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在哪里?

赵州桥在哪里?,第1张

赵州桥坐落于河北省赵县县城南部的洨河之上,因赵县古称赵州,因此得名赵州桥,又因大桥用石头砌造而成,故当地俗称大石桥。

赵州桥(Zhaozhou Bridge),又称安济桥,俗称大石桥,是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境内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由隋朝匠师李春建造 ,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

扩展资料;

赵州桥的最基本特点是其低拱脚、浅基础、短桥台,充分利用了基底的承载力,避免显著的沉陷,赵州桥以矢跨较小的圆弧石拱代替习惯使用的半圆形拱,矢高为7.23米,净跨为37.35米,矢跨比例只有约五分之一,这使得桥高降低,道路平坦,便于通行。

桥的大拱上开有四个小拱,既增加桥梁过水面积,减少了河流洪水对桥体的冲击力,又节省石料,减轻了桥身重量。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龙在一起,做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州桥

赵州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

赵州桥,是一座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城南洨河之上的石拱桥,因赵县古称赵州而得名。当地人称之为大石桥,以区别于城西门外的永通桥(小石桥)。赵州桥始建于隋代,由匠师李春设计建造,后由宋哲宗赵煦赐名安济桥,并以之为正名。

1961年3月4日,安济桥(大石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赵州桥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赵州桥的建筑特色:

赵州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桥下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30多米宽的洨河河面上。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都不会受到影响。

赵州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

赵州桥是在石家庄的赵县,因为赵县的古称为赵州,故而得此名。当地的人们喜欢称它为大石桥,赵州桥开始建于隋代,其是由李春设计建造的。之后由宋哲宗赵煦赐名安济桥,并以之为正名。

赵州桥是世界上存在年代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单孔弧敞肩石拱桥,其制作的工艺十分独特。在世界桥梁史上是首创了“敞肩拱”结构形式,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赵州桥的艺术风格新颖豪放,这也显示出了隋代浑厚、严整的石雕风貌。

赵州桥简介

赵州桥始建于隋代,由匠师李春设计建造,已有1400余年历史。1958年赵州桥修缮工程全部竣工,为赵州桥第八次修缮。此次修缮对赵州桥进行了全面测量和修整,整个工程采用原来的护拱石、钩石、腰铁、铁拉杆和收分五种做法。还在桥面上下加设了二粘三油防水层(二层防水亚麻布和三层沥青),防止漏水腐蚀现象发生。桥面的所有栏板,望术按早期式样新制。

赵州桥的合理选址是它成为千年古桥的一个重要原因,李春将赵州桥的基址选在洨河的粗砂之地,是因为以粗砂为根基可提升桥梁的承重力度,以确保桥梁的稳定性。现代勘测表明,赵州桥的桥址区域地层分布稳定。地基土主要以密实的粉质粘土为主,中间有粉土和砂土夹层,是修建这种特大跨度单孔桥梁的比较理想的场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赵州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1958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8
下一篇 2023-03-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