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递村的地理位置

恢复高考时间2023-03-07  27

西递村坐落于黄山南麓,距黄山风景区仅40公里,具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近960余年历史。

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yè)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故自古文风昌盛,到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设得非常舒适、气派、堂皇。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我国首批五A级旅游景区。

地理坐标:东经117°38′,北纬30°11′,村落面积12.96公顷。

乃取村中三条溪水东向西流之意;又因位于徽州府之西,曾设“铺递所”,故改名西递。至今尚保存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中124幢,大量的砖、木、石雕等艺术佳作点缀其间。

整理开放有凌云阁、胡文光刺史牌坊、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笃敬堂、仰高堂、尚德堂、枕石小筑、仁堂、追慕堂等民居古建筑。

西递宏村在安徽黟县,位于黄山西南麓,距黄山市黟县县城11公里。

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

每个古村落都会保存有一定数量的雕梁画栋的古建筑,而西递宏村的古建筑群落更是徽派的经典成就。神秘的宗嗣祠堂,文雅的书院,都在像人们昭示古宏村的辉煌。

西递、宏村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距今约有900年的历史,宏村基址及村落全面规划由海阳县(今休宁)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制订。

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西递村中至今尚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砖、木、石雕点缀其间。

西递位于黟县东南部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案。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干,构成以东向为主、向南北两侧延伸的街巷系统。所有的街巷都以名为“黟县青”的青石板铺地,木构古建筑、砖墙环绕、素朴淡雅,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严谨和谐。空间变化韵味十足,建筑色调淡雅,表现出皖南古村落的独特风味。

西递村是胡姓聚族而居的村落,源于11世纪,14~19世纪发展到鼎盛。由于过去很少遭到战乱破坏,也没有受到现代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始终保持完整。目前保存的明、清古民居124四栋,祠堂三栋。2000年11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西递旧称西川,因为村子西边大约点五公里处是清代的“铺递所”,西递村因此而得名。

根据当地胡氏族谱记载,西递的胡氏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1465年之后,西递人口剧增,财富迅速积累,大量的住宅、祠堂、牌坊开始兴建。1573~1620年间西递村重修了会源桥和古来桥,并在两桥之间沿河渠建造了一批住宅,从此西递的中心逐渐向东边移至会源,西递的发展达到鼎盛阶段。

西递村依山傍水,遵循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村落与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风光融为一体。西递村以敬爱堂、追慕堂为中心,沿前边溪、后边溪呈带状布局。约3米宽的正街、横路街、前边溪街、后边溪街构成主要道路骨架。“亲水”是徽州古村落的共同特色;大街小巷两侧都砌有排水明沟、临水渠而建的住宅,街头巷尾的石凳、水井、池塘,溪流上的石板桥,营造出人与水的亲密关系。

西递村的古建筑在布局形式、建筑手法等各方面都有鲜明的徽州特色。民居建筑基本结构是抬梁或穿斗的人字形坡顶,外墙围护采用山墙隔离。底部以黟县青石做为基础,顶部做成迭落形或凸弧形,以青瓦做堞,端部形似马头。基于防盗安全的需要,墙面对外窗户很小,大多以黟县青石镂空雕成花卉和几何图案装饰。大门用黟县青石做框,上部镶嵌门罩,砖石雕刻装饰以花鸟虫鱼或历史场景为题,各有不同的吉祥寓意。

以明清建筑为主体的宏村、西递古建筑群,不仅承袭了本地区千百年形成的历史建筑成就,又因为徽商及徽籍官员的影响,吸取了其他地方建筑艺术的精华,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之下,西递的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色彩朴素淡雅山墙高低错落,天井紧凑而通畅,光线柔和、静谧舒适梁架恢弘精致、型制规整雕刻精细的确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艺术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987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