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高原。白俄罗斯不与中国相邻,地理位置在中国西边,所以与中国最西端最近。
白俄罗斯共和国(白俄罗斯语:Рэспубліка Беларусь,英语:Republic of Belarus),简称白俄罗斯,位于东欧的内陆国家。东及北部与俄罗斯为邻,南部与乌克兰接壤,西部同波兰、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毗邻。
国土面积达207,600平方公里,人口达950万(2017年) ,大部分居住在首都明斯克等大城市附近,将近80%人口为白俄罗斯人,主要少数民族依次是俄罗斯人、波兰人和乌克兰人。
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同整个欧洲面积相当。中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最南端在立地暗沙,为中国南海南沙群岛区域的一座暗沙,是实际上的中国领土的最南端(非位于其东北约15海里的曾母暗沙)。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立地暗沙属于海南省三沙市管辖。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33′N,124°20′E)中国东西跨越经度60多度,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高原相差5个时区。
扩展资料:
中国陆地边界长达2.28万公里,东邻朝鲜,北邻蒙古,东北邻俄罗斯,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和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接壤,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东部和东南部同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
中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中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 渤海和琼州海峡为中国内海。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白俄罗斯
百度百科-中国地理
被我们叫了几十年的白俄罗斯,突然发布了一篇名为《白罗斯不是白俄罗斯》的文章,要求在以后的外交交流中,将其的中文名改为白罗斯。
白俄罗斯这是什么操作?难道是嫌国名字多了,非要减少一个吗?
(历史上的斯拉夫人)
一、斯拉夫人的后裔。
白俄罗斯位于东欧平原,东邻俄罗斯,北与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交界,西和波兰毗邻,南与乌克兰接壤,是一个内陆国家。
其实,从历史上来看,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以及乌克兰东部地区的民众,同属于东斯拉夫民族的后代。他们一脉相连,文化相通,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渊源。
来自西欧的维京海盗登陆东欧后,击败斯拉夫人,成为当地的统治者。这些外来的瓦良格人,和斯拉夫人经过长期的融合,形成罗斯人的起源。
在首领留里克的带领下,罗斯人大肆开疆扩土。882年,留里克的继任者奥列格,率兵南下,攻占基辅,建立起基辅罗斯国家,疆域包括整个东斯拉夫人地区。
(西征的蒙古人)
二、血统纯正的罗斯人。
1236年,蒙古铁骑西征,击败基辅罗斯,占领了今天俄罗斯和东乌地区的领土,统治长达二百余年。
随着蒙古人和当地罗斯人血统的混合,俄罗斯人不再被视为纯正的罗斯人后裔。直到今日,欧洲人都不把俄罗斯人当成自己人,认为他们更应该归于亚洲人。连俄罗斯自己都认为,掺杂了蒙古人血统的罗斯人,继承了扩张成性的野心,才成就了沙俄和莫斯科的强大。
不过,白俄罗斯地区的立陶宛大公国,却成功躲过了蒙古人的入侵。所以白俄罗斯并不是长得白,而是当地罗斯人,认为自己属于血统更纯正的欧洲人,所以才有个“白”字。这是一种心理优越感的体现。
(苏波战争)
三、不同的民族和文化。
18世纪,俄罗斯帝国强势崛起,在经历一系列战争后,俄罗斯成功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经历五百多年的分离后,古罗斯旧地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再次归于一体。
俄国十月革命后,白俄罗斯建立苏维埃政权。苏波战争中,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被割让给波兰。二战后被苏联夺回,和乌克兰、俄罗斯同为创始国加入苏联。苏联解体后,白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白俄罗斯是个多民族国家,境内多达100多个民族。但白罗斯族占到84%,牢牢占据主导地位,而俄罗斯族所占比例仅有8%。
白俄罗斯还拥有自己的民族语言——白俄罗斯语。在民族服饰及生活习俗上,也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从这些方面来看,白俄罗斯绝对是独立于俄罗斯的。
(卢卡申科和普京)
四、改名和“去俄化”。
在中国古代,对于俄罗斯,有着不同的称呼。最早称为罗刹国,到清顺治年间,俄国使团来华,由于阿尔泰蒙语,需要在卷舌音前加个元音。翻译的蒙古人将“罗斯”说成“斡罗斯”。其后在康熙字典中,确定为“俄罗斯”。
而白俄罗斯,受到“俄罗斯”的影响,自然也就变成“白俄罗斯”了。
苏联解体后,白俄罗斯并没有像乌克兰那样西进,而是保持了苏联特色,加强和同宗同源俄罗斯的密切合作。甚至多次表达重返俄罗斯,甘当小弟,感动得俄罗斯泣不成声。
两国还建立联盟共同体,推进俄白一体化,自治联盟的俄白共和国呼之欲出。不过,在国家名字叫白俄罗斯还是俄白罗斯上,两国各执一词,最终不欢而散。
普京上台后,卢卡申科希望借俄白合并,替换人气低迷的叶利钦,成为白俄共和国总统的梦想不复存在。
继续死心塌地追随俄罗斯,必然成为西方国家的众矢之的,肯定得不偿失。
所以“去俄化”,保持中间路线,成为白俄罗斯的最好选择。毕竟乌克兰的教训在那摆着。在普京“俄白一家亲”的呼唤下,卢卡申科开始装聋作哑,虚与委蛇。
他一边接受俄罗斯白菜价的石油天然气,和大量的工业化援助,一边在国际上宣称,自己属于更纯粹的罗斯民族,和俄罗斯有着根本的民族和文化差异。以此,来彰显白俄罗斯的独立主权国家身份。
从白俄罗斯改成白罗斯这一举动,可以看出,白罗斯开始改变自己俄罗斯小弟的形象,转而坚定维护国家主权独立。这和俄罗斯利用经济手段为诱饵,实现俄白合并的政治目标,完全相悖。
在美欧的推波助澜下,双方的关系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最终会发展到哪里,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