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三江口在哪里?

三国时期的三江口在哪里?,第1张

在江苏吴江县北,吴淞江、娄江、东江分流之口也。(吴越春秋)吴太子友曰,越王将选死士出三江之口,入五湖之中。又范蠡辞越王,乘扁舟出三江之口,入五湖。

从屈原流放,登上龟山西望,到毛泽东驻足凝望龟蛇锁着的长江,历史整整跨越了2205年,龟山、蛇山,大江(长江)、夏水(汉江)见证了他们对祖国、民族同样的忧思。

楚国有国800余年,其中以纪为郢(纪郢,即首都。今江陵纪南城)计400余年。今天我们还能听到江夏这个词,江即长江,古称大江;夏指夏水,古水名。据《水经注》,故道从湖北省沙市东南分江水东出,流经今监利县北,折东北至沔阳县治附近入汉水。

自此以下的汉水,也兼称夏水。还有夏首、夏口这两个词,想来,当时的人们的概念里,并不是以汉江的整体来定义河流的,因为夏水自国都附近流出,以国都为头,于是起点就叫夏首,而汇入长江处就是夏口了。

扩展资料

历史

在清代末期、中华民国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武汉经济繁荣,一度是中国内陆最大城市,位居亚洲前列,曾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武汉更是中华民国的诞生地,著名的武昌起义便发生在这里。

武汉其行政区划沿革非常具有历史特色,可以说是从明代直到辛亥革命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史的一个缩影。武汉在湖北省位置汉可以看作两市(汉口、武昌)一县(汉阳)的合并(故有“武汉三镇”之说)。其中汉口和武昌从明朝后期起就分别发展成相当规模的城市。

在1927年到1949年,这三地分别对应着汉口特别市(过去的直辖市)、武昌市(湖北省省会)和汉阳县。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首次将汉口、武昌、汉阳合并为京兆区,总称武汉,开三镇合并先河。因此,武汉可以说是一个直辖市、一个省会城市和一个县的紧密联合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口

三江口,位于浙江省绍兴,这里是曹娥江、钱清江、浙江(今钱塘江)三条大河的入海口,故此也叫三江口。 “嘉湖作战场”的“嘉湖”就是现在的杭嘉湖平原,这是由杭州、嘉兴、湖州三地所围成的一个平原。 据史料记载,清军在南下的过程中多次在此进行大屠杀,以至于数里而无炊烟,此地的怨气非常的严重,当地人对清军的痛恨程度也远比其他地方要高。所以当时此地反清复明的呼声也很高。年羹尧曾在此地出任过杭州参将,雍正继位后,位高权重的年羹尧权倾一时,飞扬跋扈,于是雍正把他贬到了杭州,做杭州将军。并且在雍正给年羹尧的批折上回奏:朕把你贬到杭州将军,就是想看看谚语是不是能成真,你若想造反称帝,成功那是天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9204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6
下一篇 2023-03-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