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米饭|万家炊烟里,一碗乌饭香

爱新觉罗皇太极2023-03-06  34

by 七桑君

乌米饭,是江南一带人家的小吃,素有吃乌饭的传统。在巷口的小店就能买上一袋乌米饭,装在草袋里,乌黑透亮,缀以糖冬瓜、红枣,清香软糯,能边走边吃,是街边解馋的风味。

这“乌米”本身不乌,是用糯米和着南烛叶,这种天然的染色原料的汁水浸泡、蒸煮,叫它由雪白变为乌黑。闽浙一带多用南烛做乌饭,而广西的“花米饭”中染黑颜色用的是枫叶香,多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乌米饭,古时多称为青精饭,而唐代文人尤喜这青精饭,“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杜少陵在《赠李白》中说道,乌饭是道家延年益寿的药食。

说起这制法。譬如唐人陈藏器在《本草拾遗》曰:取南烛茎叶捣碎,渍汁浸粳米,九浸九蒸九曝,米粒紧小,黑如莹珠,袋盛可以适远方也。

这般工序之精细繁多,九浸九蒸九曝,方为彼时人们赠送给远方亲友的美食。

乌饭讲究:黑、香、晶、亮。闽东地区,畲汉杂居,制乌饭多为畲族人见长。对这流传千年的乌米饭,形成了有传统的的制作技法。畲族人家多会在“三月三”做乌米饭,对山歌,祭祀先人。

做乌米饭是费时费力的。做好一锅乌饭的关键要用新鲜的南烛叶,摘取它的嫩茎叶、顺着纹路洗净,用一根棒槌在石臼一上一下地捣碎,越碎越好,可以加入少量明矾提色,让绿黄色的汁液流出。

然后得用纱布过滤掉多余的叶渣,只留下汁液放在碗里备用,这是去芜存菁的过程。接着用这染色剂去浸泡上好的糯米大概六个小时,不长不短。时间太短,蒸出来的饭太粘、弹性不好;着色时间太短,色泽就不够黑亮。

用大锅柴火蒸煮是最佳,大半个小时就可清香满室。拌上桂花、糖冬瓜,又好看又好吃。这是嗜甜人的做法。

小孩都爱吃的是八宝乌米饭,甜滋滋。若是想要吃八宝乌米饭,就事先得把大红枣、薏仁泡发开,饭蒸到半熟的时候放进去。

所谓八宝多是用蜜豆、薏米仁、红枣、葡萄干、银杏、糖冬瓜、桂花、豆沙,佐以白糖,趁热拌在乌米饭里,软糯清香的乌米饭,和这层次丰富的八宝,老少皆宜,不好吃是很难的。只一小碗八宝乌米饭,吃起来也是回味无穷。

过去宴席最后,往往会有一道乌米饭,不论小孩大人都爱吃。一个大盘子装着乌米饭,一个勺子,由人分食,倒是不恶。

现在就转用草袋,一人一只,带着草袋和南烛的清香,雅致好看,方便带走。蒸煮好的乌米饭,不用特殊存放,也可自然存放两天而不坏。

而现在借助破壁、过滤技术,做乌米饭不是一件难事。而做乌米饭的传统也渐渐少了,可以买鲜冻好的食材、隔水蒸煮,味道不差。只是有时怀念,一家人围做乌米饭的时光。

我妈曾寄晒好的乌米饭带给我,故乡的味道也在这舌尖洋溢,清香不减,口感却稍逊色与现做的乌米饭,但是聊胜于无。加上时令的冬笋条、平菇、豌豆、腊肉(火腿)或炒或蒸,都好吃。

春去夏日里,万家炊烟,一碗乌米饭,是味蕾上最好的问候。

人间烟火|一啄一饮间尽露本色

乌米饭是江苏的特产。

乌米饭是一种颜色相对来说比较黑的米饭,和我们平时吃的米饭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乌米饭和平时我们吃的米饭的种植地区和土壤不同。

乌米饭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出现,目前主要在宜兴、金坛、溧阳一带,原为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食品,是为了纪念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

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溧阳地区的乌饭节,在民间相传是目连为了自己的母亲能够吃到饭,用乌药叶捣成汁水染米,然后煮成乌米饭送过去。因为饿鬼们不敢吃颜色较深的乌米饭,他的母亲才得以饱腹。

相关传说

食用乌米饭,一般在农历四月初八前后,即立夏这一天吃。选择这一特定的节气,其中还有一个的民间传说。

相传战国时期,兵圣孙武的后代孙膑曾和魏国大将庞涓一起进山向鬼谷子学习兵法。鬼谷子将兵法精华传授给谦虚好学的孙膑。庞涓妒忌贤才,设计将孙膑骗来,割去了他的膑骨(膝盖骨),并将孙膑关在马厩里,用饥饿法逼他交出兵书。

善良的狱卒非常同情孙膑的不幸遭遇。他瞒过庞涓手下人,就地取材用乌饭树叶捣烂浸汁拌糯米,煮熟后捏成小团子,偷偷送给孙膑食用。因其形状、颜色与马粪差不多,庞涓始终没有发现其中秘密。后来孙膑被人救出后报了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946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