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的作品出处是哪里?

《浣溪沙》的作品出处是哪里?,第1张

《浣溪沙》原唐教坊曲名,本为舞曲。“沙”又写作“纱”。又称《小庭花》、《满院春》。

词牌由来

“浣溪沙”又名“浣溪纱”,出自“西施浣纱”。西施是春秋末越国的浣纱女子,粉面桃花,楚楚动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鱼儿看见倒影,忘了游水,渐渐沉到河底。历史上以“沉鱼”代称西施。

西施故里为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苎萝村。

西施的故乡是越国句无苎萝村,在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苎萝村。西施,子姓施氏,本名施夷光,后人尊称为“西子”。苎萝山有东、西两个村子,施夷光住在西村,所以被叫做西施。意思是住在西村的施家女儿。西施家境贫寒,父亲卖柴,母亲浣纱。

人物简介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

在当年西施浣纱之处绍兴诸暨,系一大方石,古朴苍褐,上镌“浣纱”二字。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手笔。南北朝刘宋孔灵符《会稽记》云:绍兴诸暨苎萝山,有西浣纱石。

《舆地志》、《十道志》、《嘉泰会稽志》亦载:“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苎萝山卖薪女,曰西施。山下有西施浣纱石”。

历代文人学士喜作歌骊之行,唐代诗人李白《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云:“西施越溪女,明艳光云海……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2436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8
下一篇 2023-03-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