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有哪些

书法家有哪些,第1张

书法家有如下:

1、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

2、柳公权

柳公权,字诚悬,汉族,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幼年好学,善于辞赋,懂韵律。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

后柳公权封河东郡公,亦称“柳河东”。公权是颜真卿的后继者,但惟悬瘦笔法,自成一格;后世以“颜柳”并称,成为历代书法楷模。

3、颜真卿

颜真卿,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书法家。

开元二十二年,颜真卿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

4、欧阳询

欧阳询,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南梁征南大将军欧阳頠之孙,南陈左卫将军欧阳纥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出生于衡州,祖籍潭州临湘。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5、张旭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是中国唐朝中期的知名书法家。出生于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开元、天宝时在世,曾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

在书法界,他有“草圣”的称呼。在唐朝开元年间官至常熟尉,后又为金吾长史,世称他为“张长史”。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

蔡邕:东汉书法家。善于篆、隶,又创飞白体,精妙绝伦。

钟繇:三国书法家。字元常,三国魏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兼善各体,尤精小楷,开创了由隶书到楷书的新貌。和晋代王羲之并称“钟王”。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被世人尊为“书圣”。

王献之:王羲之的儿子,父子在书法上各有千秋,以行草为能。

张旭:唐代书法家。以草书成就最高,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

欧阳询:唐代书法家。他的书法,以隶书为最。

虞世南:唐代书法家。妙得“二王”及智永笔法,笔势圆融遒劲,外柔而内刚。

褚遂良:唐代书法家。书法继二王、欧、虞之后,别开生面。他的楷书“丰艳流畅,变化多姿”,后人把他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家。

颜真卿:唐代书法家。他的楷书骨力道劲而气概凛然,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怀素:唐代书法家。怀素的狂草千变万化,与张旭比肩,合称“颠张狂素”。

苏轼:北宋书法家。书法早年姿媚、中年圆劲、晚年沉着。

黄庭坚:北宋书法家。书法博采众长,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

米芾:北宋书法家。真、草、隶、篆、行俱佳,而尤以行草书见长。他自称“刷字”,是指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势尽力,追求“刷”的韵味、气魄、力量,追求自然。

蔡襄:北宋书法家。世人评蔡襄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

赵孟頫:元代书法家。诸体皆工,尤以楷书和章草见长。

文徵明:明代书法家。书法各体无一不精,尤其以行书、楷书为人所称道。

祝允明:明代书法家。楷草皆精。

董其昌:明代书法家。集古法之大成,以行草书造诣最高。

米万钟:明代书法家。米芾后裔。行、草俱佳,与董其昌齐名,称“南董北米”。

徐渭:明代书法家。其书法笔墨纵横,貌似狂放不羁,其实暗含秩序。

朱耷:明代书法家。他的书法与绘画风格相似,极为简练。

金农:明代书法家。书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

邓石如:清代书法家。以篆隶最为见长,而篆书成就在于小篆。其代表作《篆书唐诗联句》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翁同铄:清代书法家。早年主要学习欧阳询、褚遂良,又学赵孟頫、董其昌,以后又致力学真卿,得其风骨,使翁同龢的书法融南北诸家之长,开创了苍老道劲、刚健浑穆、含蓄朴茂的翁体。

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有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王献之、赵孟頫、黄庭坚等,每一位都是影响时代的人物,书法更是影响了代代人,简单来说就是以书法为主要创作的艺术家。或者说是精通书法的人。

注意:

1、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广采众长,自成一家,不仅作为中国书法史上一座极具象征性的丰碑深远影响着中国千年书法,还留下了大量的丰富多样的书法精品。

2、欧阳询,唐朝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作《皇甫诞碑 》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欧阳询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3、颜真卿,唐代书法家,中国古代楷书四大家之一,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创立“颜体”。《祭侄文稿》是唐代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不计工拙,一气呵成,常常写至枯笔,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4、柳公权,唐代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作《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等。创立“柳体”。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即负盛名,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

5、王献之,人称”大令“,幼年随父学书法,尤以行草著名,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草书名作以《中秋帖》列为清内府“三希帖”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8533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0
下一篇 2023-02-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