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所有宫殿名称以及谁住在那里

唐代所有宫殿名称以及谁住在那里,第1张

一、太极

居住的人:

太极宫是初唐政事活动的中心,高祖、太宗在这里君临天下,成就了一代圣制。

简介:

太极宫,是隋、唐两代的皇宫。位于长安城中轴线北部,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隋称大兴宫,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改称太极宫。

因其为唐帝国的正宫,故又称“京大内”,唐高宗时期修大明宫后改称太极宫为“西内”。

太极宫之南为皇城,北倚长安北墙,北墙外为西内苑,内苑之北为禁苑(隋大兴苑),东西两侧分别是太子所居住的东宫与掖庭宫。

太极宫是都城长安第一处大的宫殿群,内有别殿、亭、观三十五所, 构成都城长安一组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

其中分布着许多著名的宫殿建筑,太极殿、两仪殿、承庆殿、武德殿、甘露殿、凌烟阁等等。

太极宫遗址位于现在西安市核心区内,全为现代建筑所覆压,尚无条件进行考古发掘。据勘测及文献记载可知,宫城(包括东宫及掖庭宫)东西宽2830.3米,南北长1492.1米。

宫城城墙为夯土板筑,墙壁高三丈五尺(合10.3米),墙基宽一般在18米左右,只有东城墙部分的宽度是14米多。

二、掖庭宫

居住的人:

掖庭宫大致分三个区域,中部为宫女居住区,其中也包括犯罪官僚家属妇女配没人宫劳动之处。掖庭宫的北部为太仓,西南部为内侍省所在地。

简介:

掖庭   宫是太极宫的一部分,宫女居住和犯罪官僚家属妇女配没人宫劳动之处。大致分三个区域,中部为宫女居住区,其中也包括犯罪官僚家属妇女配没人宫劳动之处。

掖庭宫的北部为太仓,西南部为内侍省所在地。

内侍省是宦官机构,所谓“内侍奉,宣制令”,掌管宫中的一切大事小情。

1978年5月,曾在西安城内西五台以西,距今西安西城墙240米处发现了唐“光化二年(899年)岁次己未六月癸亥朔二十七日己丑建”的《大唐重修内侍省之碑》,位置恰在原掖庭宫的西南,从而证明这里确曾是内侍省无疑。

三、东宫

居住的人:

皇太后的长乐宫在未央宫东

简介:

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因“东”时属春,色属“青”,故又称“春宫”、“青宫”;国储所居,故又曰“储宫”。

因太后的长乐宫在未央宫东,故称。《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及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赵绾请无奏事东宫。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汉书·刘向传》:“大将军秉事用权……依东宫之尊,假甥舅之亲,以为威重。”

颜师古注:“东宫,太后所居也。”《汉书·贡禹传》:“莽乃车驾至东宫,亲以其书白太后。”

四、大明宫

居住的人:

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200余年。

简介:

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北侧的龙首原   。

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原名永安宫,是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三大内”(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

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200余年。

大明宫规模宏大、格局完整,被称为“中国宫殿建筑的巅峰之作”   。由大明宫开创的宫殿建筑布置方式,奠定了东亚中古及其后的古代宫殿制度,是唐以后中国宫殿建筑之范本,对中国明清故宫及日本和韩国等东亚宫殿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

大明宫占地面积约3.2平方千米,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被誉为千宫之宫、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大明宫毁于唐末战乱。

1961年,大明宫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9月9日,史诗纪录片《大明宫》在联合国总部首映,开创了中国电影在联合国首映的先河。

2010年,西安市在大明宫原址建立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梨园,原是大明宫中游园之一,因唐玄宗在此地教演艺人,后来就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词。

五、兴庆宫

居住的人:

兴庆宫是唐玄宗做藩王时期的府邸,唐玄宗登基后大规模扩建,成为长安城三大内之一;是唐玄宗开元、天宝时代的中国政治中心所在,也是他与爱妃杨玉环长期居住的地方。

简介:

兴庆宫是唐长安城三大宫殿群(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之一,称为“南内”。位于长安外郭东城春明门内。

兴庆宫内建有兴庆殿、南熏殿、大同殿、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和沉香亭等建筑物。

唐代的兴庆宫范围,东至今仁厚庄与理工大西部,西至今兴庆西路,南至今咸宁西路中段,北至今东关长乐坊路南,今遗址开辟有兴庆宫公园。

兴庆宫是唐玄宗做藩王时期的府邸,唐玄宗登基后大规模扩建,成为长安城三大内之一;是唐玄宗开元、天宝时代的中国政治中心所在,也是他与爱妃杨玉环长期居住的地方。

天宝十五年(755年)安史之乱之后,兴庆宫失去了政治活动中心的地位,成为太上皇或太后闲居之所,大多数时间为太后等后宫常驻之地。唐末长安城被毁,兴庆宫便从此被废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极宫(隋唐长安宫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掖庭宫(古代宫殿建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宫(古代住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明宫(唐朝皇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兴庆宫

皇后住在坤宁宫,太后住在慈宁宫。

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代的顺治、康熙两个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自雍正始移居养心殿)。他们在这里居住,也在平时处理日常政务。

清朝真正在坤宁宫里住过的皇后并不多,只有清朝初年几位皇后住在这里,即顺治帝废后、孝惠章皇后,康熙帝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其余皇后们大多在东西六宫有自己的住所。

孝庄文皇后、孝圣宪皇后都先后在这里居住过。顺治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三帝以孝出名,慈宁宫经常举行为太后庆寿的大典。

扩展资料

乾隆皇帝的孝贤纯皇后住在长春宫

长春宫是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宫殿。明代天启皇帝的妃子李氏曾居住在此宫。乾隆皇帝的孝贤纯皇后、咸丰皇帝的慈安太后、西太后、禧妃曾在这里住过。孝贤皇后的东珠顶冠、东珠、朝珠等物件,曾在这里陈设。

孝贤皇后去世曾停灵长春宫,《述悲赋》载:乾隆十有三年春车驾幸山东礼成返跸,皇后以三月十有一日崩于德州舟次,星夜解维,兼程旋轸归。

殡于长春宫,奉迁于观德殿,丧仪有制,时日如流,触绪增悲,非文兮述感孙楚除服之篇效潘岳悼亡之作,用缘情而遣藻。聊寄恨于哀弦。

孝贤皇后百日忌辰时,乾隆亲临长春宫,他写了《教潘岳悼亡诗体即用其韵》,评述此时的心情和处境:他说,十旬一下子就来临,我并没有觉得时间有多长,就像才过一天一样。

别后杳无音信,但往事还是历历在目,长春宫里只有遗像空悬,为皇后奠酒,尽一种诚心,可一心又纷乱为百下。爵中之酒已经倾尽,可眼泪还是不能干。为什么,因为平生恩爱集聚太多啊。独自不能入睡,靠着枕头心怀百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坤宁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慈宁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9376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6
下一篇 2023-03-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