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描绘的是哪里的风景?

苏轼的《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描绘的是哪里的风景?,第1张

江城子

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闲。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小溪鸥鹭静联拳。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1]

马耳——山名,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南六十里。后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六“潍水”条:“马耳山,山高百丈,上有二石并举,望其马耳,故世取名焉。”

九仙山——在诸城市南九十里。

《苏轼诗集》卷一四《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之一:“二华行看雄陕右,九仙今已压京东。”作者自注:“九仙在东武,奇秀不减雁荡也。”

明嘉靖《青州府志》卷六:“(诸城)县南八十里为九仙山,山有九峰,高松摩空,奇秀不减雁荡山。西北有潭水与东海相通,久雨将晴。井中有声如雷,旱则以石击井,必雨。其他石峰十有一,盘石十有八,俱巍而丽。子瞻诗‘九仙今已压京东’是也。”

[2]超然,即超然台,旧称北台。宋·张淏《云谷杂记》卷三:“按北台在密州之北,因城为台,马耳与常山在其南。东坡为守,葺而新之,子由因请名之曰超然台。”

米小圈里的马耳古街在在尤卡坦的北部。乌斯马尔城位于尤卡坦的北部,是商业与政治的重地。其主要占地面积是东西600米,南北1000米。公元8至10世纪,玛雅文化达到了鼎盛,其中的建筑物是该文化的杰作之一。乌斯马尔古城遗址,位于墨西哥东南部的尤卡坦州。

福州人的早餐品种可是非常多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重复的吃也能吃上一个月,今天就捡几样比较有特色的给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来福州的外地朋友能有一个简单的指引。

1、锅边

锅边又称锅边糊,是福州一种很有特色的小吃,也是一种福州人很喜欢的早点。福州人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将大米磨成浆,肉丝、蚬子、金针、木耳、蛏干、干贝等等一股脑儿混煮成高级清汤,涮米浆于锅边,不消一刻钟,锅边糊就做好了。在福州,几乎是每家都会做锅边,每一个福州人也是吃着锅边长大的。

2、海蛎饼

海蛎饼是福建的一种特色小吃,在福建的不少城市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相比于其它地方的海蛎饼,我更喜欢福州海蛎饼的味道,每次去福州肯定都会吃。海蛎饼是一种油炸食品,刚出锅的海蛎饼口感酥脆可口,形似圆形,色呈金黄,壳酥馅鲜,可单独当零食吃,也可配食鼎边糊、稀饭等,是非常不错的一种早点。

3、马耳

马耳是福建的一种小吃,在福州的早餐摊上经常可以看到,是不少福州人特别喜欢的一种早点。马尔因形似马的耳朵而得名,做法和油条类似,只不过中间夹上了白(红)糖馅,色泽金黄,外酥里嫩,非常好吃。相比于油条,我更喜欢吃马耳,因为它吃起来比油条更有味道,也更加好吃。

4、三角糕

三角糕其实就是芋头馃,是用芋头丝和米浆混合蒸熟,切三角形后煎炸而成,也是非常比较常见的一种早点,几乎福州的早餐摊都有三角糕卖地。来上一碗锅边或者白粥,再来上两块三角糕,这种吃法是很多福州人早餐的最佳选择。

5、扁肉

扁肉也是福州的一种传统早点,以其皮薄味浓著称,虽然馅料并不多,但是吃起来很有味道。传统的福州扁肉肉馅是用精瘦肉制作的,口感好很有嚼头,皮非常薄,煮好的扁肉呈半透明状态,里面的馅料都能看清楚,虽然和馄饨类似,但我感觉味道要比馄饨要好,每次去福州我都要吃上几次的。

6、拌面

拌面也是福州的一种经典小吃,很多人早上吃扁肉的时候会配上拌面一起吃的。将稀释后的花生酱、酱油、猪油、味精放入大碗中调好拌料,再把面条煮熟,捞出后把拌料加进去拌匀,然后撒上些葱花即可。

7、捞化

捞化是福州的一种大众美食,没有福州人不喜欢吃它的,它也是是一种经典早点。捞化其实是一种很细的米粉,通常搭配罗汉肉、花蛤、鱿鱼等配料制作而成,汤汁鲜美,米粉细软,吃后让人回味无穷。

8、线面

福州人吃面除了拌面就是喜欢吃线面,线面具有丝细如发、柔软而韧、入汤不糊的特点。在福州地区,线面广为民众喜爱,过去,老人过寿或者逢年过节福州人都会吃线面,现在,线面慢慢也变成了一种福州人喜欢的早点,早上来上一碗线面,有面又有汤,真的很不错!

以上8种福州的早点味道都很不错,是福州人喜欢的早餐的味道,第一次到福州的朋友可以都找一下尝尝,相信你也会喜欢上这种味道的。福州的早点还有不少,欢迎福州的朋友给留言补充。

我是孤尘一粒沙,致力于给大家推荐各地美食,喜欢我就关注我,你的关注是我不断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9795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7
下一篇 2023-03-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