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自然保护区简介

卧龙自然保护区简介,第1张

卧龙保护区简介

1、概述

保护区始建于1963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保护区之一。卧龙保护区是以保护高山生态系统及大熊猫、金丝猴、珙桐等珍稀物种为主的综合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0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1981年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组织合作,在卧龙建立了“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并将五一棚野外观察站作为中外合作进行大熊猫的生态观察研究基地;1982年建立我国自然保护区内当时最大的“动植物标本陈列馆”。卧龙已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保护区,在中外自然保护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享有较高的声誉。是我国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之一,野生数量约占全国的10%以上, 是中国最大的大熊猫保护区; 圈养大熊猫数量约占全世界的40%,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圈养繁殖种群。由于古地理、古气候等自然历史的变迁,使这一带成为我国野生生物东西、南北分界的交会点,因此保存下来不少古老的孓遗物种和特有种,并在此得到了良好的生存和繁衍条件,充分地表现了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又由于人为影响相对较弱,从而为多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护区不仅盛产大熊猫,而且还保存着丰富的生物物种、数量繁多的孑遗物种,明显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独特的高山系统,被誉为“熊猫之乡”和“大自然的广谱基因库”。同时卧龙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 开展生态系统就地保护的重要基地。

2、自然地理位置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邛崃山脉东坡,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度的高山深谷地带,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东经102°52’-103°24’,北纬30°45’-31°25’。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62公里,保护面积20万公顷。

3、资源概况

野生植物据已采集的标本初步统计, 有近4000种植物, 占四川植物总数的40%。高等植物计约217科、814属、1989种。其中, 苔藓植物174种, 约占四川总数的8.29%;蕨类植物约30科、70属、191种, 约占全国种的7.35%, 约占四川总数的26.98%; 裸子植物6科10属20种, 约占全国总数的8.4%, 约占四川总数的20.0%;被子植物135科632属1604种。约占全国总数的6.6%, 约占四川总数的18.98%。列为国家保护的珍惜濒危植物, 本区有24种。

本区资源植物十分丰富。保护区上万亩珙桐林在全国少见。除木材类外, 药用植物约有870种,约占四川总数的25%, 油脂植物80种, 淀粉及糖类植物42种, 纤维类植物60种, 单宁类植物42种, 芳香类植物28种。此外, 保护区有供大熊猫可食的竹类8种, 面积近6000ha, 为大熊猫生存繁衍提供了优越条件。 野生动物 据现有资料统计,本区有高等动物约450种,其中兽类96种, 约占生存总数的52%鸟类283种, 约占生存总数的52%, 是南北鸟类的过渡地带, 可与东南亚一些鸟类资源丰富的热带雨林相比两栖类15种爬行类20种鱼类6种昆虫约1700种。野生动物不仅资源丰富, 且区系组成复杂, 既有分布在低海拔和中等海拔的东洋界种类, 如猕猴、云豹、水鹿、灵猫、果子狸、红腹锦鸡等喜温湿的南方动物, 也有分布在亚高山针叶林中, 尤其在森林线以上的古北界种类。如白唇鹿、岩羊、马麝、兔猕、雪豹等耐寒的高原和北方动物。其中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的有56种。

4、社会经济概况

保护区内的卧龙、耿达两乡居住着藏、羌、汉、回四个民族,其中多数为农民, 主要从事农牧业生产。全区总人口约5000人, 其中农业人口4354人, 占总人口的91.2%;农村人口中, 少数民族占80%以上。

区内山体海拔高, 地形复杂, 耕地面积较小, 据1997年土地调查资料表明,全区农业用地面积3203公顷, 占总面积的1.6%林业用地面积113800公顷, 占56.9%;牧业用地、高山流石滩及高山冰冻带7500公顷占37.5%其它7985.3%公顷,占4%。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31亩粮食总产达171.33万公斤,人均376公斤,经济总收入922.69万元,人均纯收入1122.7元。

目前区内建有1所高完中、7所小学和2所幼儿园。现有在校学生1200人,教职工114名。全区现有卫生院3所, 村级合作医疗站6个。通过上述措施,全区粮食,经济稳定发展,基本上解决了群众温饱问题。全区1993年的国民经济总产值534.87万元,比特区成立前的82年90.88万元增长了48.9%,人均纯收入由82年的247元增加到706元,人均有粮由82年的454公斤增加到486公斤,全区生产各类肉食23.34万公斤,人均拥有53.8公斤。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区99%农户照上了电灯,架通了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0%以上 。

5、保护区历史沿革:

1956年设立汶川县卧龙关森林经营所。

1961年四川省批准成立卧龙关森工局。

1963年建立汶川县卧龙自然保护区,并将卧龙关森林经营所管理机构转为汶川县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 保护区面积2万公顷。

1964年成立卧龙关营林处。

1971年森工局和营林处经林业厅批准合并, 更名为红旗林业局, 主要任务是开发利用卧龙地区的森林资源。

1974年前农业部与四川省革委会向国务院上报关于四川省珍贵动物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同时提出将汶川县卧龙自然保护区由2万公顷扩大为20万公顷。

1975年3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卧龙自然保护区,并将红旗森工局迁出卧龙。

1978年汶川县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与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筹备处合并为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1979年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改为林业部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由原林业部直属。

1980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

1981年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组织合作,在卧龙建立了“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并将五一棚野外观察站作为中外合作进行大熊猫的生态观察研究基地。

1982年建立我国自然保护区内当时最大的“动植物标本陈列馆”。

1983年3月, 经国务院批准,将卧龙保护区内汶川县的卧龙、耿达两公社划定为汶川县卧龙特别行政区,并设立特别行政区办事处, 实行部、省双重领导体制,由省林业厅代管。同年7月,四川省政府、原林业部联合作出了进一步搞好卧龙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决定,将四川省汶川县卧龙特别行政区改为四川省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与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署办公至今。

香河风景区是襄阳南漳一道亮丽的风景,景中有景使她名不虚传,但真正使她驰誉荆楚的,还是因为她的七彩瀑布

香水河的瀑布很多,有的落差100米,如银河飞驰而下,有的飞溅在空中,像女神散落的花朵,有的泉水潺潺作响,有的直奔深潭,宛如千马奔腾。尤其是当太阳倾斜的时候,你可以看到瀑布变成了五颜六色的光,让你眼花缭乱,你不禁感叹大自然创造的魔力。

香水河风景区位于南漳薛坪菩陀庵村,距县城40余公里,距襄樊市80余公里,景区东西长21.5公里,南北宽5公里,总面积110平方公里。

香水河景区因其河谷落岩而生,喀斯特熔洞穴遍布,该景区内灌木丛生,植被完整。山谷中有珍贵的野生腊梅、紫薇和红豆杉。此外随季节变化的还有黄栌木,乌析,枫树等大量五彩缤纷的植物和木本花卉,绚烂多彩。

自然风光全国罕见,湖北绝无仅有,素有“楚天九寨沟”、“小庐山”之美誉。闻名遐迩、远近闻名的三瀑瀑布、飞鹰瀑布、栩栩如生的金龟戏水、翠绿的池塘等,香水河以其奇特的洞穴、象形石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而闻名。

这一千多步台阶,是薛坪勤劳朴实的人民所走过的。1997年,正在开发香河风景区的薛坪人用勤劳的双手和石头,从四面八方搬到铺好的道路上,供游客游览各个景点。

卧龙沟: 据说很久以前,一条逆流而上的老龙潜入这里,精心修炼,以求长生不老。功德成就后,老龙自鸣得意。当他骄傲地站起来时却被石峡卡在了龙身上。他死在这里,变成了一条石龙。后人将其命名为“卧龙沟”,成为一道风景。

七彩瀑: 它是香水河的代表性景观之一。香水河床上游形成悬崖峭壁,河水流淌,形成一条高达100米、宽20多米的瀑布。夏秋时节,它像一块美丽的锦缎,悬挂在空中,“赤、橙、黄、绿、青、蓝、紫、美丽;冬春之交,一滴滴的流水,布满了碎珍珠,有的像跳动的火焰,有的像星星在闪烁,金、银、白、火红、蓝,一切,让你眼花缭乱,眼花缭乱,然而,令人高兴的是,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和季节的更替,你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和发现。最好的观看时间是每天8:00到11:00。

三叠瀑: 它的总长超过100米,宽度超过10米。以其一波三叠而闻名。“三叠瀑”由山势蜿蜒之地理环境所造就。一叠如夜雨初发,二叠似狂风入松,三叠像火燎洪荒,潮推海门。每遇丰水季节,气势极其雄浑壮观。尤其是瀑布瀑布形成的水幕洞深5米,里面有观音菩萨像和一个鳄鱼形状的岛屿。它栩栩如生。如果你在夏秋之交,每天12点左右来到这里,可以看到一道彩虹悬挂在水幕前,让你如梦般进入仙境。

飞鹰瀑: 虽然它不是最大的,但势头非凡。这里山势陡峭,岩石凸出,拱形的岩石像扇子一样展开。这条瀑布来自于七彩瀑布和三叠瀑布所在的两条溪流。飞鹰瀑高80米,宽30米,像一条银色的带子挂在空中。它们从上飞下来,形成一个瀑布,就像一只鹰在洗澡。整个瀑布的外观像一只飞鹰面向深潭,背负流瀑自然奇观。

香水瀑: 这瀑布从仙女门飞下,飞珠溅玉,落差60多米。一座沿着瀑布的生态桥悬在空中。这座桥长15米,宽4米,厚3米。它是造型别致、巍峨壮观。

美人池: 看这池水并不令人印象深刻,它的奇点在于:“时而清澈如镜,时而浊水涛涛”。据说水可以使丑女变美,所以被称为“美人池”。

七彩山庄: 具有武陵人家之称的七彩山庄,依山而建的七彩山庄,青瓦白墙,设计精巧,显示出特有的徽派建筑风格。

山庄有各类客房及套房66间,分别以梅、兰、竹、菊、荷、紫薇、牡丹命名,依山而建,白墙黑瓦,远望而去如一幅水墨国画。

其中四合院标间20间、单间2间、套间1套,庭院房标间18间、单间3间、别墅2套,可同时容纳300人就餐的餐厅,会议室 娱乐 设施一应俱全。这里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居所,为您提供舒适周到的服务。

酒店的设计风格与自然风格完全融合,香水河景区是一个大天然氧吧,山庄倡导 健康 休闲、修身养性的休闲方式,让您无尘离开城市,享受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感受山中的“深”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2091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8
下一篇 2023-03-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