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主要内容?

“知行合一”的主要内容?,第1张

,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知”,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就是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在王阳明看来,“知行合一”中的“知”是“良知”。“行”一方面是指人们在心理上的意念活动,另一方面是“笃行”,即主体的实践行为。“知行”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就是“良知”的体用合一,正如他所说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1]在这个动态的关系中,知和行呈现出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状态。也就是说,二者落在名言上,分说为二;一旦达于心体,则不可分割。[2],具体地说,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第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功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第二,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因此,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特别强调知和行的不可分离,认为知与行在心灵世界的活动中完全可以合二为一[3],把知识本身当作是实践的过程,同时要把实践的过程还原为知识的形态。但他的知行观并不是简单的讲知和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而是上升到道德层面的知与行,人们的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关系,这是王阳明在经历了当时大环境下的艰难困苦,体会到当朝当代人间的冷暖沧桑后领悟到的,他的目的是希望解决当时社会上存在的道德沦丧问题,以求唤回人们的本心,即“良知”。而恢复人们的良知的方法就是“致良知”,所以,“知行合一”本质上就是“致良知”。简而言之,“良知”就是王阳明的世界观,而“致良知”则是他的方法论。

知行合一的意思是: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件事。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

拼音:[zhī xíng hé yī]    

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 ,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扩展资料:

知行合一的现实意义:

1、王阳明“知行合一”、力行实践的精神提供了一种科学务实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动力。王阳明所讲的“知行”关系,从现代扩展的意义而言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所谓“知行合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2、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对于当前反腐倡廉,诚信施政具有警示作用。

现在一些官员知行分裂,说一套,做一套,败坏了党风政风,也失信于民。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有必要提倡“致良知”“知行合一”,以提升干部队伍的道德人文素质。这对启迪官员的道德良知,遏制贪腐之风,推行廉洁政治,执政为民,取信于民,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3、提倡“知行合一”,有助于在新的形势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促进“人文化成”。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学说,重点放在“行”上,奉行的是文德教化理念,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对于发挥“人文化成”作用,推进全民道德教育能起到积极作用。

问题一: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知行合一是晚明学者王阳明提出的“心学”的核心思想,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仍有其十分合理的地方。归纳理解,知行合一包括三层意思:一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知;二是坐言起行的实践;三是所知与所行相统一。最重要的是第三点,也就是一个人要真诚真实,不要说一套做一套。

问题二:知行合一含义 20分 知行合一含义基本上是指,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解析:“知”:知识、理论。“行”:行动、事情、实践。“合一”:结合、统一。

问题三: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意思很简单,就从字面上来理解即可:你脑子里意识到了要什么,你就去做什么,努力去实现,就是要立刻付诸行动,而不是想归想,做却不知猴年马月才做,那样是做什么都不成的。

问题四: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意思?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问题五: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知行合一是晚明学者王阳明提出的“心学”的核心思想,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仍有其十分合理的地方。归纳理解,知行合一包括三层意思:一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知;二是坐言起行的实践;三是所知与所行相统一。最重要的是第三点,也就是一个人要真诚真实,不要说一套做一套。

问题六:知行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 知行合一,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问题七:“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近代陶行知在他的生活教育论中也倡导“知行合一”,认为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是行动,是实践,是亲身体验。知,顾名思义就是知识,在这里应该是动词,学习理论知识。陶先生强调“亲知”,即俯“行”中得来,亲身得来;而不仅仅是“闻知”,从师得来,或从书本得来。

问题八:知行合一的意思是什么? 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只说一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知,又说一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冥行妄作,所以必说知,方行得……某今说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文汇报》1990.3.11:“从晓庄师范到山海工学团, 陶先生 一以贯之的精神是‘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力求培养学生从整体上驾驭知识的能力。”

问题九:"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8806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2
下一篇 2023-02-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