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战术就是像太阳的那种快打旋风式打法,跑着打,称为小球战术。
它的主要特点如下:球和人始终处于快速运转当中(尽量不停球)寻找最短的时间选择把握性最大的方式进攻队员分散站位,利用传球、挡拆配合、无球跑位来制造出投篮出手的机会。
进攻中不以内线球员为核心但它总归来讲是一套「理念」,并不是一套具体的战术,它只教你怎么打,但没有告诉你具体的过程。
小球是指通过快速的攻守转换最大程度的规避身高和阵型在防守中带来的影响,也就是以防守换进攻的方式,由于这种打球方式对球员的机动性较高,执行者多为小个球员,风格也更加灵活,所以“小球”就成了约定俗成的叫法。
小球首创于道格·莫,他在丹佛打的是小球,乔治·卡尔在密尔沃基打的是小球,拜伦·斯科特在新泽西打的是小球,老尼尔森在金州打的是小球,德安东尼在菲尼克斯打的也是小球。他们都是小球战术的代表者,但具体落实到球场上,并不是同一种战术。
扩展资料:
小球战术盛行的原因
1、目前联盟的优质内线太少了,没有可以成为球队支柱类型的球员,比如奥尼尔、邓肯这样级别的。很多球队中,内线球员的作用都是挡拆掩护,不会获得足够的出手机会。为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些内线球员在联盟中地位越来越边缘,很少再有被当做核心来使用。
2、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就是位置感越来越模糊,不会再像之前那样中锋和后卫的差别那么大,分工也不再那么明确。比如哈登和威少这样的后卫,也是篮球板球好手。
就像帕特莱利说的那样,未来篮球就是五个2米05的球员,不再有明确位置,不害怕对方换防,都是一个人可以打五个位置。
3、现代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全能型球员频出。比如字母哥,浓眉哥戴维斯,这都是相当全面的球员。这些球员的存在,给了教练更多的选择。再比如勇士的格林,虽然身材不高,但是防守意识和力度足够,是球队夺冠的重要支撑。
4、就是三分球在现代篮球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各支球队对三分球的依赖性增强,这样的距离对大部分球员来说都不是难事。
所以也有很多人建议,NBA应该扩大三分线范围了,但至今还没有下文。综合以上原因,NBA小球战术开始盛行,也成就了勇士和火箭这样的球队。目前联盟的风气就是这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球战术
不管你是不是勇士球迷,对这支球队过去30年的历程多多少少都有认识,因为他们在此期间的确有过不少值得被铭记的高光时期:
上世纪90年代初大家管他们叫“Run TMC”,2007年他们变成了“黑八勇士”,这几年他们又被称作“死亡五小”。
无论这些经典的勇士阵容随时间如何变化、主帅更迭几个、甚至老板都换人了,球队在球场上的表现始终没离开一个核心体系——小球战术。
事实上“小球战术”并非某个特定的战术,而是一个篮球概念,它以小快灵的球员为主力阵容,讲究快速移动、皮球运转、推进快攻、多投外线,打出敏捷攻防转换的特性。
话糙理不糙地讲一句,就是人和球都动起来,出机会就投。
例如2005年前后的太阳,在纳什(Steve Nash)的带领下主打赏心悦目的跑轰(Run and Gun),便是小球概念中的一种具体执行战术。
直到1988-89赛季老尼尔森(Don Nelson)入主勇士,才将小球变为自成一派的体系并发扬光大,更在之后30年影响着金州球队。
后来大家还把勇士特有的小球战术称为“Nellie Ball”(Nellie是老尼尔森的昵称),以此记住老尼尔森对篮球革新的贡献。
那么,这套奇葩的小球战术,老尼尔森当初是怎么想出来的呢?
让我们先从老尼尔森的球员时代说起。
尼尔森的球员生涯始于芝加哥民族,第二年转投湖人打了2个赛季,随后11年都在波士顿度过。
作为一名从未打过首发的球员,尼尔森生涯场均只有10分5板,但他在绿军效力时是板凳席重要的轮换,跟随球队拿过5个总冠军,他的19号球衣如今还高挂在凯尔特人主场上空。
除了荣誉,尼尔森在凯尔特人最大的得益是分别师从“红衣主教”奥尔巴赫(Red Auerbach)、拉塞尔(Bill Russell)和海因索恩(Tom Heinsohn),令他有机会长期接触高水平的篮球知识和执教技巧。
根据队友们的回忆,尼尔森喜欢在训练后或比赛期间“躲”在奥尔巴赫身后,看看老帅的战术板上都有些什么东西,然后回去写在自己的笔记上。
虽然尼尔森打球能力不出众,但球商超高,凭借多年在强队的耳濡目染和学习吸收,逐渐发展出专属的执教理念。
从角色球员到名帅,科尔(Steve Kerr)和小沃顿(Luke Walton)均是其中代表,巧的是他们和老尼尔森一样,都曾在勇士“Nellie Ball”的体系下取得过成功。
1976年夺得第五冠后,35岁的尼尔森结束了球员生涯。
独行侠总经理、老尼尔森的儿子唐尼(Donnie Nelson)回忆当时他老爸退役后有三个出路:去做 汽车 销售员、成为一名篮球裁判、接受雄鹿邀成为一名助教。
老尼尔森当然想做教练,于是1976-77赛季他走马上任来到密尔沃基在科斯特洛(Larry Costello)手下工作。
要说科斯特洛也算一名传奇教头,他是雄鹿队史首任主帅,1971年率领球队赢得总冠军,一共在这里执教超过8年。
多说两句,科斯特洛也打过12年NBA,6次全明星、1次最佳阵和1次总冠军,更被称为“最后一个双手投篮的球员”。
理论上,老尼尔森能跟着这样一位老大应该又可以学到不少东西。
可惜世事难料,老尼尔森只和科斯特洛合作了18场比赛就分道扬镳了,原因是后者近两年带队成绩不理想,1976年一开季又遭遇3胜15负的窘境,无奈之下只得离任。
主帅走了,雄鹿要找个人顶上。到外面去请肯定来不及,看了看制服组人员,球场经验最丰富的就数尼尔森了,那就他吧。
就这样,退役还不到半年的尼尔森,在机缘巧合下踏出了成为名帅的第一步。
别看尼尔森是个执教菜鸟就以为他愣头青,其实人家在球员时期早已自学成才。
曾跟随老尼尔森10年的助教吉恩(Garry St. Jean)说前者第一天走进制服组办公室时,手里拿着一沓6寸(约15cm)厚的文件和笔记,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战术思路和策略应对,全是他当球员时自己整理出来的。
更难得的是,尼尔森的战术运用和场上指挥十分灵活,在前人经验上大胆开创新的体系,总是尝试不同的阵容搭配和技术开发,“疯狂科学家”的风格初露端倪。
有了这样的准备,尼尔森底气十足,掌舵雄鹿后球队战绩逐渐上升,1980-81赛季就率队打出60胜,再两年后便拿下了第一座“年度最佳教练”。
可随着1984年兰尼尔(Bob Lanier)退役,雄鹿继贾巴尔(Kareem Abdul-Jabbar)离开后又出现了内线“真空”的局面,如何调整应对是尼尔森要考虑的难题。
于是兼任球队总经理的尼尔森做了一个大胆决定,将阵中的全明星马奎斯-约翰逊(Marques Johnson)送到快船,换来了卡明斯(Terry Cummings)、霍奇斯(Craig Hodges)和里奇-皮尔斯(Ricky Pierce)。
他这么做,是希望球队在没有强力内线的情况下,组建一套节奏更快、球权更平均的阵容。
卡明斯,身高2米场均的灵活前锋,得分20+的全明星;
霍奇斯,板凳席尖刀,三分好手(生涯后期作为公牛球员,曾连续三年夺得三分大赛冠军);
里奇-皮尔斯,最佳第六人,效力雄鹿前6个赛季的命中率均高于5成;
再加上自家培养的球星蒙克利夫(Sidney Moncrief),这几个人于尼尔森看来都有一个共同点:能投!
在尼尔森的构想中,他们可以一同出现在场上——即使当中有三个人同为得分后卫——利用持续的皮球传递和无球跑位,创造出投篮空间,或是直接将球传到最靠近篮筐的位置然后得分。
对于这种超前的战术理念和人员配置,尼尔森曾这么解释:初衷很简单,就是要把阵中最好的球员同时派上场。
那么,三个得分后卫+一个偏外线的前锋,每个人都得分,难道要让中锋来组织?
不好意思,这套阵容里没有中锋。尼尔森让196cm的普莱西(Paul Pressey)出任小前锋,担起组织进攻的重任,负责持球推进和分配球权,给各个得分点喂球。
然后你会发现,尼尔森构建的小球体系已初步成型,不经意间还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场上位置“组织型前锋”——普莱西在1984-89这5年均是球队助攻王,如今雄鹿队史助攻王也还是他。
1984-85赛季尼尔森带队在常规赛取得59胜,他的小球风靡整个NBA,因为以前从没有球队是这样打球的,攻防节奏流畅还俘虏了不少球迷的心,也为他带来了第二座最佳教练奖项。
之后几个赛季雄鹿不断围绕小球体系优化阵容,高举进攻大旗、鼓励分享球权,开放式的打法使他们在好几个赛季都是联盟场均得分前五的球队。
另一方面,尼尔森参考了球员时代在绿军学到的防守策略,迭代更新后应用到雄鹿,培养出像蒙克利夫这样的名人堂防守者,球队防守效率也始终位列NBA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尼尔森还是第一个提出“无限换防”的教练,他认为既然球队没有中锋,那就让球员遇到挡拆就换防,用积极性来弥补错位造成的身高和体型不足。
比较遗憾的是,密尔沃基是个小地方,吸引不了什么巨星加盟,尼尔森在此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就算小球多具创新性,在现有球队资源下也很难发挥更高实力。
执教雄鹿11年的尼尔森倾尽心血和精力,最远也不过将球队带到过东部决赛,距离总冠军还相当遥远。
1987年,与老板柯尔(Herb Kohl)关系出现裂缝的尼尔森,在球队输掉东部半决赛后决定离开密尔沃基。
从雄鹿主教练位置退下来的尼尔森休息了一年,然后奔赴儿子担任助教和球探的金州,计划在那里展开第二段主帅生涯。他甚至在到任前购买了一小部分勇士股份,同时出任球队副总裁。
虽然只有48岁,但此时的尼尔森已是功成名就的名帅、两次最佳教练获奖者,同时为了区分他和儿子唐尼,大家开始称呼他为“老尼尔森”。
老尼尔森到勇士的第一件事,就是检阅球队阵容。
当看到这里最好的内线,竟然是被火箭放弃、饱受膝伤和背伤困扰的桑普森(Ralph Sampson),但侧翼位置有“上帝的左手”穆林(Chris Mullin)和1988届最好的分卫里奇蒙德(Mitch Richmond),加上控卫加兰德(Winston Garland)和替补席的迪格勒(Terry Teagle),老尼尔森意识到他的小球要在金州“升级改造”了。
为了腾出弱侧投篮空间,老尼尔森尝试让穆林、里奇蒙德和加兰德轮流持球组织,当一个人控球时,另外两个就不停穿插,打乱对方防守节奏,找准时机出手,结果收到了不错成效。
所以当第二年蒂姆-哈达威(Tim Hardaway)到队,取代加兰德成为首发控卫后,勇士的小球战术再次得到提升,球队进攻端根本防不住,场均得分和进攻节奏均列联盟第一。
哈达威+里奇蒙德+穆林,球迷太喜欢他们又快又准的进攻了,简直像一场华丽的表演,令人又兴奋又惊叹:
他们曾48次在同一场比赛分别砍下20+——包括1991年对阵魔术时三人同时得分30+——赛季场均得分三人都有20+,加起来场均高达72.5分。
这三人后来被称为“Run TMC”,关于他们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因为“Run TMC”的火爆,勇士卖光了1990-91赛季的每一张主场门票,成为上世纪90年代初NBA最受欢迎、最具观赏性的球队之一。
在背后指挥一切的,正是老尼尔森和他的小球。
不过勇士在“Run TMC”时代除了收获名声和票房,并没有实质的成绩进步,究其根本是老尼尔森的小球过分追求进攻,忽略了雄鹿时期赖以生存的防守。
例如1990-91赛季,勇士场均得分联盟第二,但场均失分也高居第二、防守效率倒数第四,基本属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正因如此,“Run TMC”的勇士战绩并不理想,两年下来胜率还不足5成(81胜83负)。老尼尔森也深知这些情况,但此时的他压力很大,有了沉迷进攻的苗头,开始在决策上犯一些错。
又例如1991年11月,老尼尔森将里奇蒙德送去国王换回了菜鸟比利-欧文斯(Billy Owens),竟然只是因为“欧文斯比里奇蒙德更高,能补充球队高度”。
事实证明,欧文斯是一名好球员,只是并非老尼尔森和小球战术的合适人选。
从1988到1994,老尼尔森执教勇士六年半,在金州“试验”了很多战术的新想法,然则创新是需要代价的:这些年球队从未在季后赛突破次轮,整体防守始终未见改善。
1995年2月,老尼尔森辞去了勇士主帅和副总裁的职务,将教鞭交给了昔日爱将兰尼尔便离开了金州。
之后老尼尔森在尼克斯短暂停留了一季,接着去了小牛出任总经理,一年后重掌帅印,打造了纳什、诺维茨基(Dirk Nowitzki)和芬利(Michael Finley)的“新三驾马车”阵容,同样以小球战术和旋风进攻为根本,书写了小牛队史又一个灿烂时代。
不过要说老尼尔森本人的又一次“封神壮举”,还得是他2006年接受时任总经理穆林邀请、再次执教勇士的首个赛季。当时的他带领球队以西部第八的身份,在季后赛首轮淘汰了夺冠大热、西部第一的小牛,完成可能是 历史 上最震撼的“黑八奇迹”。
这支“黑八勇士”可谓是老尼尔森对于小球体系的“集大成之作”,以巴郎-戴维斯(Baron Davis)、哈灵顿(Al Harrington)、埃利斯(Monta Ellis)等人为骨干,围绕小、快、灵的特点疯狂得分。
那个赛季勇士有7人场均得分上双,算上场均9.8分的马特-巴恩斯(Matt Barnes),球队得分前八全是后卫和侧翼球员,真正诠释了小球战术淡化内线进攻、转移球、分享球、灵活跑位等定义。
然而老尼尔森麾下的小球依然存在防守问题,他们或许可以在一个系列赛掀翻巨人,却还是发挥不够稳定,持续进攻的背后是一个个防守黑洞。
事实上之后的三个赛季,保持进攻至上的老尼尔森都没能带队进入季后赛。
2010年老尼尔森再一次离任勇士主帅,这一次69岁的他不仅离开球队,而是彻底卸下主教练的身份,从球场退休了。31年教练生涯,老尼尔森收获了 历史 最多的1335场常规赛胜利,总胜率55.7%。
如今回头看,虽然老尼尔森的小球未能在当时取得战绩层面的成功,但他把这种篮球理念深埋在勇士的文化中,让它成为球队日后登顶的基石,更是当今NBA和世界篮坛的主流战术思路。
不知道40年前,老尼尔森开创的小球战术之时是否会想到这个体系会如此受欢迎和追捧。
或许最初的他,真的只是单纯缺少一个靠谱的大个子,还囤了一堆投手,而已。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