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是指哪三省?

qq网吧特权2023-02-20  26

1.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

2.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中书令。

3.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

扩展资料:

隋文帝在中央设立三师、三公、五省(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和内侍)。三师、三公只是一种荣誉虚衔。五省之中,只有尚书、门下、内史三省才是真正的中枢权力机构(秘书省掌图书典籍,职任较轻;内侍省掌侍奉宫掖,委以宦官)。三省各有明确分工。  

中书省,古代官署名。魏曹丕始设,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隋初称为“内史省”,后改为“中书省”。宋代中书省与门下省合并为一个机构“中书门下”,掌握行政大权,长官为“同平章事”即宰相,其与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院合称“二府”。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地方行政由中书省外派的“行中书省”即“行省”掌握。明初沿用,洪武十三年废丞相、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明永乐帝时设内阁,机要之任开始归“内阁”。负责起草诏令,明宣宗后拥有票拟奏章的“票拟权”。

“门下省”为官署名称。东汉时即设侍中,秩比二千石,属于少府,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或称纳言、左相、黄门监,皆因时而异。其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

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尚书省”的组织机构于隋朝定型。以唐代制度为例: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等六部,下辖吏部、主爵等24司。六部尚书都以所在“部”为名,而郎官以所在“司”为名。负责执行诏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省六部制

我们都知道“吾日三省吾身”,那么你知道“三省”是哪“三省”吗? “三省”分别是: ①工作事业方面: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人际交往方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③自我修养方面:传不习乎? 这是出自《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批判的反思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自我修养,很多时候我们沉迷于评价他人,却忽略了自己的自己的反思,而自我反思才是最重要的。自我反思能够让我们看的自己的优点与不足,能够扬长避短,可以助力自己修炼成更好的自己。 “为人谋而不忠乎?” 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是否做到了忠心。这里的忠心,并不是单纯的勤奋,任劳任怨,而是带着思想去工作,站在老板的角度考虑问题,考虑如何把事情做到更好。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一方面我们把工作做好,对得起公司;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忠于工作,找到自身的价值,能够使我们自我效能感提升,从而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幸福感爆棚。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做到诚信。诚信也不是单方的,不是我们自己以为的诚信,而是客观的诚信,是我们自己认为我们做到了,对方也觉得我们做到了才可以。这要求我们给别人承诺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不能儿戏。古人云:极喜时莫与人物,极怒时莫于人书。讲的就是不要在得意的时候乱承诺自己最不到的事情,也不要在自己愤怒的时候骂人。 “传不习乎?” 这个有两种解释:①学生有没有认真学习老师传授的知识?②老师教授知识,能不能做到以身作则?樊登老师说他更倾向于后者,我非常认同。这其实也体现了樊老师的极高的修养。为何这么说呢,还记得我之前说的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两种解释的变迁理解吧,道理是一样的。樊老师现在作为一个向我们传授知识的老师,他倾向于第二种解释,来要求老师以身作则,而不是第一种解释去要求学生,充分体现了他的责任心。我为何也非常赞同呢?因为年过而立,我家庭中已为人妻,为人母,要求孩子的时候,也得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也是一样,管理者在要求下属的时候,我们也该自己以身作则。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这就是“三省”的内容。愿我们从知道的此时此刻开始,一起共修,传承圣人经典:吾日三省吾身。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84003.html

最新回复(0)