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世界出处是哪?

花花世界出处是哪?,第1张

出自唐蜗寄题庐山东林寺三笑庭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又说“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语出《佛典》,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花花世界〕佛教关于“世界”的说法很多。如《华严经》说:“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又《梵网经》卷上谓:卢舍那佛坐千叶大莲花中,化出千尊释迦佛,各居千叶世界中,其中每一叶世界的释迦释迦佛,又化出百亿释迦佛,坐菩担树。生俗语花花世界源于此。花花世界源于此。花花世界一般形容繁华之地,尘世间。如俗语花花之界源于此。花花之界一般形容繁华之地,尘世间。如《说岳全传》第十五回:“每想中原花花世界,一心要夺取宋室江山。”又《何典》第一回:“中界便是今日大众所住的花花世界。”

是讲“一真法界”,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所有的佛经,乃至所有的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观的,认为人生是痛苦的,要求解脱;都认为这个世界是缺陷的、悲惨的。唯有“华严经”所讲的,认为这个世界无所谓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这个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万法自如,处处成佛,时时成道。

突然脑海里跳出这四个字,霎时间,我对这世界的看法就是这四个字了。

花花世界,就是这个世界。在我看来,“花花”有两层含义,也即是对两个“花”字的不同解释。第一个“花”字的意思是,美好的事物,比如漂亮的女人,怒放的花朵,幽趣的风景等等人世间一切美好的物事。第二个“花”字就是好的对立面、反面的东西了,即是不好的,丑的,或者过度的好,以及人世间的诱惑、邪恶等等。

这样一来,这个世界就显得如此富有循环之美,不单有好的如天堂一样的,也有地狱和他对称。这就是我们的人世间,这就是我们生活的花花世界。这样的花花循环,善恶循环,好坏循环,生死循环,昼黑循环,就如太极的阴阳两仪动静反复一样,构成了太极,构成了道,构成了宇宙间生命的本质。

花花世界是极地和赤道的中间,是小孩和老年的中间,是仙人和恶鬼的中间,是带有中庸的红尘世界。就像冬天的严寒和夏季的酷热需要春秋的过度一样,是自然的存在。红尘世界即是花花世界,许多人自以为能了断红尘,其实不然。能断的自是念想,而它本身还是存在的,只是你自欺欺人罢了。红尘自然不会断,断的只是我们去思它的念想。

出家人也是有家的,不然怎么是叫出家呢?只不过是和家里断绝“关系”。但是,出家易,离心难。心中的东西,谁能真正控制的住。而且,出家人并不能真正不需要外界的物质给养。虽说他们会自给自足些,但毕竟是少数的东西。因为他们自己也减少了大部分需求。也就是因为那样,所以需要的东西就少了,也就是出家了。所以他们也就对红尘世界,花花世界有了些许抵抗力了。

林则徐有这样一句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每个人有每个人对待花花世界的态度。但是这两句就可以很好地用来概括积极的态度。至善在天堂,至恶在地狱。只有中间的花花世界,是有好有坏的。好的地方大家都想去,不好的地方大家自然不会去。但是也只有人世间适合大部分人生存,也只有花花世界可以让人知道好与坏,善和恶。老子说,你知道善良的,也就知道邪恶了;知道漂亮的,也就知道丑陋了;知道光明的,也就知道黑暗了。你只有知道这一面,才会知道那一面。

人世间的好与坏,都是我们成长的一些菜肴,虽说有些菜不合你的口味,但是你也得吃过后,才知道。人生的五味,有谁能摆脱。菜不能过苦过甜,过酸过辣。要适度,能爱好极端的毕竟是少数。常人吃饭是需要五味调和的。

人生这餐饭也是,不能一味的让你吃苦,也不会一味的让你享福。这就是为什么有哲人说,不管你把天堂描绘的多么好,我只爱这有生气的人世间。

是啊,只有人世间才有生气,才有活力。不是在真正至善的环境里,我们才会活的更好。当然,我们也不能在最差的环境里生活。在中间生活则是最好的。大道贵中庸嘛。不能极端化。

我很羡慕那些心态好的人,很从容,很超然,很淡定。我呢,细思下来,虽然知道某些道理,但是做不到通达。这个世界的好些东西我可以不要,可以没有,但是有些东西就是我的执念,无法解脱。这也是我们迷恋红尘的原因,也是当初想摆脱的缘由。世事难料啊,只恨当初。也是的,为什么当初不能做的更好些?此时空余恨。不过,假如时光可以重来的话,或许我们还是那样,不知改变。也不会去改变。

我在另一篇文章里说过,人无非就是六个字——活着,好好活着。其实就这么简单。

开始,看各种书里对生命的看法、态度,讲的是相当复杂,后来索性自己想答案。慢慢地自己得到了答案,就是上文的六字真言。前面的是基础,后面的是更高级的活法。人总是会不知满足的。换句话说,就是人会永远自己追求进步。这是不足,也是优点。因为总不知满足,有好有坏。关键是看人。人怎么做,这就是什么情况。

立志乃一切事之本。有了追求,在这红尘世界里,才不会迷失了方向。就像灯塔一样为船只指明方向。现在,该好好的为未来谋划,毕竟来到这花花世界,总得有番作为。就像我们那的说法一样,人总得为后代留下点什么。

哪怕是留下欠别人的债,利害一些的或者留下钱,或别的东西,比如房子,山和田地之类的。但留下再多的钱,子孙后代也会嫌少。所以,要留别的东西。这个东西大多时候,就是房子。那些大人都说,咱农民别的不会搞,但是呢,房子是一辈子一次的事,要做的好点。他们的目标就是建栋好房子。每个人总得有些追求,再论好与坏。而有形的东西好留,无形的最难。此时想起王阳明了:立言于世间,才有趣尔,亦显能耐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0514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7
下一篇 2023-03-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