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是什么意思

彤是什么意思,第1张

朱砂的颜色。

彤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拼音:tóng,本义是朱砂的颜色,朱红色。后引申用作动词,表示用红色涂饰之义。

“彤”字始见于西周,战国南楚文字有微小简化形式,把“彡”形的三画省作二画,并且又常省去“丹”形中间像丹砂的短画。

小篆承春秋、西周,不省。汉代随着“丹”形的隶变而演变作“彤”。

详细释义:

1、作形容词

赤红色。

2、作名词

彤管(笔)的简称。

周代国名(在今陕西省华县境)。

姓。

3、作动词

用红色涂饰器物。

彤的意思是: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最早见于金文,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彤”字基本含义为彩色装饰,如:彤镂,彤几;引申含义为姓,如:姓彤。在现代汉语中,“彤”多用作形容词,如:彤丹。

古籍释义:说文解字,丹饰也。从丹从彡。彡,其画也。徒冬切文三重二说文解字注,(彤)丹饰也。春秋经曰。丹桓宫楹。从丹彡。以丹拂拭而涂之。故从丹彡。彡者、毛饰画文也。饰拭古今字。彡其画也。说从彡之意。彡亦声。小徐有此三字。然则彤古音当在七部矣。今音徒冬切。

康熙字典:《唐韵》《集韵》《韵会》徒冬切,音佟。《说文》丹饰也。从丹,从三。三,其画也。《玉篇》赤色。《诗·邶风》贻我彤管。《左传·定九年》静女之三章取彤管焉。《注》彤管,赤管笔,女史记事规诲之所执。《疏》必用赤者,示其以赤心正人也。《书·文侯之命》彤弓一。《诗·小雅·彤弓传》彤弓,朱弓也。又姓。《史记·夏本纪》禹为似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有彤城氏。《注》索隐曰:周有彤伯,盖彤城氏之后。《广韵》彤伯为成王宗枝。

1、彤是一个汉字,读音为tóng,代表着红色 ,寓意着红红火火:(红彤彤口语中也读hóngtōngtōng)(红彤彤的)形容很红 。“彤”在中国常用于女名,读起来给人一种优雅大方的感觉。如:李艺彤,李若彤等。

2、字形结构:汉字首尾分解:丹。

3、汉字部件分解:丹彡。

4、笔顺读写:撇折点横撇撇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8605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0
下一篇 2023-02-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