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的四会贞山风景旅游区。
六祖禅院,源起六祖惠能修炼地(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冷坑镇龟嘴岩,山峰世称六祖岩),经考证,六祖惠能在此山中隐居15年修行之地。
六祖在怀集县冷坑镇上爱岭龟嘴岩隐居十五载为佛法之所悟,为他日后在广东曲江漕溪宝林寺开山“传法”,宣扬他那“佛性常清清”以及“顿见真如”、“顿悟自性”的顿悟法门奠定了基础,禅宗重要景点《坛经》的诞生与他在怀集隐居十多年修行亦有很大关系。
历史由来
六祖慧能在湖北黄梅山得五祖衣钵之后,为躲避追杀,连夜隐遁而去,人间“蒸发”15年。广东怀集县志主编林昉日前表示,15年后慧能现身广州,以禅界巅峰的修悟震惊四座,被尊称中华禅宗第六代宗师,而该县的上爱岭正是六祖隐身15年的修炼与顿悟之地,上爱岭“石室”在该县的冷坑镇,藏于万重峰峦中。
“石室”由三块巨石自然叠成,为高约6米、宽约10米,面积大约20平方米的一个半开放空间,最上面一块巨石自西向东伸突三米多,形成天然遮盖。
六祖慧能大师的真身,现供奉于广东韶关南华寺的灵照塔中。
南华寺位于韶关市南二十公里庾岭分脉的山麓中, 座落在曲江县马坝东南7公里的曹溪之畔,距韶关市区24公里。南华寺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初名宝林寺。於南朝梁天监三年(502年),初名宝林寺。寺庙依山而造,面监北支流曹溪。唐仪凤二年(677年)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住持曹溪,发展了禅宗南派,是最为著名的禅宗祖庭,有岭南第一禅寺之称。
慧能大师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东山法门,世称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著有六祖《坛经》流传于世。唐开元元年(713年),慧能大师圆寂,肉身千年不腐,为一大奇迹。
扩展资料
一日,弘忍召集弟子,要他们各作一偈,偈语深透的传以衣钵。上座神秀在壁上书偈云:“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本不识文字,闻神秀偈后,也作了一偈,请人书写在墙壁上。其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这首偈,得到弘忍的赏识,认为见地比神秀直截彻悟,精辟地体现了万法皆空,心自有佛,顿悟成佛的禅宗空无教旨,便在深夜秘密的把衣钵传给他,并为其传授《金刚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韶关南华寺
六祖慧能(638~713)俗姓卢,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县)。慧能于公元672年到湖北黄梅参拜弘忍大师学法。慧能初见弘忍,弘忍便问他﹕「你是那里人? 来这里求取什么 ?」慧能回答﹕「弟子世岭南人,来到这里不求其它,只求「作佛」。」弘忍听了仍随口说﹕「你世岭南人,哪里能「作佛」! 」慧能回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这才使弘忍微微吃惊。慧能的回答使弘忍不便回绝,就安排他随众劳动,在碓房舂米。慧能乐于从命,终日舂米,干得欢快。当时弘忍的徒众有700人。在慧能入寺八个月之后,弘忍命各人呈上一首偈语,这实际上是一场考试,他要选择继承人。但慧能没资格参加,因为他只是干杂事的。神秀是众僧中的的上座和尚,他在半夜三更时分,独自掌灯,在佛堂的南廊写下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清晨时,弘忍见到此偈后漠然不语,慧能闻声来到廊下,他要求也做一偈,得到许可,于是他高声念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使惹尘埃。」弘忍看到是慧能,就叫他退下,第二天弘忍把慧能给叫去,为慧能讲经又把世代相传的法衣交给他正式传他为禅宗六祖,并为他的安全着想,亲自送他到江州的渡口,吩咐他非要到必要的时机,不要把自己是禅宗六祖的身分讲出来,免得有禅宗的僧人来争夺。慧能来到岭南,渡过了15年的隐居生活。在唐高宗年间(676年),在广州遇到印宗法师,印宗法师为他剃发,授戒。至此,慧能才算是正式的僧人,在此之前只是「行者」。不久慧能又从广州到了曹溪宝林寺﹕在这里,慧能正式「开山」传法。这时候,他在禅宗的地位得到确立,被称为「六祖大师」。而神秀则在北方传法。从此,南北分流,形成禅宗的南北两派。武后、中宗召请,终不赴京。禅宗自初祖以来,无顿渐之分,自六祖慧能开启顿门,嗣后并成为禅宗的正统。得法弟子四十人,其后支派并起,成为唐以后中国佛教的主流。或作惠能。门人法海编录其法语为《六祖坛经》。公元713年慧能在新州圆寂,弟子将其遗体应回曹溪,法相一直保持至今。禅宗 -- 特重禅观,不重教理,自称教外别传。以菩提达摩为初祖,下传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弘忍之后分成南宗慧能,北宗神秀二派。北宗强调渐修,南宗主顿悟。弘忍圆寂后,北宗神秀大阐宗风于长安、洛阳。中唐以后,南宗成为禅宗的正统,并形成曹洞、云门、法眼、沩仰、临济五家。但宋朝以后则仅存曹洞、临济二脉。或称为佛心宗。记得采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