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古称广信、信州,江西省辖地级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城市之一。截至2021年,上饶市下辖3个市辖区、8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全市常住人口643.7万。2021年上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43.5亿元,同比增长9%。上饶位于江西东北部。
信江,鄱阳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发源于浙赣两省交界的怀玉山南的玉山水和武夷山北麓的丰溪水,在上饶汇合后始称信江。http://baike.baidu.com/view/66863.htm 详细的
清代中期,信江流域市镇的发展处于一个高度繁荣的时期。这些市镇大多坐落于信江的主流与支流两岸。这一时期,市镇数目的增多、规模的扩大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来此地居住、经商。
这不仅得益于当地良好的地缘优势、便利的交通、专业市场的形成,更是少不了清政府在管理上所制定的相应政策。但总的来说,清代中期信江流域市镇的繁荣主要还是得益于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
信江作为江西水系的五大河流之一,又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又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流域内便利的交通,成为清代商人贸易往来的必经之路
信江,是江西省境内较大河流之一,同时也是江西东北部的门户。唐朝时名为信河水,清代才被称为信江。这一时期的信江流经玉山、上饶、铅山、弋阳等县境内。对于信江所占据的重要地理位置,古人早已有了深刻的了解。
根据《图书编》中的相关描述:
"玉山为入浙之冲,铅山当入闽之扼,厥险在陆门户之当严者也。"
清代中期信江流域内的交通十分便捷。
这里不仅有着陆路可走,水路也十分便捷。畅通的水路交通不仅加强了流域内的贸易往来,还有很多因看到巨大市场而被吸引而来的商贾在信江流域内经商。
久而久之,水运就成为了当地居民以及外来人员最为常用的出行方式。
同时,当时信江一带也是茶叶的重要产地。由于该地常年气候温和,且降水量充沛。大量的雨水不仅保证了信江流域的正常通航,也为该区域茶叶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当地的红壤更是为茶叶等一些经济作物的种植提供了有利因素。
清代中期,大量外来人口涌入信江流域,再加上当地便利的交通、专业市场的形成以及政府实施的相关政策,促使着信江流域内市镇的数目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
(一)、人口数量快速增长
清代中期,其他地区的大量人口迁移到信江流域居住、经商。他们的涌入不仅使得信江流域各市镇的的人口快速增长,还促进了各市镇经济的发展。
根据《玉山县志》中的相关记载:
"一之市,五方杂处,十室之邑言语判别......闽人多商,徽人多贾,抚建之来者亦多厕商与贾间以起其家。"
位于信江流域的玉山县,移居到这里的人多为福建、徽州的商人富贾。他们一方面是看中了这里的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他们从该地往返其他地方进行贸易,另一方面是看中了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可以通过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从中获益。
这些商人移居到此地,还会用建立会馆的方式来维护自身以及外来人员的利益。此外,他们还会在会馆门口建立起自己的保护神,
这样一来,会馆不仅成了他们商量大小事宜的地方,还能被用来充当祭祀保护神的场所。
可见,这些商业会馆的建立不仅体现了信江流域市镇商业贸易的繁荣程度,还能够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市镇人口的大规模增长。而人口的增长,必然会促使各市镇的发展。
(二) 、拥有便利的交通
古往今来,便利的交通都是任何城市发展的必备因素,而清代中期信江流域市镇的发展也不例外。信江流域的市镇之所以能够成为清代中期江西境内市镇数量最多的地区,主要得益于当地便捷的交通线路。信江流域原本就拥有着两条水路商道,基于之前大量外来人口迁入此地,拓宽商运干道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位于信江流域的玉常驿道是江西省与浙江省进行贸易往来的要道,连接着信江和钱塘江。该路建于明代,到了清代因不堪往来车马的重负,损坏日益严重,于清代中期经历过两次修建。
根据《玉山县志》中的相关记载:
"常、玉二山为八省通衢,商旅行客往来不绝,一切货物肩舆俱用人夫,并无用车载运之例......并两邑夫役藉挑为业糊口养家不下千人,一旦改用车辆,必致儿衅滋事。"
由此可见,当时的清政府明确禁止车辆在玉常驿道上行驶。但这条禁令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玉常路上依旧是车水马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