莜面窝在哪里

莜面窝在哪里,第1张

莜面窝窝又名“莜面栲栳栳”是山西高寒地区尤其是忻州地区的一种面食小吃。栲栳是指用柳条编成,形状像斗的容器。也叫“笆斗”。“栲栳栳”是用莜面精工细作的一种面食品,因其形状象“笆斗”,民间叫“栳栳”。是用竹篾或柳条编制成的一钟上下粗细一致的圆框,形状象斗,是农家专门用来打水或装东西的一钟用具,因“栲栳栳”形如“笆斗”故得名。其中忻州的做法最典型:将莜面加一倍开水或冷水和制,用手掌在光滑的板面上推一个,食指卷一个,做成如‘猫耳朵’似的筒状形,长寸许、薄如叶、色淡黄。做好后,挨个站立并排在笼内酷似蜂窝。熟时即香味扑鼻,吃时再配以羊肉或蘑菇汤调和,使人闻之垂涎,胃口顿开,食之香醇异常,回味无穷配料莜面500克,白面少许,肥瘦羊肉500克,食油50克,花椒水100克,干辣椒5个,酱油50克,精盐15克,葱,姜,胡椒粉,香菜,桂皮各少许。 莜面的原粮叫“莜麦”,也称“燕麦”、“玉麦”。已有2500多年的种植历史。莜麦脱壳碾粉即叫“莜面”。“莜面”可制作十几钟花色品种供人们享受。“栲栳栳”是十几个品种的代表。制作方法①打卤:将羊肉剁成粒。 ②炒锅放素油烧热,放花椒、桂皮炸出香捞出不用,投入姜,葱末,煸出香味,放入肉末炒至八成熟,投入酱油,精盐,辣椒末和鲜汤,胡椒粉改小火煨至羊肉酥烂即成浇头。③制栳栳:将莜面倒入盆内加适量白面搅匀,倒入开水烫面,边倒水边搅拌,趁热揉成若干个小面剂,逐个在铁皮案上推成猫舌状,长10厘米,宽5厘米的薄片,用右手揭起搭在二拇指上,卷成中间空的小卷,竖在蒸笼里,依次摆放,上急火蒸10分钟即可。 ④食时,将栳栳盛在碗里,浇入卤汁撒上香菜末即可食用。制作关键有三:一和面、二搭卷、三掌握火候。 莜面必须滚沸的开水和面坯,开始和面边倒水边搅拌,使莜面雪花状时,也就是面盒内只有十分之一的干莜面,稍凉即可用手和成面团,用湿布盖住稍许时间,揪成小块再放入蒸笼里蒸熟取下,趁热搓条,揪成猫舍形状的又薄又匀的片儿,接着用手揭起搭在二拇指上卷成筒形,一个挨一个整齐地排立在已备好的蒸笼上,象蜜蜂巢一样,放在沸水锅上蒸10分钟即熟。蒸时要注意火候,火候不到“栲栳栳”不熟,吃着带沙感,蒸得过火了“栲栳栳”则软瘫立不起来,吃时则无筋,味欠色减。营养价值一、 莜面的营养价值很高,含的钙、磷、铁、核黄素都相当多; 二、制作精致,吃着有筋,耐饥抗寒,富有营养; 三、莜麦不仅有耐饥抗寒、保肝、保肾,造血及增强免疫力之作用,而且还有强体、健脑、清目、美容之功能,常食可提高智力、降低胆固醇,治糖尿病也有良好的效果 。它既是营养丰富的食物,也是降血防癌的药物。

在慈溪上林湖南首,有一座奇山,海拔较高,山上绿树成荫,涧中飞瀑轰鸣,那便是栲栳山(又称仙居山)。有诗为证:“清泉绕溪流,嶙峋岩石怪;传说多神妖,明灭照寒沙”。不过,栲栳山名称的由来却无从知晓,单从字面上理解也只是一鳞半爪,山名栲栳,有一番讲究,前人有诗,道是“绣成要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两峰间有一谷,谷底涧水湍急,这就是栲栳溪。循着两峰之间的栲栳溪攀附上去,由于地处山谷口,涧水特急,老远就能听到流水声。在大山弄口的左侧,本来有座寺院,曰隆庆院,建于梁大同年间,现已倾圮。右侧岗上有一圆形大石突兀而立,人称棋盘石。相传三国时,南、北斗两星君曾在这儿下棋。他们边对奕,边居高临下观察世风人情,以便给善恶作出不同的报应。溪流经过的两边,松杉葱郁。每当春季来临,更是山花烂漫,香气袭人,蝴蝶飞舞,黄鹂婉啭,一派万紫千红的景象。再往下有一块磐陀石,传说原是神仙在上林湖垂钓之处,故又称钓鱼石。距离该石不远,有两巨石横在溪中,名呼“松杠石”,传说八仙遨游在此休息,有一黄鳝精负痛落荒而逃,后变成了一座昂头歪尾横冲湖心的黄蟮山,可是水中漩涡颇急,铁拐李于是抡起扁担从栲栳山挑起两块巨石去填洞,因口渴去喝栲栳溪水,不料石头没放平,顺坡滚了下去,铁拐李的脚被压伤,再也没力气挑石头了,时至今日,那两块巨石依然伫立在溪边。抚摩着这两块巨石,仿佛尚能感受到石头的颤抖,传说的神奇也许就在这里吧!

飞猪上还可以查看更多有关于慈溪栲栳山的介绍和玩法还有周边的景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1791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8
下一篇 2023-03-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