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分布在北纬33°~37°、东经105°~135°之间的亚热带与温带交接地带,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南北海拔600~1400米的山地,在朝鲜和日本有零星分布。经过多年的引种栽培,现在山茱萸的产区较自然分布区广,主产于浙江、河南,陕西、安徽、山东、山西、四川等省。以浙江的产量大,品质上乘。
云台山茱萸峰海拔1308米。茱萸峰位于河南焦作云台山景区,是历代文人墨客,僧道修行的圣地。茱萸峰,俗名小北顶,海拔1308米,峰顶有真武大帝庙、天桥、云梯。
茱萸峰峰腰有药王洞,深30米,直径10米,相传是唐代药王孙思邈采药炼丹的地方,药王洞口有古红豆杉一株,高约20米,树干粗达三人合抱,枝繁叶茂,树龄在千年左右,是国内罕见的名木。另有“厨灶洞”、“阎王洞”、“黄泥洞”等十余个洞穴。景点内的名泉一斗水,泉状若小井,水涌平地面,终年不涸不溢。另外,杜鹃峰、浮丘峰、翠微峰、云门峰也都各具特色。
山茱萸是我国常用和出口的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被历代医学家所喜用。其药用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其后的《吴普本草》、《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范子计然》、《千金翼方》、《图经本草》、《本草纲目》等诸多古医典中均有记载。山茱萸以果肉入药(即萸肉)俗称“枣皮”,其味酸涩,性微温,为收敛性强壮药,有补益肝肾、涩精止汗的功效,是六味地黄丸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药,可谓补肾精、抗疲劳的人间“仙果”。中医泰斗张锡纯曾言:“一味山茱萸,胜过人参当归。” 2018年,山茱萸被卫健委列为药食两用品种。 山茱萸为暖温带阳性树种,生长适温为15-25℃,超过35℃则生长不良。抗寒性强,可耐短暂的-18℃低温。山茱萸较耐阴但又喜充足的光照,通常在山坡中下部地段,阴坡、阳坡、谷地以及河两岸等地均生长良好,一般分布在海拔400-1800米的区域,其中600-1500米比较适宜。山茱萸宜栽于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肥沃的沙壤土中。 山茱萸产地很多,中国陕西、山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省都有分布。一般分布在海拔400-1800米的山地、林缘区域,其中600-1500米比较适宜。陕西秦岭太白山为山茱萸最著名的产地,太白山茱萸为传统道地药材。太白山茱萸品质优越的主要原因 第一、 生态环境好太白山是我国青藏高原以东最高峰,全球同纬度生态保护最为完好的地区之一,因为主峰常年积雪,自古便有“雪域太白”之称,而“太白积雪六月天”则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这里生态纯净,远离污染,太境内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许多药材的最佳适生区,生产的药材以品质优良、疗效独特而闻名遐迩,素有“天然药物宝库”和“生物基因库”之称。得天独厚的高山生态环境第二、 矿物质含量丰富的地下水源太白山为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境内石头河、 红岩河 、 湑水河 等五大河流共59条支流,是国家一级水源涵养地和饮用水资源保护地,被誉为“关中水塔”。 以太白山大爷海、二爷海、三爷海、玉皇池、佛池等最为典型的冰斗湖、冰蚀湖为太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下水资源,水质良好,富含钙、镁、钠等矿物质,为山茱萸的生长,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营养成分。第三、 富含有机质的黑色沙壤土太白山海拔高差大,地质结构复杂,呈现带、片状分布,而海拔600米——1500米左右的山地、草甸,主要以土质疏松、排水好,有机质含量高的沙壤土为主,是山茱萸生长的极佳适生地。第四、 无人工干预太白山民属于“佛系”种树,把树栽上了就不再管,任山茱萸野外自然生长,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汲取天地精华自然成熟,生长周期长,营养积淀更丰富,属于纯天然无公害农产品。太白山茱萸的主要成分和功效太白山山茱萸主要特点是个大、肉厚、色红质优。据化学分析,太白山茱萸肉含有山茱萸甙、 皂甙 、鞣甙、 有机酸 、糖类、 氨基酸 、 蛋白质 、 树脂 、酚类、鞣质、黄酮体、蒽醌、香豆素、萜类内脂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的21倍),还含有23种微量元素,具有人体必需的钙、钾、钠、硅、镁、磷和 铁 、 锰 、 铬 、 锌 、 铜 、 锢 、 钒 、 镍 等矿物元素。“雪域太白”和太白山茱萸节自2015年起,每年三月,漫山遍野的山茱萸花竞相绽放,远远望去,金黄色的山茱萸花点染着山涧、沟壑、农舍,金色的浪花为雪域太白增添了无尽的风光,“太白桃川· 山茱萸节”盛大开幕,不仅吸引着无数游人来此观光,赏美景,品美食,体验风土民俗,还有大批外地客商前来订购当季的山茱萸肉。目前全县有山茱萸5万余亩,年产鲜果3000万公斤。 2018年太白县以电商扶贫,精准助农为主旨,由政府部门注册了 “雪域太白”县域公共商标,太白山茱萸也被囊括在“雪域太白”品牌旗下,在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销售。点击链接,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