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的产地在哪里?

板栗的产地在哪里?,第1张

板栗的产地源于中国,现已经分布于越南、台湾以及中国大陆地区,生长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区,多见于山地,已由人工广泛栽培,板栗以湖北罗田和中国迁西板栗最为著称

我国板栗产区,北起辽宁、吉林,南至广东、广西均有分布,主要产区有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浙江、广西、贵州等省区。

板栗的日照和温湿度要求

栗为喜光树种,开花期光照充足,空气干爽,则开花坐果良好。故栗树以栽植在半阳坡、阳坡或开阔地段为宜。在栽培实践中为了增强光照,冠内枝条宜适当稀疏。

北方栗较抗旱耐旱,南方栗较耐湿耐热。适于栗树生长的年平均温度为10-15℃,生长期(4-10月)气温在16-20℃,冬季不低于-25℃的地方为宜。

板栗产地最好的有河北迁西、北京怀柔、山东泰山、辽宁丹东、陕西镇安、河南信阳、湖北罗田、江苏邵店、福建建瓯、安徽金寨。

1、河北迁西

河北板栗资源丰富,迁西、遵化、兴隆等燕山山脉一带也是我国重要的板栗出口基地。迁西板栗是河北省特色农产品,迁西有“中国板栗之乡”的美誉,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迁西板栗为中国板板栗产业地理标志驰名商标之一。

2、北京怀柔

怀柔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中国板栗之乡”。在北京怀柔古栗园,漫山遍野都是栗子树,最老的板栗树有900多年,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宋朝。

3、山东泰山

泰山板栗,山东省泰安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泰山地区板栗的栽培史已有500余年,泰山板栗在明清时就已被定位“贡品”。

4、辽宁丹东

丹东板栗,产于辽宁省丹东市,是丹东久负盛名的特产之一。丹东栽培栗树始于明末清初,丹东板栗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5、陕西镇安

板栗在陕南秦巴山区各县均产,其中以镇安大板栗最为有名。镇安大板栗主要产于陕西商洛市的镇安县。镇安大板栗个大、甜脆、含淀粉率高。

6、河南信阳

信阳板栗是信阳的地理标志产品。信阳种植板栗的历史非常悠久,据说信阳县长台关楚王城出土的战国初期祭盘内就有板栗的残骸。

7、湖北罗田

罗田位于大别山南麓,是湖北省板栗的的主要产区,是首批命名的全国板栗之乡。罗田板栗兼具南北栗子的特点,品种主要有早栗、桂花香、羊毛栗、油栗等。

8、江苏邵店

邵店镇被中国林科院专家誉为“中国板栗第一镇”,这里的板栗也有数百年的栽培史。

9、福建建瓯

“世界锥栗在中国、中国锥栗在福建、福建锥栗在建瓯”。“锥栗”,俗称“榛子”,是小而饱满的圆锥形,外壳坚硬。

10、安徽金寨

金寨板栗产于六安市金寨,金寨是全国七个板栗生产重点县之一,这里的板栗上市时间早,个大味甜。安徽舒城也有“板粟之乡”美称,同样是全国七个板栗生产重点县之一。

板栗介绍

板栗又名栗、中国板栗,是山毛榉科栗属的植物,原产于中国,分布于越南、台湾以及中国大陆地区,生长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区,多见于山地,已由人工广泛栽培。

栗,在古书中最早见于《诗经》一书,可知栗的栽培史在我国至少有二千五百余年的历史。

板栗原产我国,是我国食用最早的著名坚果之一,年产量居世界首位。我国板栗品质优良,营养丰富为世界群栗之冠。炒食后其肉质细密,香甜适口,十分受欢迎。

河北板栗资源丰富,出口量居全国第一位,迁西、遵化、兴隆等燕山山脉一带是我国重要的板栗出口基地,产品质量优良享誉海内外,尤其在日本,被称为“天津甘栗”,久负盛名,深受日本人民喜爱。

扩展资料:

生长环境:见于平地至海拔2800米山地,仅见栽培。

分布范围:

除青海、宁夏、新疆、海南等少数省区外广布南北各地,在广东止于广州近郊,在广西止于平果县,在云南东南部则越过河口向南至越南沙坝地区。

我国板栗产区,北起辽宁、吉林,南至广东、广西均有分布,主要产区有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浙江、广西、贵州等省区。

品种分类

因各地的气候、土壤与其它条件的不同,生境各异,致使树形高矮、叶背和果壳上的毛被、果的成熟期、尤以果的大小及其品质都有差异,兼之,本种的栽培历史悠久,在种植过程中,人们选出了适应当地的优良品种。

吴耕民(《栗枣柿栽培》农业出版社1964年)把栗树分为华北与华中两个大品种群。华北品种群又分为良乡小栗与华北魁栗两小品种群,约共有10个较优良的品种。华中品种据资料分析,选出了约20个以上的优良品种。

我国板栗品种繁多,据有关部门统计,地方品种达300多种。按产区一般把板栗分为北方板栗和南方板栗两种类型,北方板栗大多作炒食用,南方板栗则做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板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2429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8
下一篇 2023-03-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