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在哪里

太行山在哪里,第1张

不少的小说都对太行山有过详尽的描述,甚至称太行山为中国的脊梁,太行山横跨中国的几个省市,究竟太行山位于什么地方呢?下面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简要回答

太行山地理位置处于山西省和华北平原之间,北面起于北京市西山,往南延伸到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面接山西高原,东面临华北平原。

详细内容

在六亿年以前,太行山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经过了频繁的地壳活动,地面上升下降,海水时进时退,当海退时,这里沼泽广布,气候温暖潮湿,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因此形成了太行山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后的一次次地壳活动,使太行山脉逐渐隆起。后又与东西的华北大平原断裂,形成太行东部陡峭、西部徐缓的地貌形态。

太行山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东部的华北平原是落叶阔叶林地带,西侧的黄土高原是森林草原地带和干草原地带,两侧的植被、土壤垂直带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

太行山北高南低,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河北的小五台山、灵山、东灵山、白石山,山西的太白魏山、南索山、阳曲山等。北端最高峰为小五台山,海拔高2882米;南端高峰为陵川的佛子山、板山,海拔分别为1745米、1791米。

从气候上看,太行山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虽四季分明,但冬长夏短。

太行山的自然植被被垂直温差面异,如小五台山南坡,1000米以下为灌丛;1000米以上偶有云竹或落叶松。北坡1600米以下是夏绿林,1600~2500米是高亚草原。

太行山——在山西高原和河北平原之间。

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冀州——古地名,包括现在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地区。

且——副词,将近

面山而居——面对着山居住

惩——苦于,为......所苦

塞——阻塞

迂——曲折、绕远的意思。

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

汝——你。这里是你们的意思。

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大山。

指同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豫州,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

汉阴——汉,就是汉水;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

献疑——提出疑问

杂然相许——纷纷赞成他.许——赞同。

曾——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魁父——古代一座小山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开封县陈留镇境内。

丘——土堆

置——安放。

且——况且。

荷——音贺,负荷,挑、扛的意思。

箕畚——箕,音(jī)。畚,音(běn)本。箕畚,就是用箕畚,用竹、木等做成的运土器具。

孀——音双,孀妻,寡妇,就是死了丈夫的女人。

遗男——遗孤,遗腹子。

龀——音(chèn),儿童换牙齿,乳齿脱落后重新长恒齿。这晨表示年龄,约七八岁。

寒暑易节——冬夏换季。易,交换。节,季节。

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反,通“返”。焉,语气助词。

叟——老头子。

惠——同“慧”,聪明,不惠就是愚蠢的意思。

一毛——一草一木,地面所生的草木,这里指山的一小部分。

匮——音溃,缺乏的意思。

亡(wú)——同“无”,没有

操蛇之神——神话中的山神,手里拿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操:持

夸娥氏——神话中力气很大的神。

厝(cuò)——通“措”,放置。

朔东——就是朔方以东地区,指山西省的东部。

雍——就是雍州,在现今陕西、甘肃省一带地区。

陇——同垄,陇岗,就是高山。

断——隔绝。

列子——这是一部古书的名称,属于我国先秦时期道家的著作。关于这部书,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的列御寇著的;另一种认为是后来晋代的人著的,没有定论。书中记载了许多寓言和传说故事。古今异义

指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

曾 古义:乃,并 今义:曾经

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词性活用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

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一词多义

且 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通假字

始一反焉 反同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 惠同慧,聪明。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同无,没有。 一厝朔东 厝同措,放

太行山位于河北省与山西省交界地区,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南至濒临黄河的王屋山,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数百公里。

太行山脉的地质基底是复式单斜褶皱。东侧为断层构造,相对高差达1500-2000米,山前发育典型的洪积扇以及冲洪积平原。从北向南有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太白山、白石山、狼牙山、南坨山、阳曲山、王莽岭等山峰。山西高原东部河流多切过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汇入海河水系。只有西南部的沁河水系向南汇入黄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9958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7
下一篇 2023-03-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