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久与共处的器具或自然物。唐白居易《对琴待月》诗:“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
元王逢《寄桃浦诸故知即事》诗:“老伴惟馀卧陇云,抱晦含光体常静。”
配偶。《金瓶梅词话》第六回:“婆子笑道:‘老身没有老伴儿,那里得养出来,你年小少壮,正好养哩。’”《儒林外史》第九回:“方才听见说,你那两个令郎都娶了媳妇,曾添了几个孙子了么?你的老伴也同在这里?”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九:“说啥风凉话?我看你要没老伴,娶得比他还快呢。”
1
每一天,我们每个人要与好多人擦肩而过,你可曾想过每个人都有故事呢?
常常看到一个戴着眼镜的老先生牵着一个老太太的手走过窗前。看年龄应该是他的老伴,之所以牵着手,那是因老伴走的不稳,老先生手里还拉着一个拉杆箱。我总是看他们远去的背影,我时常想,他们要去哪里呢?
这样的情景,这两个互相扶持走过的老人,我默默看了一年,我不曾问过他们什么。我很想知道一些事,但我就享受这种距离产生的错觉。
2
我一直很享受猜测别人故事的一个过程,不去多问。电视剧我喜欢给我剧透的朋友,我想早点知道后来发生的事跟我的推测是不是相似。
但是生活中发生的一切,跟电视剧完全不同。电视剧为了吸引眼球,情节都是紧凑相连,而每天的日子却是缓慢的拖沓的,没有从天而降的惊喜,也不会有太多的意想不到的悲哀,每个人都在履行自己应有的职责,每个人都在享受生活。人群里我们互相凝视,互相交流体验着生命。
我看过吸引力法则,也验证过它的神奇,我相信,我们内心渴望的一些东西,有一天终会送到我们面前。
终于有一天,那个老先生一个人路过店门口,停下脚步看看自行车,他没有说话,又走了过去。我也并没有跟他说,我常常看你们走过,我怕惊扰了别人。
3
我很喜欢相互依赖的白发老人,他们一起走过了几十载,他们从年轻夫妻一年年走过,也熬白了头。
记得二十二年前生女儿那一天,病房不够用,我住进了别的病房。记得有做阑尾炎手术的年轻女子,有受了外伤的男人。
我发现一个男人比他的年轻妻子大十多岁的样子,他有一个儿子十多岁和一个五岁小女儿。
后来才知道那是他的第二个妻子,但是并不是人们口中说的小三上位,孩子对他们都很亲。这个男人睡觉很惊醒,老婆一声呼唤赶紧爬起来。
对比当时我身边的老王睡的让人连床搬了去也不会醒来,我刚生完宝宝,孩子哭了我千呼万唤没人理我,我就自己起身照顾。我好羡慕这女人找了个好老公。老了是老了那么几岁,但会疼人啊。
后来出月子,我跟老王同志提起我的委屈,还是老男人会疼人。他大呼冤枉,他说他也会疼人,但要理解一个劳累了陷入深睡眠的人,为了照顾大的小的他也累啊。
4
后来证明,人上了年龄睡眠确实会少,责任感也会越来越重,半夜里我口渴,老王同志他会马上起身给我倒一杯水喝。
何为老伴?就是那个陪伴了几十年,儿女们都大了飞远了,围坐在饭桌吃饭的两个人头发花白了,脾气好了,用心听对方说话了。
半夜里不用说话,用手指一指也明白把什么拿过来,他知道她身上疼了酸了,就给她揉揉肩膀捶捶背。
她知道他口渴了,很自然把杯子递到她的手里,老伴就是半夜三更无怨无悔照顾你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