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肇兴 千年侗寨

醉美肇兴 千年侗寨,第1张

        拨开闹市人群,在步履不停的节奏中,寻幽觅静;从千年侗寨时光里,漫游古寨,体验风土人情,做一回慢时光旅人。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这里常住居民不多,主要是靠游客支撑的寨子,和当地居民聊天,他们的旺季只有7、8月份、十一和春节,所以消费相对比较高,和前几天住的天文小镇一样。这里也是侗族的民俗文化中心。

        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肇兴侗寨分内姓外姓,对外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分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

      肇兴侗寨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点,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2007年被《时尚旅游》和美国《国家地理》共同评选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之一。

01 鼓楼

        肇兴侗寨以鼓楼群最为著名,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也被誉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寨中五团,共建有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台五座。五座鼓楼的外观、高低、大小、风格各异,蔚为大观。

02  歌舞之乡

      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侗族大歌,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等侗族聚居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传统音乐,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

    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每逢节日或宾客临门,侗族群众欢聚于鼓楼、歌坪,举行"踩歌堂"、"抬官人"等民族文娱活动。侗歌声调婉转悠扬,旋律优美动听,尤以多声部混声合唱扣人心弦,轰动海内外。每隔一年于中秋节举行一次的芦笙会,主、客竞相吹奏比赛,笙歌阵阵,热闹非凡,极为壮观。

    “饭养身,歌养心,”这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也就是说,他们把“歌”看成是与“饭”同样重要的事。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

      肇兴侗寨,占地18万平方米,是贵州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近年来,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寨,依托侗族文化、生态环境、乡村田园等优势,通过盘活资源资产、用活特色民族文化、发展乡村旅游,走上了致富路。

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肇兴侗寨,是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 

03 堂安梯田

肇兴侗寨景区里乘车可以去堂安 ,重点是看观赏梯田的壮观,感受中国青山绿水,金山银山。纯粹的自然风光,几乎没被商业化,保存玩好了推荐玩耍,我们午餐吃的干烧湖鱼,超级鲜美,我们点了两条与,蘸水也相当正宗。 侗寨神隐之地灯光没有镇远多,但确 清静自然 ,

这个地方好舒服好美,住这里的都是当地居民或者开店的老板,遇到的人都很好。

04  蜡染,开花的智慧

      一尺蓝布,一笔一划,一点一捺间,烟花簇雪的美景便悠然展现。这不仅是我们古老民族与生俱来的审美,也体现着我们民族浪漫诗意又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于苦难中孕育而出的智慧与才华。

    栩栩如生的花卉植物,苗族传说的图腾,寓意吉祥美好的龙纹、蝴蝶、鱼纹等,虽色调朴雅,但却精美繁复、风格独特,一笔一划都是内心翻涌的诗意。

  传说,苗族姑娘在知道自己的衣服即将被买走时,会撕下衣服下摆的一角,揣进怀里,以作纪念。也许对她们来说,蜡染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向往和憧憬,是苗族先人长途跋涉的留念。

    蜡染,时尚新生2006年,苗族蜡染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这传统的蓝白配色,古老智慧孕育的布艺+染色工艺,如今已衍生出了无限可能。我们找到当地居民手工的蜡染市集,大而全,且经济实惠,收获满满。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也是侗族的民俗文化中心。到2012年,居民1100余户,6000多人。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

小青瓦,古朴实用。肇兴侗寨分内姓外姓,对外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

分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 肇兴侗寨以鼓楼群最为著名,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寨中五团,共建有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台五座。五座鼓楼的外观、高低、大小、风格各异,蔚为大观。

侗寨建鼓楼,是吉祥的象征,兴旺的标志,由全寨人集资修建。鼓楼的作用有:一是侗寨的标志。二是侗族族姓的标志。三是侗族群众休闲的场所。四是年轻人社交的场合。五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六是集会议事的要地。七是传递信息或报警的工具。八、祭祀的地方,每年正月初八踩堂祭萨。 仁团鼓楼:七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1.7米,占地面积60平方米。

义团鼓楼:十一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5.8米,占地81.6平方米。

礼团鼓楼:十三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3.1米,占在70.3平方米。

智团鼓楼:九重檐八角歇山顶,高14.9米,占在77.3平方米。

信团鼓楼:十一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5.9米,占在78.3平方米。该鼓楼有一副楹联:鼓乐声声京城震动雄证当今盛世;楼阁巍巍侗寨欢呼讴歌天下太平。 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每逢节日或宾客临门,侗族群众欢聚于鼓楼、歌坪,举行踩歌堂、抬官人等民族文娱活动。歌类尤其出名,有侗族大歌、蝉歌、踩堂歌、拦路歌、琵琶歌、牛腿琴歌、酒歌、情歌、山歌、河歌、叙事歌、童声歌等。侗歌声调婉转悠扬,旋律优美动听,尤以多声部混声合唱扣人心弦,轰动海内外。每隔一年于中秋节举行一次的芦笙会,主、客竞相吹奏比赛,笙歌阵阵,热闹非凡,极为壮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1342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8
下一篇 2023-03-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