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陵是谁的陵墓?葬在哪里?

短尾猫2023-03-09  51

沈阳东陵,又称“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位于沈阳市区东北部丘陵地带,距市区约十八公里。

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的陵墓。与沈阳市的昭陵、新宾县永陵合称“关外三陵”、“盛京三陵”。东陵公园始建于公元1629年 (天聪三年),到公元1651年基本建成。后经清朝顺治、康熙、乾隆年间的多次修建,形成了规模宏大、设施完备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

距今已有三百六十余年历史。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大清建国,定陵号为“福陵”,1929年被当时奉天当局辟福陵为东陵公园。

沈阳东陵 陵园坐北朝南,四周围以红墙,南面中央为单檐歇山式正红门三楹,拱门三道。门内参道两侧成对排列着石狮、石马、石驼、石虎等石雕。平地尽头,利用天然山势修筑了一百零八蹬石阶,以象征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

过了石桥,正中为碑楼,重檐歇山式,四面券门,下为须弥座式台基,内立清圣祖玄烨亲撰的“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刻,记载着努尔哈赤的功绩。

沈阳东陵,又叫福陵,也称东陵位于沈阳市东北11公里处的丘陵地上,是清朝第一代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它将我国传统建筑形式与满族建筑形式融为一体,形成了异于关内各陵的独特风格。主要建筑景观有参道旁的石象生、108磴、康熙碑和陵园主体的方城、宝城、月牙城。其中的石马据说是仿当年尔哈赤的坐骑蒙古马雕成。 努尔哈赤是满族人,姓爱新觉罗,受明册封为女真族(满族前身)建州部首领,后来统一了女真族各部,建立了金(史称后金)政权。他精通汉蒙文字,不仅在军事上颇有建树,而且创立了八旗制度和满族文字,在政治上和文化上也颇有建树,为满族的初期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满族的民族英雄,死后葬于福陵。其子皇太极建立清政权后,他被追尊为清太祖。 陵墓始建于天聪三年,建成丁1651年,后经康熙、乾隆两帝增建,方具今日规模。距今已有340多年历史,陵墓保存得相当完整。福陵前临浑河,后倚天柱山,大殿凌云,占地19万平方米,构成独具风格的帝王山陵。陵墓四周绕以矩形围墙,南面正中为正红门,门前两侧分布着下马碑、石狮、华表和石牌坊。门内甬道两侧排列着成对的骆驼、狮子、马等。往北地势渐高,游人需登上108级台阶,才能到山上的陵寝方城。城墙高7米,城中的隆恩殿是祭祀之所,东西有配殿,城的四角有角楼。方城正中为大明楼,楼内有"太祖高皇帝之陵"石碑。方城后为月牙形的宝城,也叫月牙城。宝城之下,埋葬着努尔哈赤和叶赫那拉氏。努尔哈赤为女真贵族出身,世袭建州左卫指挥使,是明朝所属的北地方官。因他"忠于大明","保塞有功",升至都督,晋号龙虎将军(正二品)。十七世纪初,明朝政治腐败,无力维持东北一隅的统治,努尔哈赤起兵反明。经过几十年征战,统一了女真各部,在1616年于图阿喇即汗位。其后迁都东京(辽宁省辽阳县),再迁都沈阳。十年后,围攻明宁远城(辽宁省兴城县),受炮伤退回沈阳死于途中。 福陵建在北高南低的山坡上,故形成了两大特点。第一,晋谒此陵时,由正红门到碑楼,须登108级石台阶。第二,建筑物随坡势起伏而显得更加错落有致、高大雄伟。东陵依山傍水,气势宏伟,古朴典雅,清幽肃穆,令人流连忘返。现在,福陵一带已辟为东陵疗养地。

沈阳东陵

清福陵简称东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的陵墓。位于沈阳旧城东北二十华里处,俗称东陵。

遵化东陵

位于河北省遵化境内的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为宏大,体系最为完整,布局最为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占地78平方公里的15座陵寝中,长眠着161位帝、后、妃及皇子公主们。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0248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