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足山随笔

鸡足山随笔,第1张

        本来以为云南的考试只是纯粹报名,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的计划,再加上遇到了一些人一些事,让三点一线的备考生活泛起阵阵涟漪,或许是时候出去走走,想一想一些事情了,于是做完核酸开始了赴滇的考试修行之旅,既然都来大理考试了,感觉光来考试有些不划算,倒不如把之前想去的鸡足山去了,或许很多事情都能想通。按祯祯的话说“又开始一个人的旅行”。

        上午考完试,下午便踏上了去鸡足山的旅途,来大理很多次,却从来没有离开过大理市,这次要去的鸡足山,是大理的另一个县城,由于从来没有去过,所以这次的旅途注定有些曲折。去到客运站匆匆买了最近的一班去宾川的班车,结果开车时,从一辆标着下关-鸡足山的直通车旁驶过,才发现居然有直达鸡足山的,再一查,居然是今天特有的加班车,好吧,注定是要有一番折腾了,不过,也注定遇见有趣的事。

小插曲一:第一次坐去宾川的班车,只知道到宾川,不知道具体到宾川哪里(P.S.真的见识了什么叫山路十八弯,刚拐完一个弯,还没反应过来,下一个弯就开始了,所以在云南学车出来个个都是秋名山车神,因为有没看过的风景,所以还挺兴奋没有晕车),开着导航,随时看着自己具体的位置在哪里,小心翼翼的问旁边的小哥,这辆车的终点站在哪里,怎么去到沙址村(订的客栈的地方),小哥人很好,以为我是要去附近的村,说下车之后可以顺便把我送过去,后来了解到我要到的地方是鸡足山镇,离宾川市区还挺远的,热心地告诉我去哪里坐车去鸡足山镇。

小插曲二:换乘去鸡足山镇的小巴,小巴上一半的人都是刚高考完的准大一学生,三五成群的约着去爬鸡足山,听他们的对话,是打算住在半山腰附近,凌晨3 4点爬到山顶看日出,心里不禁感叹,年轻真好,我走养生路线,打算先去鸡足山脚的客栈休息一晚,第二天养足精神再徒步。

        来到客栈,老板一家很热情,安排的房间是山景房,从床头望去就可以看见远处的山,休息得差不多打算去村子里转转,下楼的时候刚好碰到老板在喂松鼠,就忍不住坐下来看,跟老板喝茶聊天,了解到这只松鼠是老板特意买的东北松鼠,性格温顺比较亲人,第一次亲手摸了摸松鼠,还给它喂瓜子了(P.S.哈哈,东北一个神奇的地方,连来自东北的松鼠都自带自来熟属性),老板说楼下院子的笼子里的是本地红松鼠,只认主人,要是放开的话会在陌生人身上上蹿下跳,所以就只能关在笼子里。介于第二天要爬山会吃素直至下山,就打算头天晚饭好好吃一顿,一个人吃饭真不好点菜,什么都想尝一点,但是点多了吃不完,最后在老板建议下点了酸辣鱼,结果上菜的时候,惊呆了,这分量也太良心了吧,一大盆,真的是用盆来装的,而且老板娘的手艺好赞,鱼很好吃,好吃到吃撑。沙址村天黑得很慢,8点多钟天看着还是亮的,于是继续了到村子里转转的计划,顺便帮助消化。一出来就看到了一座叫魁星阁的建筑,传说如果有幸被魁星那支笔点中者就可以金榜题名、独占鳌头。哈哈,那岂不是应该在考试之前就应该来,想到后面还有的考试,赶紧拜拜。坐车路过一座叫洗心桥的地方,现在看到就在对面,目测并没有很远,于是朝洗心桥方向走去,结果走到洗心桥才发现自己住的地方和洗心桥的地方是面对面的两座山,所以自己刚刚看似不远的目测距离,实际让自己走到了另一座山。洗心桥顾名思义就是洗心革面的一座桥,不过现在一般是进山之前都会用洗心桥底的水洗去尘世污垢和烦恼,看到这儿,入乡随俗,赶紧下去用桥底的水净手,走回到客栈,夜幕已经降临,洗漱过后坐在走廊的吊椅上看星星,stellarium真的是看星星找星座的神器,很容易就找到了自己的星座。

        第二天5点多就起了(夸夸自己,作息调得很有效果)在客栈吃了一碗素面,之后老板就开车将我送到了鸡足山景区门口,买完票就兴冲冲地进山了,碰到很多揽客的问“要不要坐车上去,祝圣寺很远啊”我从容笑答“对啊,我知道很远,就是打算走上去”任性而自信,留给他们一个潇洒而坚定的背影(P.S.接下来途中遇到的印象深刻的事以小标题形式展开)。

遇见青梅

      报恩寺的院子里有散落遍地的青梅,抬头一看,原来是一棵青梅树。花坛周围有很多形状各异的石雕小沙弥,甚是可爱,有些小沙弥手上有青梅,不知道是青梅自然落到了手上,还是有人故意为之,给小沙弥增添了几分俏皮的气息,甚至觉得他们不再是冷冰冰的雕塑,而是有了生命力的真人。驻足树下环顾周围的时候,扑通一声落下一颗青梅,或许这是对我远道而来的欢迎,于是欣喜拾起放入小包包,在要离开的时候,树上又有一颗青梅落下,或许是想要和刚才落下的那颗青梅为伴,或许也是想与我结缘,于是小包包里面又多了一颗青梅。(P.S.报恩寺前的桂树开花了,香气沁人心脾)

识树乌龙

        边驱赶蚊虫边走了一段很长的石阶路,往空心树的方向走,在路上看到一棵很高很大空心的树,误以为它就是空心树,然后自己还录了个视频讲解,之后往前又走了一段,才发现有一个更高更大更空心的树,而且人家旁边明确有指示牌注明是空心树,原来它才是真正的空心树,瞬间被刚才录的视频啪啪打脸了,想想都觉得自己挺好笑的。

竹棍&木棍

      在去祝圣寺的路上捡了一根小竹棍,没有很长,爬山刚刚好,驱赶蚊虫也方便,其实用来驱赶蚊虫比较多,有了小竹棍在手,去祝圣寺的途中都有颇有几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气势,以为这根小竹棍可以陪伴自己走到山顶,可惜到祝圣寺的时候,把它放在草丛边,然后离开祝圣寺的时候忘记拿了,与小竹棍缘尽于此。后来在爬另一段石阶的时候,捡到了另一个比较粗的树枝,这根树枝一看就是爬山助力的好工具,不过它有些分量,用来驱赶蚊虫就不是很方便了。这根树枝一直陪伴了我后面的旅途,到山顶和第二天下山,一直到坐车的地方都陪伴我,离开的时候我把它放在了路边的草丛,它一如往常,就像这次等候我一样,静静等待下次有缘人的出现。

三遇猴子

        途径观猴区,这是我唯一担心的地方,担心会被猴子抓伤,听说手上拎塑料袋,猴子会以为是吃的,会来抢,所以我提前把袋子装进了书包。前一段路和猴子相安无事,互不打扰,但是到了后半段的时候突发意外,不知道是哪个缺心眼的在离我差不多一米的距离的地上扔了一把瓜子,然后周围的猴子全部簇拥而上,争抢瓜子,突然间躁动的猴子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还以为猴子要来袭击自己了。

      离开观猴区,在往金顶寺的方向行进途中,发现有一只猴子一直在尾随前面的两个游客,距离相隔2米左右,他们走它也走,他们停它也停,等我走上前了之后才发现,原来那只猴子是盯上了小姐姐手中的桃子,跟了很长一段路了,后来小姐姐把桃子给它,它拿到桃子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P.S.哈哈,吃货的执念不分物种啊,小姐姐要是不把桃子给它,我相信它能跟上山顶)。

      第二天在半山腰停车场等车回下关的时候,特意避开观猴区,心想应该不会有猴子,于是拿出士力架(哈哈,士力架的野生代言人),殊不知自己被一只贪吃的猴子盯上了,等我发现时,它已经来到我旁边,伸手来拿我的士力架,看到一只毛茸茸的手我吓了一跳,然后猴子也吓了一跳,旁边的桌子被它掀翻了,我好久才回过神。(P.S.士力架的力量,猴子变金刚)

登顶金顶寺

        距离登顶大概还有1/3的路程,那一段的路我觉得是最难走的,头顶就是缆车,往山下望去,竟生出几分恐高之感,后面就决定在走完这一段路,在没有平台护栏之前绝对不往下面看。走到华首门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当地的一个导游大哥,问我怎么上来的,当得知我一个人从山脚走上来,惊讶我居然可以一个人走到这里,因为他说很少有人会找得到徒步的路线,都要本地人带着走(哈哈,我一个路痴居然被夸厉害,也是挺开心的),听导游大哥这么说我也惊讶自己居然没迷路,后来导游大哥有加我微信,说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以找他。告别导游大哥继续我的登顶之路,往上看到白色的楞严塔的时候,我知道自己离山顶不远了。终于经过9个小时,我来到了金顶寺。听说金顶寺的签很灵,然后自己也去求了,当看到签文的那一刻,心中一动,真的好灵啊。这次爬山我就是觉得最近有些浮躁,一个人出来或许可以让自己能平和些,或许真的要求什么,求心安吧。但是看到签文的瞬间,我意识到了自己潜意识里想求的是什么了,简单来说就是心安的具象化,一路进过那么多寺庙,并没有明确地求过,但是来到金顶寺的那一支签却直击自己的内心,真的挺神奇的,直面自己的内心,了解感受自己的需求,才能做到真正的心安吧。

        在金顶寺旁边的住宿部休息,打算明天看了日出再下山。偶遇一个也是独自来爬山的小姐姐,约好明天一起去上早课和看日出。在山顶上住,3240米的海拔温差让我有了在夏至这一天开电热毯睡觉的体验。5点多钟就醒来了,洗漱完去叫小姐姐,结果小姐姐还在睡,于是一个人披着小毯子(哈哈,背了一路的小毯子终于出场了)先去外面逛一下,等会儿再回来叫她。此情此景,不由得想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而我此刻算是“金顶寺早游”吧,不同的是苏老是寻友张怀民同游,同的是“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感叹。过了一会儿,早课开始了,我回去叫了小姐姐,小姐姐还在睡,然后我决定一个人去罢了。这样一来一回耽搁了,早课已经开始了,庙里的师傅在念经,我不会,偶然想起之前去香格里拉的师傅教在转经筒时念六字箴言,于是自己就念六字箴言(P.S.但愿没有做错,做错了也不要怪罪,不知者无罪),中途小姐姐过来了,和她一起做完早课然后去吃早餐,结果早餐出来完美的错过日出(P.S.可惜,遗憾,下次来一定要看到),之后和小姐姐站在寺庙观景台前聊天。眼前层峦叠翠,虽然没能看到日出,但是看得到日出后的美景,也不虚此行。忍不住和小姐姐分享昨天看到的石雕小沙弥,觉得特别可爱,小姐姐说因为我可爱所以看什么都可爱,我反倒是觉得因为他们可爱,自己才会可爱吧。

        之后和小姐姐分别,去帮朋友求签,时间还早,拿签文的地方还没开门,就打算去华首门一会儿再回来拿签文。中途遇到一个东北的阿姨(P.S.哈哈,和东北莫名的缘分)又聊了很久,她问我一个人爬山不会害怕吗,除了猴子还有传说中的蛇(P.S.据说有蛇,我没看到,幸好没看到)之外,还真的没有什么好怕的,子不语怪力乱神,何况还是在鸡足山这样一个佛教圣地,更没有什么好怕的了。在华首门前静坐了一会儿,预计拿签文的地方差不多开门了,就往回走,在回去的路上,就在华首门不远处,看到有一棵有眼缘的松树,觉得自己就应该把帮朋友求姻缘的红绳系在这里(嘻嘻,顺便帮自己也求了。之后跟朋友说帮她把红线系在华首门附近,后来我们查了才知道华首门求子灵验,哈哈哈,不愧是我,不止帮她求姻缘,直接帮她求了弯道超车,进度条拉满),拿到签文回去收拾东西准备下山了,东北阿姨想和我一起走下山的,突然身体不适,所以我还是独自一人下山。

        对于下山的路我只能用“它陡我也抖”来形容,下山的坡度,感觉有只无形的手在推着自己走,连下了好几个台阶,停下来的时候脚不由自主地发抖,并非害怕(下山时往山下看,反而没有恐高的感觉),纯粹是累的,难怪说下山废膝盖,下山途中,本想把昨天没去过的寺庙去一下,结果防晒喷雾进眼睛里面了,真的是辣眼睛,一路流着眼泪下来,只想快点赶到坐车的地方,就不打算走回山脚了,下山的脚程很快,赶上了回下关的倒数第二趟班车,坐车下山才感觉自己真的好厉害啊,昨天从山脚爬上去,因为坐车感觉开到山脚都开了好久(P.S.嘻嘻,小骄傲)。

        回到下关,想到明天就要回家了,就决定晚饭过后去洱海边走走,从大理港往海心亭方向走去,走到海心亭的时候,有小哥哥在唱歌,就坐在亭子那儿听小哥唱歌。夕阳西下,最后的余晖穿过云层洒在洱海上,静坐海边,听小哥哥们弹琴打鼓唱歌,还有什么比这更惬意放松的。点了viva la vida,但是小哥不会唱,小哥很会带气氛,整个亭子的人合唱了《当》《后来》,气氛达到了高潮。有人点《慢慢喜欢你》,我刚好坐在唱歌的小哥对面,而朋友会叫自己蔓蔓,谐音梗出现了,感觉在说“蔓蔓喜欢你”(哈哈,令人怪不好意思的错觉),一直坐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才回去住的酒店。

                            ——略带遗憾的大理之旅

时隔六个月,还是迫切地想就庐江八景之首的冶父山大书特书一番。感觉仅凭当天朋友圈的寥寥数图还有干瘪的几句话不足以描述冶父山的独特之处,也为一个文字爱好者和对偏爱事物的无所作为感到耿耿于怀和深深自鄙。这就像你有机会把握却没把握而错过一些很美好的人或事一样,那种遗憾我深有感触。因此,此间我也一直在酝酿用如何的口吻来诉说它的美,为此我经常和人推荐“兜售”它,不断锤炼自己的洋溢之词。去过或了解的都对它赞不绝口,没去过的被我一番基于事实为基础的海口赞美后也蠢蠢欲动想要奔赴庐江一睹为快。那种因为自己喜爱的东西被人认同是一件很满足的事情。

言归正传,冶父山地处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东北方向,从合肥开车驰往约需一个半小时,因春秋时期铸剑大师欧冶子曾在此炼剑而负盛名,其中为人们津津乐道、耳熟能详的干将莫邪为其女婿女儿,他们的铜像一同矗立于冶父山顶,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与山顶伏虎寺相得益彰。

甫一踏入山脚下,丈余高的门头上面雕着几个鎏金大字,书曰“江北小九华”,给人此山不简单的别样感。进门百余步,实际禅寺映入眼帘,这四个字大有玄机,一般人容易读成“宝际禅寺”,如此的话那便不实际了,再者就实际而言,“实际”二字也蕴含禅机。实际禅寺旁边有半亩方塘,清风推波荡漾开来,一片绿意投影塘中生机盎然,石坝间流水潺潺,远处鸟鸣声时有时无,树叶闻风悉窣作响,仿佛周遭万物都仰息着实际禅寺修行一般,给人一种灵动感。沿着柏油路再往上走,一片葱葱郁郁的杉木林闯入眼帘,视野一下黯淡下来,仿佛乌云作祟,天色骤晚。原来是进入了“江北杉木第一林”的缘故,昔有“杉木不过江”一说,而庐江县人民却打破了这一说,果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处空气潮湿,负氧离子充沛,感觉呼吸的空气都是一种灵丹妙药,密密麻麻的杉木高耸挺拔,像无数个立正稍息的士兵一样守卫着冶父山的安宁和千百年世世代代的秘密,黑黢黢凛然不容侵犯。再往上走,杉木林逐渐退出视野,眼前敞亮许多,正如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一样,遇到黑暗往前走,光明是迟早的事。

未走百步,哗哗流水声不绝于耳,藏于路旁林内的溪水顺坡而下,与世无争,与高低不平的石阶合奏的低吟声仿佛在传唱着数千年来的历史往事,经久不息。旁边树一石碑,名曰“洗心桥”,联想如今世道,摇头暗笑道:“有心可洗,无心何洗?”一同登山的同学李某似乎也深有感触,于是乎让我为他拍照留念,亦为洗心立志否?洗心桥仿佛一道分界岭,将上下前后的山路一分为二,一半柏油路,一半青石路。柏油路是现代化的产物,青石是大自然的杰作。亦如洗心前后路不同,浊世青石炼人心。但是每个走在柏油路上的人能否做到心中有青石呢?不得而知!

不知是冶父山矮还是我和同学二人话多投机,亦或是冶父山惊喜的美景让人忘乎所以的原因,不觉间已近山顶。难怪说有些人或事让人印象深刻除了非凡的本领,还有不断给人惊喜的能力。显然,冶父山做到了,至少在我身上做到了,而且做到了全部。“江北小九华”果然名不虚传,不负此行。冶父山顶一马平川,视野一片广阔。首先夺人眼球的便是中国铸剑之父欧冶子双手举剑呈天的人身雕塑,大义凛然,让人望而生畏,与之相对的便是铸剑池,池内水光玉莹,清冷逼人,凛凛如剑气浮空。连理朴树,相传为干将莫邪所化,龙干虬枝,交相呼应,守护着铸剑池,神圣不可侵犯。广场当中鎏金佛陀在骄阳下熠熠生辉,栩栩如生,右手下垂接引苦难世人,左手手托莲花,接引临终人往生极乐,一双微眯的眼睛仿佛通神一般,无论你站在哪个方向都在盯着你看,仿佛在告诫世人,人在做天在看。站在观景台上,头顶云烟氤氲,脚下疾风叱咤,山下城中样貌一览无余,顿时心胸开阔,仿佛整个天下都是自己的,不由想吟诗到天黑,可惜到天黑都没吟出,遂拂袖悻悻离去,直奔山顶最高处伏虎寺。

伏虎寺因伏虎禅师而来,据说著名的奇景“冶父晴岚”只有在伏虎寺才能看到,不过一般要等到雨后初晴的时候才有机会看到。彼时伏虎寺正在整修,因此无缘登室拜佛,于是乎我和同学就在寺前驻足瞻仰百年(也许有千年)银杏树半晌,侥幸通灵的银杏树能够洒下零星福气,沾染一二。试图“觊觎”过银杏树,步阶走到广场中央,不知哪里冒出一条金黄色的中华田园犬,趴在广场中央,享受着暖日恩赐,也许它也在修行。

为了更多的惊喜,我们选择从侧边小路下山,经过了一处不经大肆宣传打造但却很值得一提的奇景便是百尺崖。百尺崖,高百尺,宽数丈,石壁陡峭,崖顶危石摇摇欲坠,极为壮观,崖下石壁中有竖裂,宛若双扇关闭的门,又名观音门。两旁苍松翠柏,每当风起,松涛阵阵,古称“百尺松涛”,沿此向前,至响鼓岭,用棍击或脚跺,皆应声如鼓,鼓名“响鼓晴雷”。(此段均照搬借鉴)

百尺崖下有一谭泉水,内有泉眼,终日泉水不绝,大雨不溢,久旱不竭。内有“蝾螈”数十条,当地人称为小龙,此谭又称龙湫或化龙池,据说泉水可以明目。让我突然想到我大萧县的圣泉寺,山顶亦有一常年不枯的泉眼,泉水甘甜凛冽,取水游客络绎不绝,亦远近驰名。百尺崖中上石罅间长有一簇簇不知名的紫色小花,花虽普通,但身居高处,亦引人注目,让人拍手称奇。只不过没有作为一景大肆宣扬,这让我想到巢湖银屏山上,也是长在石罅间的那一株牡丹,居然是天下第一奇花。同样的坚强,却是不同出身,不同的命运,不由让人唏嘘。

听着袅袅梵音,沿着蜿蜒山路,我和同学一路谈天论地说道谈经,不觉间已至山下,想着小小冶父山,居然有那么多的惊喜,的确出人意料,然而却因地处偏远而不为世人所熟知,不过酒香不怕巷子深,相信不久的将来冶父山一定会大放异彩。也仅以此文为冶父山小小助力,宣传一波。

庚子年十月十四重记。

暑假带孩去爬了鸡足山,鸡足山位于大理州宾川县,是中国十大著名佛教名山之一,是国家AAAA名胜景区,是以佛较文化和景观为主,因山体的形状像鸡足而得名,山下映入眼市的是洗心桥,是进山的必经之处, 共108座寺院的宏大建筑规模组成,还有很多的自然景观,鸡足山景区值得参拜的寺庙有祝圣寺、虚云寺、碧云寺、迦叶殿、铜瓦殿、华首门、金顶寺等等。 山顶就金顶寺,海找3248米,金塔云雾缭绕,若隐若现,气势雄伟。可以坐索道直达山顶,然后走路下山。走路下山比较有乐趣,能观看野生猕猴,但猴子有些野蛮,小孩手里、兜里的零食几乎都被抢光,特别要注意小孩的安全。同时下山还能在山上找到好多野生菌,以红菌较多。只是路程有点远,较小的孩子可能有些吃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9897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7
下一篇 2023-03-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