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起源于汉武帝时期。现如今这种表演形式虽已不流行,但是在陕西西安、广东陆丰等地还可见到皮影戏的表演。皮影戏又叫“影子戏”,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影子来进行表演。表演者手拿由兽皮或者纸张制成的人物剪影站在白色幕布后面,然后利用灯光或者其他光源将各式剪影投射到白色幕布上再按照故事情节进行表演,表演的同时还会有相关乐器进行伴奏。
这种表演形式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是因汉武帝思念病故的李夫人而发明出来的。李夫人因病去世之后,汉武帝因过于思念她而无心朝政。朝中一位名叫李少翁的大臣见状十分担心,于是他便想设法帮助汉武帝。李少翁无意间看到一个在街上手拿布娃娃玩耍的孩童,该孩童倒映在地的影子与他玩耍的动作如出一辙。
李少翁见状大受启发,他先是找来棉帛将其裁剪成李夫人模样,再涂抹上色彩。为了方便操控,他还在该棉帛人的手脚处安装了木杆。待一切准备好之后他在一个夜晚将汉武帝请到一处围有方帷的帐中,并为其表演了一番。汉武帝看完之后一改之前的恍惚,并对该表演甚是喜爱。这就是关于皮影戏起源的最早记载。皮影戏于宫中出现之后又逐渐进入民间,观看皮影戏也就成为了古人日常休闲的方式之一。
待发展到唐朝,皮影戏这种表演形式已经十分兴盛,在清初时期更是进入鼎盛时期。不过清朝末年,由于官府担心有人在夜晚假借皮影戏聚众闹事,所以开始禁止皮影戏表演,皮影戏也因此开始慢慢萧条。再加上后来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皮影戏更是一蹶不振。虽说待新中国成立之后皮影戏曾短暂回春,但是后来因为“破四旧”运动的影响再次元气大伤。
不过皮影戏并未就此消失,虽然现在它早已不复当年兴盛之貌,但是还是有一些地方仍旧保持着这种别具特色的表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