长三角装饰城等众多商业入驻。目前已签约在建江苏省中医院,南京艺术学院以及由南京市第一幼儿园、南师附小、南京市树人中学联合打造的“一师树”学校项目。

浦口区乌江镇(原江浦县林山乡)与和县乌江镇原属一地,位于长江北岸。后因人为行政因素分开分属两地,分裂至今。

乌江区位优势显著,坐拥长江黄金水道,两个码头通江达海,三条省道穿境而过。距马和汽渡6公里,安徽省北沿江高速10公里,南京长江三桥20公里,马鞍山长江大桥30公里,江宁锦文路过江隧道5公里(规划建设),南京地铁S3号线宁和城际一期高家冲站6公里,二期贯穿全境。

参考资料:乌江镇_百度百科

项羽兵败自杀的所在地乌江,今属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的乌江镇。

乌江镇位于和县东北方向,与南京市、马鞍山市接壤,面积151平方公里。此镇向来有“千年古镇,西楚乌江”的美称,处于安徽和江苏两省交界处,是安徽省面向长三角的东大门。 

公元前202年年初,楚汉之争在乌江落下帷幕,西楚霸王项羽的楚军在垓下之战遭遇了决定性的失败。

汉兵高唱楚国民谣,在四面楚歌声中,楚军从项羽到士卒,无一不认为楚地尽被刘邦汉军所夺,士气彻底崩溃。 

项羽率领八百骑连夜向南突围,渡过淮水后,仅剩百余骑。原本包围楚军的汉军到黎明时分才发现项羽逃脱,立即由灌婴率领五千骑追杀。

百余骑楚军在逃亡的关键时刻,竟然迷路了(那个故意指错路的路人,是不是老天派来灭亡项羽的?) 在东城(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南),灌婴的部队追上了项羽,数度激战后,项羽身边仅剩26人。

这是,乌江亭长建议项羽渡船前往江东,以图东山再起,可项羽的自尊心拒绝了这个建议,起兵之初,项羽有八千子弟追随,如今几乎孤身而还,他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坚决不肯过江。

不久,汉军数千骑兵已经追踪而至,项羽带领二十六楚军下马步战,击毙汉军五百余人,项羽更是一人斩杀上百人,最后二十六人无一生还,项羽也自刎而死。

↑乌江老街↑

乌江镇历史上的名人有不少,比如唐朝诗人张籍,他祖籍是江苏苏州,后来迁居到了乌江镇,与张籍有关的最出名的诗句,反而是越州士子朱庆馀写的那首《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张籍答复这首诗的《酬朱庆馀》反而不出名了,今录在此:“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张籍最有意思的典故当属吃灰——传闻说张籍特别迷恋杜甫诗歌,他曾把杜甫诗集烧成灰烬,然后将纸灰拌上蜂蜜,每天早上吃三勺,有一天,张籍的朋友来拜访他,正好看到张籍在拌纸灰吃,很不解,就问张籍为什么把杜甫诗集烧成纸灰拌上蜂蜜吃呢?

↑张籍留下很多典故↑

张籍很认真的说:“吃了杜甫的诗后,我就能写出和杜甫一样的好诗啦!”多么可爱的一个小老头。 

张籍的诗歌现存四百多首,但没有写关于乌江和项羽的诗词。 

写到项羽和乌江的诗歌,历史上最出名的莫过于李清照和杜牧的两首诗。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这首诗,是在路过乌江边时写的,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赵宋王朝被迫南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

↑李清照是奇女子↑

公元1129年,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 

然而,赵明诚同年病逝于建康,李清照的讽刺起不了什么作用。

↑杜牧是七绝圣手↑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这首诗,是在会昌元年(841年)赴任池州刺史时,路过乌江亭,写下的。一说作于开成四年(839年)。

希望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2649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9
下一篇 2023-03-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