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峰在哪里?

祝融峰在哪里?,第1张

祝融峰南岳衡山主峰,也是南岳七十二峰最高峰,位于南岳古镇北面。祝融峰上的祝融殿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其名源自火神祝融之名;相传祝融氏主管南方,住衡山,死后葬于衡山。祝融峰顶建有祝融殿(祝融庙),原名“老圣帝殿”,明朝万历年间始建为祠。

2009年2月12日下午3点左右,祝融峰上的一根电线被风刮断引发了火灾,燃烧面积达100余亩左右,经千名武警和消防队员的努力而扑灭,没有人员伤亡。

2009年7月7日,美籍华人谢政达捐资百万修缮祝融峰。经过一年修缮,于2010年8月26日举行了竣工仪式。

2009年9月8日,南岳区政府新闻办公室宣布,当地有关部门在祝融峰探访到了古代“南山”大型石刻,为清光绪版《南岳志》所记载“寿比南山”四字题刻的一部分。“寿比”题刻没有找到,专家分析“寿比”可能在古代修缮时被压在殿脚下。

扩展资料:

人文景观

登衡山必登祝融。古人说:“不登祝融,不足以知其高。”唐代文学家韩愈诗云:“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青烟里”。两句诗形象的描写了祝融峰的高峻、雄伟,这里不仅可以眺望到连绵不绝的群山,在无云的夜晚,到这里赏月,别有一番美景。

游人站在台上欣赏月色,较在平地上别有一番景象。即使月亮西沉,这里也还留有它的余辉。正如明代孙应鳌的诗所描绘:"人间朗魂已落尽,此地清光犹未低。"幽妙的情景,可以想见了。

祝融峰附近寺庙林立,景物各有千秋。南岳佛教的五大丛林,祝融峰下就占了两座。南面有上封寺,隋代以前叫光天观,是道教活动的地方。隋场帝大业年间,下令改为上封寺。

沿上封寺正前方走,可见傲然兀立的石牌坊,这就是南天门,其石柱上刻有对联:"门可通天,仰现碧落星辰近;路承绝顶,俯瞰翠微峦屿低!"传神之笔,叫人真想踏上一块白云,随风飘去。

上封字后的山上有个观日台,现设有气象台。在观日台旁边,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观日出处"四个大字,在秋高气爽,特别是雨后初晴的日子里,游人可以看到"一轮红日滚金球"的奇景。为了看日出,游人需要先一天住在上封寺的招待所里,次日黎明前,赶到观日台。

如遇晴天,则可看到东方一片灰白的天空,渐渐地出现了微微的鲜红色,接着一道道光芒喷薄而出,五彩缤纷。

刹那间,太阳似乎从地干线下向上一跃,浮出了部分弧形的红边,红边很快变成了半边红轮,继而成为一个火红的圆球。金轮涌出,上下荡漾。旭日冉冉升起,曙光洒向大地,万物生机勃勃。青山绿树,遍披金色的彩衣,秀丽万状。

由于每天天气变化不同,日出的情景也千姿百态,各呈异彩,使南岳壮观的日出,更加美不胜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祝融峰

1、祝融峰位于湖南省东部中间的南岳衡山,北纬27°18′6″,东经112°41′05″,挺拔突起,高出芙蓉、紫盖、天柱、祥光、烟霞、轸宿诸峰之上,祝融峰,海拔1300.2米,高耸云霄,雄峙南天,是南岳衡山72峰的最高峰和主峰。其景点包括老圣殿、上封寺、望月台、南天门、会仙桥等景点,是一个以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为辅的景区。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游客来此观日出,看云海,赏雪景。“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祝融峰之高”被誉为“南岳四绝”之首。

2、祝融峰是根据火神祝融氏的名字命名的,相传祝融氏是上古轩辕黄帝的大臣,是火神,人类发明钻木取火后却不会保存火种和不会用火,祝融氏由于跟火亲近,成了管火用火的能手。黄帝就任命他为管火的火正官。因为他熟悉南方的情况,黄帝又封他为司徒,主管南方事物。他住在衡山,死后又葬在衡山。为了纪念他对人们的重大贡献,将衡山的最高峰命名祝融峰。在古语中,“祝”是持久,“融”是光明,让他永远光明。

祝融峰海拔有1300.2 m。

祝融峰位于湖南省衡阳市,位于北纬27°18′6″,东经112°41′05″,挺拔突起,高出芙蓉、紫盖、天柱、祥光、烟霞、轸宿诸峰之上,据新编《南岳志》载:祝融峰,海拔1300.2 m,是南岳衡山七十二峰的最高峰和主峰。

祝融峰是根据火神祝融氏的名字命名的,相传祝融氏是上古轩辕黄帝的大臣,是火神,人类发明钻木取火后却不会保存火种和不会用火,祝融氏由于跟火亲近,成了管火用火的能手。黄帝就任命他为管火的火正官。因为他熟悉南方的情况,黄帝又封他为司徒,主管南方事物。

他住在衡山,死后又葬在衡山。为了纪念他对人们的重大贡献,将衡山的最高峰命名祝融峰。在古语中,“祝”是持久,“融”是光明,让他永远光明。

自然景观:

南岳诸多景观中,祝融峰之高,方广寺之深,藏经殿之秀,水帘洞之奇,历来被称为“四绝”。峰头花岗岩裸露地表,黑石嶙峋,峰背巨崖,壁立千仞;望月台侧,奇石堆叠,耸出十余丈,成为峰顶最高点。峰腰到峰麓,松杉环绕,郁郁葱葱,深绿无际。

在峰麓通过喜阳峰的路侧,还有一片常绿阔叶林,学名“多脉青冈林”,绿叶成阴,碧涛满耳,经风扑衣,理引人兴起“五岳独秀”的一种感觉。登祝融峰顶,极目四望,峰高眼阔,胸怀无际。脚下群峰如浪,绿涛起伏,湘江如带,弯曲成五条白练,遥向祝融,俗称“五龙捧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8809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2
下一篇 2023-02-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