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寺在哪里?

灵岩寺在哪里?,第1张

灵岩寺地址:

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灵岩寺

灵岩寺,北距济南市区45公里,位于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境内,泰山西北,现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 始建于东晋,于北魏孝明帝正兴元年开始重建,至唐代达到鼎盛,有辟支塔、千佛殿等景观。灵岩寺佛教底蕴丰厚,自唐代起就与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南京栖霞寺并称天下“四大名刹”。 唐玄奘曾住在寺内翻译经文,唐高宗以来的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也多到寺内参拜。 驻足灵岩胜景,这里不仅有高耸入云的辟支塔,传说奇特的铁袈裟;亦有隋唐时期的般舟殿,宋代的彩色泥塑罗汉像;更有“镜池春晓”、“方山积翠”、“明孔晴雪”等自然奇观。故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有“灵岩是泰山背最幽绝处,游泰山不至灵岩不成游也”之说。 寺内有北魏石窟造像,唐代的宇寺塔,宋朝的泥塑绘画,寺内的罗汉泥塑像制作于宋代,梁启超称之为“海内第一名塑”,刘海粟题辞“灵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文革"中因是空军仓库,所以寺内的泥塑未被破坏。

中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佛教大国,在中国随处可见各种大大小小的寺庙,更保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寺,谈论起中国的寺庙,很多人想到的可能是杭州的灵隐寺又或者是嵩山的少林寺等。这些古寺虽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却算不上中国最“真实”的寺庙,被称之为中国最“真实”的寺庙是位于山东省的灵岩寺。

灵岩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的万德镇境内,地处泰山的西北处,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灵岩寺始建于东晋时期,唐代是灵岩寺最为鼎盛的时候,自唐代起灵岩寺就与南京的南京栖霞寺、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并称天下“四大名刹”。

据传唐玄奘曾经住在寺内翻译经文,历代也有许多皇帝寺内存参拜,到了1982年国务院将灵岩寺纳入了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中。灵岩寺其实在最早期并非叫作灵岩寺,而是被称呼为玉符山。根据《神僧传》云“朗公和尚说法泰山北岩下,听者千人,石为之点头,众以告,公曰:‘此山灵也’,遂名灵岩。这才有了如今灵岩寺这个称呼。

灵岩寺历史悠久吗,距今已有1600多年,朗公创建的寺院,兴盛不到一百年就被毁坏,直到正光年间,法定禅师来此重建了寺庙,如今现存的灵岩寺是唐贞观年间慧崇高僧建造的,不过后来经过了几个朝代多次重修,灵岩寺以非当时的原貌了。

灵岩寺兴于北魏时期,在最繁盛的唐宋时期,寺庙的殿阁多达40多处,僧人也有近500左右,据寺庙内部的石碑和《灵岩寺》记载“灵岩寺依山而建,有殿宇36处,亭阁18座”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寺庙的繁华程度。

灵岩寺内含有众多的景点,屹立在灵岩寺西端的灵岩胜景坊,有爱新觉罗·弘历皇帝亲笔题写的“灵岩胜境”真迹。

在灵岩寺内你还可以找到类似灵岩胜景坊相关的景点,例如刻在可白云洞中的清乾隆皇帝钦书御碑文,数量更是多达5篇。

除此之外,灵岩寺最让人啧啧称奇的是灵岩寺中供奉的佛像,一般我们在寺庙中看到的佛像大多数都是实心或者中空的,而灵岩寺中的四十尊彩色泥塑罗汉雕像,在建造的时候打破了以往传统的建造方式,更加注重写实。

这四十尊彩色的泥塑罗汉除了拥有浓厚的生活世俗气息之外,在这些佛像的内部,还发现了丝绸制作的五脏六腑,和真实的人体器官类似,并且你如果仔细的观察这些罗汉泥塑的手背,你会发现手背的血管依稀可见,也正是因为如此真实的罗汉塑像存在,灵岩寺也别成为中国最“真实”的寺庙。

灵崖寺,在陕西汉中的略阳县城东南3.5公里的嘉陵江畔,自古以来享有"灵崖洞天"的美誉。 据洞内摩崖刻石和《明·嘉略阳县志》所载:灵崖寺建于唐开元年间,它以两个天然的大洞穴著称,吸引着历代文人骚客。唐代大诗人杜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拭都曾泛舟嘉陵江,一游灵崖。以汉隶《甫阁颂》为代表的摩崖刻石,在灵崖寺内达130多块,号称"小碑林",是研究书法和历史的一个天然实物宝库。著名的摩崖刻石有东汉摩崖刻石《南阁颂》,大唐开成题记,灵崖叙别记,宋哲宗御书"忠清粹德之碑",我国迄今最早的交通规则--"仪制令"古刻,杜甫诗刻,《白骨塔序》碑及灵崖宋代以胶石刻(25块)等。 灵崖寺前洞洞口高约25米,宽50多米,进深约l00米。洞口崖边拔地而建的望江楼,绚丽多彩。 两洞之间有一泉,向西流入嘉陵江,据说饮此泉水,上清头目,中须肠胃,具有清心明目之功,解热除烦之能,因此而叫"药水"。此洞之右即"药水崖",每逢春夏,鸟语花香,林荫气爽,游人留连。 玉柱,在后洞的睡佛旁边,是直立着的一根天然形成的钟乳石柱,仿佛支撑着整个天然洞穴。据说,模了"石柱",可以成为栋梁之材,游人纷纷扶柱相摸,久而久之,使这根天然的石柱日愈光亮,阳光射入,银光闪闪,故人称"玉柱"。 "莫奈何"在前洞的飞来石旁边,是一个形状怪异的东西,由生铁铸成,呈盘旋尖顶状,共分5层,由底层而上,层层收敛,形成一浑圆尖顶。高32厘米,底围104厘米,重约75公斤。人们来寺烧香拜佛或游玩,都去摸索这个铁砣,以试自己的臂力。但因抓无处抓,抱又不好抱,而见不易掌握平衡,故而都抱不起来,于是就将此物叫"莫奈何"。 千年睡佛,在后洞的玉柱边。是一尊体态丰满的慈祥沉睡的钟乳天然大佛。这形象逼真的天然钟乳大佛,身披袈裟,慧眼紧闭,袒胸露腹,赤脚侧卧。在洞内暗淡、恬静、幽冥的气氛中,这尊千年睡佛身边,曾流传着:你哪里痛,就把睡佛哪里模一下,立即就好。至今,游人还是手抚睡佛,祈求祝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0428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7
下一篇 2023-03-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