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在什么地方

双江在什么地方,第1张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双江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澜沧江和小黑江交汇于县境东南而得名。1985年6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全县国土面积216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6.2%;辖4乡2镇72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两个农场,总人口16.5万人,有少数民族23个,占总人口的44.4%。北回归线横穿双江县城,境内最高海拔3233米,最低海拔670米,地貌高差悬殊,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有“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亦不谢”之说,是北回归线上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

和谐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双江境内境内居住着汉、拉祜、佤、布朗、傣、白、彝等24种民族,其中汉、拉祜、佤、布朗、傣、彝为六个世居民族,是全国唯一由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四个自治民族联合组成的多民族自治县,是布朗族、佤族等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和文化发祥地之一。长期以来,全县各民族经济互助、文化交融、平等和谐、携手奋进,共同创造了如布朗族的蜂桶鼓舞、拉祜族的七十二路打歌、佤族的鸡综陀螺、傣族的手工制陶等等和谐共融而又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被誉为民族文化和谐的活化石。

北回归线穿过的生物宝地。地处北回归线上的双江,纬度低、海拨高,气候温和,属南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达52.3%,年平均气温19.5℃,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分明,温、湿度适宜,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1200mm,加之土壤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形成了适宜各类生物生长的立体生态环境,是北回归线穿过的生物宝地。

勐库大叶种茶的原生地。勐库大雪山12000多亩野生古茶树群落,经专家考证,是目前国内外已发现的海拔最高、面积最广、密度最大、原始植被保存最完整的世界第一野生古茶树群落。源生于双江的勐库大叶茶种,二十世纪六十、八十年代两次被全国茶树良种委员会评定为中国传统茶树良种,被中国茶叶界权威赞为“云南大叶茶正宗”、“云南大叶茶的英豪”,勐库大叶种茶条索肥厚、芽峰显豪、滋味浓郁、回甘悠远、内含物质丰富、水浸出物高,是制作普洱茶的最好原料,被誉为“普洱茶之味精”。目前,全县有茶叶面积8万多亩,其中百年以上的栽培型古茶园达2万多亩,年产茶叶4000多吨。优越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气候条件、优质的原料基地、天然的存储仓库,孕育了“勐库普洱茶”和“天下普洱第一仓”的知名品牌。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临沧市下属的一个县。面积2292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16万人。县政府驻勐勐镇。

目前下辖:勐勐镇和勐库镇;沙河乡、大文乡、忙糯乡和邦丙乡。

双江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澜沧江和小黑江交汇于县境东南而得名。

【旅游资源】

勐库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

1997年8月,勐库大户赛群众在勐库大雪山中上部一带发现了大面积的野生古茶树群落, 2002年12月5日—8日,由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茶叶协会、云南省临沧市茶叶协会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野生古茶树考察组,深入勐库大雪山,对野生古茶树群落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论证,得出了科学的鉴定意见。专家们一致认为:“勐库大雪山的古茶树群落面积12000亩,海拔高度为2200-2750米,是目前国内外已发现的海拔最高、面积最广、密度最大、原始植被保存最完整、抗逆性最强的世界第一野生古茶树群落。”“古茶树群落属原生自然植被,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和保存价值,是珍贵的自然遗产”。“ 其中,1号大茶树位于海拔2720m处,株高16.8m,基围3.25m(基部直径1.04m),胸围3.1m(胸径1m),树幅13.7×10.6m,树龄千年以上”(后来又发现了一棵比1号大茶树还大的1+1号大茶树)。

大浪坝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

大浪坝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是充分整合丰富独特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融山、水、林、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旅游项目,景区内森林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水体皎洁,地貌景观奇特多样,形态逼真。水文景观清秀,动静水景融为一体,清澈明镜,形态各异的五个人工湖,掩映于群山峻岭之中,倒影着众山、森林、蓝天和白云,给人以美的享受,是旅游观光、避暑度假、休憩疗养、科研科考的理想胜地。

勐库古茶谷

勐库古茶谷位于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北部南勐河上游,勐库大雪山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山脚。该景区由野生古茶树群落、神农祠、冰岛湖(南等水库)、民族村寨及冰岛栽培型古茶园等各具特色的景点构成。属休闲度假、科考探险、寻幽探秘、民俗风情及茶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景区,也是双江“十一五”重点开发旅游项目。

浦家大院

浦家大院是双江德胜(今大文乡)圈控革命思想传播者浦世民的故居。圈控,即今大文乡千信,位于县境东侧澜沧江西岸重山之中,距县城60余公里,距大文乡政府9.5公里。浦家大院始建于1944—1945年,建筑为两层杆栏式,土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726.8平方米,1999年8月大文乡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革命老区。

1948年秋,中共地下党员李培伦受中共云南省工委的指派,率民主青联盟员魏文才、新联盟成员王维人来双江开展工作,宣传革命理论,组织武装斗争。三人来到双江后,首先到德胜圈控找到当地开明人士浦世民建立关系,并经浦世民介绍认识刀三。1949年2月27日,在李培伦、浦世民、刀三的组织领导下,圈控各族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向反动腐朽的国民党统治政权打响了双缅第一枪。从此,为双江解放事业奠定了基础,在双江多种民族聚居的地方传播了革命思想。因此,大文乡革命老区文化遗址——浦家大院是革命传统和历史经验的见证,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当年进行革命传统及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双江县、积石山县。

我国的县名一般都比较短,绝大多数都是2-3个字,少数民族区域的地名有的会略微长一点,可是一般不会超越10个字,可是我国有两个县,姓名竟然长达15个字,这两个县一个在云南,一个在甘肃。

先说第一个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别看这么长,简称双江县。

为什么叫双江县呢,由于这儿是澜沧江和小黑江交汇的地方,听姓名就主动这个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并且是全国仅有的由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4个主体民族组成的自治县。

双江县归于云南省临沧市,坐落我国的西南部,全县总面积2158平方公里。总人口17.5万人,森林覆盖率十分的高,高达70.24%,是我国百佳呼吸小城,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双江县的茶十分有名,这儿有全球密度最大、海拔最高、保存最无缺、抗逆性最强的野生古茶树群,是优质普洱茶的生产基地,喜爱茶的朋友必定要来看看。

双江县尽管远离华夏,可是前史上很早就受中心的统治了,早在69年,西汉在这儿设置了永昌郡,三国时期这儿归于蜀国,设置了雍乡县,双江县归于雍乡县统辖。

在唐朝后期,这儿呈现了一个南诏国和大理国,双江县归于大理国永昌府统辖,元朝时期双江县境属金齿等处安慰司统辖,这个姓名太拗口了。

明清时期这儿挺乱的,常常交兵,简单的说这儿是土司在统辖,可是要受中心的办理,土司准则一向继续到1904年才废弃。1928年民国时期,从缅宁县和澜沧县划出一片区域设置了双江县,这是双江县设县的开端。

建国之后到了1985年,经国务院同意,吊销双江县,设立了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双江县这儿冬无严寒。夏无盛暑,山明水秀、少数民族很多,十分合适自驾旅行

第二个姓名长达15个字的县叫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简称积石山县

积石山县归于甘肃,是甘肃仅有的多民族自治县,总面积909.97平方公里,人口25.8万人。

积石山县名望很大,传说大禹治水就是从这儿开端的,积石山县有一个前史上十分嘹亮的渡头叫临津渡。这个渡头从汉朝开端就一向是当地重要的渡头,西进新疆,南进西藏,一向继续到1988年黄河大桥通车。

所以这个地方从汉朝开端就是古代的兵家必争之地,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隋炀帝西巡的时分,为了攻击吐谷浑就是从这儿过的黄河。同时也由于是交通要道,所以古代这儿很热烈。喜爱前史的朋友,可以来感触下。

积石山县建立的也比较晚,曾经这儿叫临夏县,1980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才建立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1787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8
下一篇 2023-03-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