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哪,第1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位于咸阳市杨陵区西农路22号,分为南北两个校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位于关中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之间,冬天最低气温一般不低于-10摄氏度,夏天像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比较热,气候还不错。该校距离西安、咸阳和宝鸡都不远,到西安坐火车和汽车都需时1个小时左右。而且这所学校离汽车站和新火车站都比较近,因而交通是十分便利的。而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部和周边都有商场、超市,任何想买的都能买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除了环境不错、交通便利之外,学校的学术氛围、专业水平都是很不错的。该校的综合实力很强,别看他是个农林院校,但是像工科、机械设计、水利水电等专业都是相当的火热。还有,葡萄酒这一亚洲第一的学院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就业率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像林产化工等热门的专业本科毕业还是比较好找工作的,另外专业考研可选择的面很广。需要说明的一点,而且该校林产化工等专业课程的老师水平很高,专业过硬。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邰城路3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Northwest A&F University),简称西农或西北农大,坐落于陕西杨凌示范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

由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16个部委和陕西省共建,是中国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也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葡萄酒专业稳居全国第一。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3月,学校占地5657亩,下设研究生院和28个学院(部、所)、74个本科专业;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教职工4300多人,专职院士4人;全日制本科生近2.1万人,博、硕研究生9600多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校简介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哪个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在咸阳市杨陵区,具体地址在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邰城路3号,该校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李兴旺、校长吴普特。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建校80余年来,学校一代代师生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和“诚朴勇毅”的校训,心怀社稷,情系苍生,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教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在新中国成立前已是一所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知名大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校事业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取得了辉煌业绩。合校以来,学校不断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积极推进和深化科教体制改革,各项事业均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学校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设有26个学院(系、所、部)和研究生院,共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7个本科专业。现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和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业科学居US.NEWS学科排名全球第30位农业科学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之列,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等7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之列。建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66个省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校现有教职工4535人,其中专任教师2236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1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10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11人国家“人才项目专家”入选者7人,青年人才项目专家入选者13人“*”特聘教授6人,青年*3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4人陕西省“*”入选者43人,学校“特聘教授”12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

学校从193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4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支教育部创新团队6支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0925人,各类在校研究生9683人,其中博士生2289人。学校毕业生遍布海内外,建校以来为社会累计培养输送各类人才20万余名,有19位校友成为两院院士,为西北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始终坚持“顶天”“立地”相结合的科技工作方针,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在动植物育种、植物保护、农业生物技术、旱区农业与节水技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建校以来,学校累计获得各类科技成果6000余项,获奖成果1800余项。培育出了世界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小麦品种“碧蚂1号”,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远缘杂交小麦良种“小偃6号”,我国自主培育和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苹果品种“秦冠”等重要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3000亿元。

合校以来,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2项,其中主持完成14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79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最高成就奖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421件审定动植物新品种547个。发表SCI、EI、SSCI论文21627篇,其中2018年第一署名单位SCI、EI、SSCI论文2814篇。现有8家农、林、水专业陕西省一级学会挂靠学校,编辑出版20种学术期刊,建有大学出版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9159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6
下一篇 2023-03-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