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是从哪儿到哪儿?

长城是从哪儿到哪儿?,第1张

长城是东起河北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这15个省区市。其中河北省境内长度2000多千米,陕西省境内长度1838千米。

长城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2万多千米。

起源

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为了维护和巩固空前统一的大帝国安全,秦始皇陆续采取了一系列国防建设和边防守备的重大战略措施,其一就是大规模修建万里长城

秦长城以石筑见称,原诸侯国间用以“互防”的长城被拆毁,并将秦、赵、燕北部边境的长城连接起来,加以扩展和修缮。自秦始皇筑长城之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过秦论》中“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的描述,就是秦长城作用最好的写照。

如今,保存得较为完好的秦长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境内,累计长度在120公里左右。秦长城多半修筑在山峦北坡,依山就险、因坡取势,站在高处,依然可见长城顺着山势上下,状若游龙,每隔一段尚能辨清古代烽火和障城的遗迹。

万里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其中陕西省是中国长城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境内长城长度达1838千米。

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扩展资料:

长城的影响意义

自秦汉至明清,长城沿线的许多关口成为农、牧两大经济、文化系统民族交易的场所或中心,有的逐渐发展成为长城沿线的重要城镇。

长城既保证了农业经济、文化与畜牧业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又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补充提供了场所和方便;又起着调解两种经济,使农、牧业经济朝着主辅相互配合的方向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长城不单纯是曾起过将两种经济、文化分割开来的作用,还曾担负着将两种经济、文化紧紧系在一起的重任。

汉代由于修筑长城的时间较长,曾有多人提出移民实边的建议,这些建议先后被汉政府采纳接受并组织实施。移民和戍守长城的军人一起,开垦荒地进行农耕,不但加速了边区的经济开发,节省了政府的大量军费开支,而且大大减少了长途运输之苦,并将华夏文化远播四方。

长城对于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汉朝长城就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保护作用。自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诸国之后,遂以长城要塞为根据地,开辟和维护着东起汉朝首都长安(今西安),西到大秦(今地中海东岸一带)全长2万余里的交通干道,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几千年来,中外友好使团频繁往来于这条古道上,中外文化在此融合、交流,迄今仍在发挥着作用。许多外国人知道中国是从长城开始的,长城是世界上其它国家人民了解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的一个最好的切入点。

万里长城这一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与力量的宏伟建筑,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的宝贵遗产。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万里长城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证明长城所具备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价值已被世界所承认,长城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万里长城

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通常情况下,人们所说的长城是明长城,根据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公布的数据,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经过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长城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根据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公布的数据,明长城总长为8851.8千米,其中经过壕堑359.7千米,自然天险2232.5千米。长城,又名万里长城,根据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公布的数据,长城包括秦汉及早期长城、明长城,总长超过2.1万千米。长城位于中国北方地区,建造时间自西周到清朝,是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9372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6
下一篇 2023-03-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